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无悔·张悌|杜预巴山见大旗,江东张悌死忠时。 已拚王气南中尽,不忍偷生负所知
张悌,字巨先。荆州襄阳郡人。自少有名理,于吴景帝孙休时为屯骑校尉。吴末帝孙皓天纪三年升任丞相。次年,西晋伐吴。张悌临危受命,督将军沈莹、诸葛靓,率众三万渡江迎战。此战双方兵力悬殊,张悌明知必败,仍与莹、靓率军渡江接战,大败于板桥。诸葛靓率众来迎张悌,然张悌已心怀死志,不肯逃亡,遂偿其所言“大厦将倾,君臣俱降,无复一人死难者,不亦辱乎?”慷慨赴死,以身殉难。殉国亡身,舍生取义;宁正以毙,不苟而全。后世有诗赞曰:“颠危国祚势难支,江左全收大将旗。张悌死忠怀食禄,为臣到此是男儿。” 张悌慷慨忠烈之节行,仰可见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眺可望文山“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的生平在漫漫青史长河中如流星般短暂,却在这最后一页如星火般灿绚烂夺目。 游戏中玩家的手牌及是各自的兵力,而“竭战”展示手牌便是在调兵遣将,张悌誓要与敌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此战皆忘身于外。 当手牌不够的情况下,张悌以死明志,当然游戏中不可能直接让他死,那太无趣了,我将“殉难”设计为用体力换战力,但这样太容易死了,所以加了一个类似“补益”的效果,保险起见可以拆自己的“殉难”牌,有把握则可以拆敌人的明基本。 定位为直伤+控制,三血有防,前置位压制力不俗,后置位有一波爆发扭转局面的能力,也不会轻易被前置位的角色秒,整体强度感觉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