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中国邀您共赏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与你共忆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 金陵如梦令邀
《诗画中国》第三集介绍了一幅南宋李嵩创作的《货郎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部画利用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以数字演绎了诗画之美。
小演员韩昊霖戴上3D眼镜穿越到了画中的世界,我也随着他一起,又变成了爱丽丝,开始了梦游仙境,开始了梦回童年。


老货郎面带微笑,挑着担子,摇着小鼓,走街串巷叫卖着,每到一处,身侧都会围着一群孩子以及农村妇女,他们都是被货郎的叫卖声吸引而来的,货郎除了售卖玩具,吃食,止咳药方,还代笔书信,比如给村里的老人,给他们的子女写信。货郎走南闯北,见识的趣闻也是数不胜数,所以他也是卖报小行家,妥妥的乡间访闻小信鸽,想不受欢迎都不行。


画作中儿童的表情都不大一样,有的只是好奇,呆呆地看着货郎,却不曾上前。有的直接飞奔上前,将自己的小手伸向货郎的担子,挑选着新奇的小玩意。有的好像在和身旁的母亲撒娇,一边吵闹着要母亲买东西,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还有的已经买到了心爱的玩具,正嘚瑟地向小伙伴们炫耀。后面还有几只小狗摇着尾巴,不停喊叫,也反映了此时热闹非凡的交易场景以及大人孩子欢呼雀跃的心情。


画上的这一幕又让我想起了童年。记得不满十岁的时候,家门口也曾有货郎挑担经过。
他们的担子里,可能没有像《货郎图》上的三百件玩具,但也是有奇珍异宝的,比如步摇,比如金光闪闪的蝴蝶发夹,还有甜到塞牙的麦芽糖。

当时的村里,小朋友们是没那么多钱去买这些东西,但总免不了喜欢凑热闹。货郎好像也知道大家经济的困窘,也想了一些以货易货的折中办法。比如,让大家可以用家里旧胶鞋去换,可以用家里的小麦稻子去换那些小玩意。
现在的我,已经记不大清二十年前的我,到底有没有换过那些步摇,那些蝴蝶发夹。只是记得有买过麦芽糖,只是记得我曾用一小袋的小麦换过一袋橘子。袋子里装有十多个很酸的橘子,橘子的表皮是黄色的。尽管从外观看起来,本不该是酸的。
收录于合集 #诗画中国
2个
下一篇夜空中最亮的星—鹅仙的双城变奏 鹅仙的幸福二重奏 若小木的桃花源 可达鸭的田埂五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