养猫
我今天要去领一只猫回家,因为太激动,我一大早就起来打扫卫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它知道它是被重视的。
没和猫主人交流之前,我对它虽然非常喜欢,但远没有现在这么强烈的情感。我一开始以为猫主人家就它一只猫,还提出能不能把它用过的东西一并买走。当她解释家里还有两只猫要用,我才知道她家原来养了三只猫。我的情感就慢慢发生了变化,一共三只猫,而它却是被舍弃的那只。本来看猫主人发的猫的照片和视频我没想太多,但带了这层眼镜之后,我看它的照片就感觉它可怜巴巴的,看它的视频就感觉它被忽视了。
但是我知道,这不一定是事实,我不过是把我自己的情感投射在了猫身上。它可能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我看到的只不过是我自己情感的投影,不是事物本来的面目。举个不恰当的例子,A有个孩子,但后来又去领养了一个孩子。假设A对两个孩子一样疼爱,而且被领养的孩子以为自己是亲生的,他可能不会有什么被忽视的痛苦感受。但是当他意外得知自己不是亲生的,他的情感发生的倾斜,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被忽视的,一点小事就会动摇他。但他看到的也不是事情本来的面目,而是透过一副眼镜去看世界的。
我之前以为我强烈地同情,是因为外界发生的事情让我同情。晚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还在卖藕的时候,我就非常想拯救她,我非常希望她能活得很好。但是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可怜她?我的回答是,我总感觉自己老了之后也会和她一样悲惨,孤苦无依。不过我问了我妈,她并非我想的那样可怜,反而身体硬朗而且还怪会做生意的。我们偶尔可能会猜对事实,但大多数可能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情感的投射,并非事实。
我平时意识不到自己对自己强烈的同情,我总觉得自己是不被人爱的,和别人比起来是可以舍弃的。但外界可以帮我们看清自己的心,就像那只猫一样,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单纯地在外界找补。比如我同情猫,我就加倍疼爱它。(这个可以,但是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同情那个老人,我就去拯救她 。我们得认识到,是我们自己需要被爱,从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