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自购的基金业绩表现更佳?
写在最前:【我的回本之路】是一个系列的持续分享,主要跟大家分享我是怎么理财的。涉及持仓盈亏情况,调仓信息,持仓基金的研究,相关基金经理的研究等。
我是在2021年12月29日一次性买入200万,目标持有5年,不会无限弹药补仓,不会赎回到银行卡里,是一个纯内部调仓的配置。
目前市值及盈亏

我统计了一下自买入至今和本周的数据。上周总共盈利了2万。距离回本还有12万。回血过半了。

本周创业板指在主流指数中上涨最多,主理人从3月17号重新买回了创业板指的基金,回头看,虽然没有买到低点,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现在超越哥伦布里,占比5.7%,本周创业板上涨,创业板指数基金也贡献了不少业绩。
超越哥伦布目前的股类基金占比是65%,债+衍生品类是21%,货币类是14%。现阶段外部风险比较复杂,留了一些货币基金作为缓冲。
员工自购的基金业绩表现更佳?
前两天看到个公募基金新规定:要求基金经理当年绩效薪酬的30%要买入自家基金,优先选择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在此之前,基金经理是否购入自己,有些基金经理为了出名,就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投资方法,比如行业集中个股集中等,赌对了,就在基金圈儿里出名了,可以吸收更多的规模,挣更多的管理费,赌错了也没什么影响。
基金经理自己掏腰包来购买,也就是让基金经理的利益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持一致,对投资者是好事。 那么,被员工自购的基金是否在业绩上表现更佳呢?招商证券做过一个研究:

从历年的基金业绩数据中看,在大多数年份里,被员工自购的主动权益基金收益是要比没有被自购的基金好一点的。 船长和江不卖早就践行了这一点,我俩分别是超越哥伦布跟投规模最大和第二大的投资者(江不卖跟投1000万,船长跟投200万)。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身边朋友的故事:
周五,有小伙伴跟金融系船长说,自己投的投顾组合终于红了。不过他希望现在还是绿的,低点买可以赚更多。
我说:没事,我还是绿的,等我红了后,你就赚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