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 枪械介绍 司登冲锋枪


司登Mk.II是司登系列中最耐用的一型,它不只配给英国军队使用,也曾大量空降给占领区内的反抗军使用,近至法国,远至马来西亚,都是靠它,因为它简单又耐用,所以能够胜任这任务,加上它很便宜,可以大量提供给盟友使用。有些Mk.II被加上灭声器,型号为Mk.II(S)。这些微声司登主要供给S.A.S.[即英国皇家空军特情部队]突击队使用,它发射时的声响只有扣扳机的声音和小小的声响,非常宁静。美国的《二次大战武器调查报告》中有一段比较客观的文字说:“司登冲锋枪在阿伯丁试验场做过试验。对它的责难主要集中在外表难看,不合常规。但是,司登也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是一支威力颇好的武器;其次是成本低;第三是便于迅速大量生产。”(二战中总产量高达375万支)
中文名
司登冲锋枪
外文名
Sten guns
生产地
英国
造 价
9美元
口 径
9MM
有效射程
200米
弹 容
32发
射 速
550-650发/分
历史背景
10张
司登冲锋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保守自大的英国官方对冲锋枪并不感兴趣,所以英国陆军断然拒绝了采用冲锋枪。
二战初期,英联邦军队没有装备制式冲锋枪,面对拥有大量自动化轻武器的德军部队,在单兵火力上明显占下风。1940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给英国大量“汤姆森”式冲锋枪。尽管这种美国冲锋枪精度高、性能优良,但其造价昂贵,有限的数量难以满足英国的需要,而且其使用的11.43毫米口径弹药必须从美国进口,这给后勤补给带来了很大压力。
1940年,英国在法国的远征军由敦克尔克大撤退,尽管撤退成功了,但是大量武器都被士兵扔在了海滩上,于是防止德军入侵英伦三岛的议题提前浮上台面了。当时,英国什么样的武器都缺。不仅由于在法国损失了一大批武器,战时陆、空、海军都扩编了,加之新成立了国民警卫军,因此需要武器装备,特别是轻便武器,其中自然包括奇缺的冲锋枪。此时盟军需要的是一种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性能良好的冲锋枪,以便在战时能高速生产,而且被敌人俘获后没有太大的损失。为解燃眉之急,1941年初,英国在缴获的德国MP40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式冲锋枪。需求数量之大,时间之紧,可想向知。所以,司登冲锋枪可以说是大战逼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英国两个枪械设计师谢波德和杜赛宾在恩菲尔德兵工厂着手研发冲锋枪。研发成功後命名时取设计者Shepperd和Turpin姓氏的首字母和工厂名称Enfield(恩菲尔德)前两个字母组成,即Sten,中文音译为“司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