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代表作解析之Whitney Houston】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 (1987)

在《老娘会永远爱你》被翻唱前,《老娘想与人共舞》是Whitney最畅销的单曲代表作,在英美加澳等国全冠,并打入了前三国年榜前10,在澳大利亚年榜11。
《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至今通常会被认为是惠特尼最好的歌曲。1988年惠特尼演唱这首歌作为格莱美颁奖礼开场,当晚她以此曲获得了格莱美最佳流行女歌手演唱。这首歌还入选Pitchfork评选的80年代200佳单曲,位列20。也入选Slant于2012年评选的80年代百佳单曲,位列62,在2006年Slant评选史上百佳舞曲时,把这首歌排在了88名。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一直以来,这首舞曲都深受同志群体喜爱,入选了《Out》杂志于2011年评选的史上最gay的25首歌曲。2019年,根据Spotify的数据,这首歌是全球最热门的同志婚礼选曲。

通过这个MV,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一点原因。

《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的作者是写出《How Will I Know》的George Merrill和Shannon Rubicam。而这两首歌恰好是惠特尼前两张专辑中最受好评的作品。
在单曲刚发行的时候,评论家几乎一致指出了这两首歌的相似性。滚石批评称:“这首歌简直就是《How Will I Know 2.0》。”

在写歌期间,两位作者本来还为惠妮打造了一首歌《Waiting for a Star to Fall》,这首歌和《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被制作人拒了。这首歌后来由两位作者自己唱了,以Boy Meets Girl组合发行,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热单,在美国冲到第5名。

Shannon Rubicam在谈到写歌灵感的时候表示:
“我设想的是表现一个还在单身的人希望遇到一个特别的人。并不是要表达“我想和谁一起去跳迪斯科”,而是要表达“我想和一个人共跳一生的舞蹈”(也就是共度一生)”。
然而他的设想没有得到制作人Narada Michael Walden的支持。之前就因为要求亲自修改《How Will I Know》跟两位作者闹得不愉快的他对这单能不能取得一样的效果心里没底。之前他对两位作者的《How Will I Know》从歌曲的key到旋律到歌词全部不满意,不过经他和原作者一起妥协修改后,成就了这首大热单。

面对《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Narada Michael Walden心里同样没底。他后来在采访时评价这首歌太像是Olivia Newton-John会唱的风格了,虽然流行,但更适合偏向乡村的感觉。他喜欢Olivia Newton-John,但不觉得这样的歌适合Whitney。

造成“《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像乡村歌曲”这样的错觉,原因大概是这首歌和弦主要的走向和乡村音乐常用和弦撞了,如C-Am-F-G。在demo制作时,一般音乐人都会是以钢琴或者吉他演奏的,这个时候一般都只会加简单的鼓点,甚至不加。
如果只以木吉他演奏,那么C、Am、F、G这四个和弦出来,的确是会给人乡村音乐的感觉——John Denver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就是这4个和弦组成的。

Narada Michael Walden想着如何在编曲上加以处理,让这首歌符合Whitney。
于是他把《How Will I Know》的制作老班底几乎原封不动搬来了。歌是同样的人写的,制作人也一样,伴奏团队几乎也一样,这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首歌是《How Will I Know 2.0》。但《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和《How Will I Know》有一些不同,也因为这些不同,这首歌的传唱度、认可度和商业成绩都超越了《How Will I Know》,直到今天仍然广为传唱。
(1)在这首歌的制作中,制作团队运用到了著名的Roland TR-808模拟鼓机(它更常见的名字是直接叫808),用于制作歌曲中的鼓点。这个模拟鼓机及其衍生产品被认为对黑人音乐,特别是嘻哈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都在嘻哈、R&B、Trap中广为运用。Kanye West有一张很有影响的专辑就叫《808s & Heartbreak》(2020版滚石500大专辑No.244)。之所以Kanye会把808和“Heartbreak”(心碎)放在一起,是因为808鼓的音色和节拍让他联想到心跳、心碎。那么在《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中,伴随着欢快的节奏,808所营造出来的便是等待爱情的愉悦效果。

(2)鼓点intro之后,惠特尼现场演唱会一般地来了一句“WOOOOOOOOO!!!”揭开了这首歌的大幕,伴随着鼓点,贝斯和管乐搭配的乐队随之重拍进入。惠特尼的音色极具特色,同样极具特色的是她在现场演出中的即兴,即便是喊场都能带着高音的头声或混声。在这首歌放在前奏部分起到了点燃情绪的作用。同样地,在歌曲结尾部分,她的“Yeah!”、笑声、以及转音等等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
(3)这首歌最出色的部分,在于最让人记忆深刻的“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副歌部分。惠特尼的演唱毋庸置疑,热情洋溢,仿佛在呐喊着“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即兴在前面加了一个“Hey”也起到了这样的效果。但这一部分最为出色的原因,在于两位作者对旋律上做了精妙的处理,大量运用了1、3、5三个音,这样的旋律进行相当连贯,连贯到即便第1次听这首歌,对于普通听众而言都非常容易记住。就好像背古诗一样,古诗背得多了,前一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后一句你就算忘了,自然也知道大概该对“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