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空间相机镜片直径4.03米

说起哈勃天文望远镜,自然是名气是如雷贯耳。这个无人自动太空望远镜在1990年4月24日由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携带发射到太空。结果发射上去以后不久,被发现是一个近视眼,因为焦距没有调整好。结果又经过了航天飞机多次接近,太空行走的维修,终于可以拍摄灿烂的星空。在此后16年的时间里,哈勃拍摄了26.5万个星系,甚至可以把照片拼接出可见光可及的整个宇宙。最远的星系被认为在133亿光年之外,因此有人得出宇宙的最远半径也不过137亿光年的结论。哈勃的能力如此强大,首先就在于外太空的天文望远镜可以不受大气层的削弱和干扰,而且也没有地面望远镜的震动干扰。因此可以拍摄极为遥远的目标。另外就是哈勃的镜片强大。实际上美国航天部门,从1950年代就想发射太空可见光望远镜。
但是却没有制造超级望远镜的超级镜片。这种镜片其实是被美国军方垄断。用来生产锁眼系列对地光学大型侦查卫星。美国航天部门只能等了几十年。在五角大楼觉得全球地面战略目标都被锁眼系列卫星基本拍摄了N遍以后,实在没什么新鲜东西值得再拍,才从库存备用的3片高性能的镜片中,拿出了1片“赏”给美国航天局。让他们过一下从太空看星星的瘾。其实五角大楼在哈勃上天后还没松口,仍然有对地拍摄任务。对地拍摄焦距有限,而拍星空很多时候的焦距是很远的。因此才有了所谓的哈勃一开始看星空是近视眼的情况。并不是哈勃在地面上没事先调整好。而是一开始就没安排他去看星空。从外观来看,哈勃天文望远镜几乎和锁眼系列的外观一模一样。也就很好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只不过一个对天,一个对地。

不论看天还是看地,大型望远镜多是牛顿式的反射望远镜。就是采光的弧面主镜片在后部,中间有比较大的孔。这种镜片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做的直径比较大。而且不会像透镜一样因为体量大了,就会严重的重力变形产生光线的畸变。而且大型弧面反射镜的制造材料,也不是光学玻璃,而是非常纯净的单体碳化硅。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大直径单体碳化硅制造成胚和磨制工艺都非常的高端复杂。需要控制精度在纳米级,不能有一点的瑕疵。过去长期只有超级大国掌握这项技术。用来对全球进行高精度大范围的光学侦查。哈勃望远镜的主反光碳化硅镜片的直径是2.4米。这也是锁眼系列光学侦查卫星后期批次的镜面口径。目前美国最新的大口径碳化硅镜片的制造和磨制水平大约进化到了3米的级别。而这个世界纪录早就被谁谁家的某春光机所打破。

2018年8月,该所完成的4.03米口径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是世界上最大口径单体碳化硅反射镜,标志着谁谁家的大口径碳化硅非球面光学反射镜制造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这样一片镜片,就有1.6吨,磨制了2年才完工,价值上亿美元。有了超级镜片。而且在胖五和东五平台也成功的情况下,谁谁家的超锁眼和超哈勃系列的上天,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