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业大难题,长期被日德4国垄断的高铁车轮,中国咋攻克的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高铁技术强国,不仅有着全球最长的高铁运营里程,并且在列车的国产化上,也已经突破了90%,先后解决了永不松动螺母、IGBT芯片、高铁轴承等技术,但其实还有一项技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它就是高铁车轮,要知道这被誉为全球工业大难题,长期被日德等4个国家垄断的高铁车轮,中国究竟是咋攻克的呢?

高铁车轮为何如此难以制造,因为在高铁列车出现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普通火车在运行,难道一般的火车车轮,不能够直接用到高铁列车上吗?还真不能做到通用,要知道高铁列车时速超过250公里,目前最新的复兴号列车,时速更是达到350公里,越高的速度,其实对车轮的要求越高,开过赛车的人都知道,只有专业的轮胎,才能够让赛车跑出好成绩,高铁列车也不例外,车轮直接关系到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看到高铁车轮,许多人认为它只是一块普通的钢材加工而成,其实不然,高铁车轮从材料的选择上就十分严苛,必须做到拥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耐腐蚀耐摩擦,同时还需要做到防锈,它的误差工艺必须要小于0.02毫米,要同时实现这些标准,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为何中国高铁一开始只能从国外引进车轮的原因,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金凤凰与蓝海豚列车,终于用上了国产车轮。
既然从国外能够买到车轮,那么中国为何还需要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来攻克国产车轮呢?能够生产高铁车轮的4个国家,其实在业务上,与中国还存在竞争关系,尤其是日本,如果这些国家拒绝向中国出口车轮,那么就算中方能够拿下国际高铁订单,也会因为无法制造列车不得不放弃,同时,从国外进口车轮的价格不菲,要知道一节车厢就需要多对车轮,国内运行的高铁列车多达数千列,如果全部依赖引进,那么成本将难以估量,所以不管高铁车轮多么难以研制,中国也一样要掌握。

其实研制出高铁车轮还不算最厉害的,中国现在更是掌握了没有车轮的列车,运行时速更快,它就是磁悬浮列车,由西南交通大学研制的高温超导列车,可以实现620公里每小时的运行时速,远超过复兴号列车,这种列车依靠磁力悬浮于轨道上方,因为没有车轮与轨道接触,所以消除了摩擦力,让其速度可以进一步提升。
正是有着充足的技术储备,并且不断提升高铁列车的国产化水平,才能够让国产高铁走得越来越远,现在不仅国内高速列车运营里程即将突破4万公里,中国更是已经提出了泛亚铁路与中欧高铁的修建,所以掌握高铁车轮技术,对中国走出去战略非常有帮助,并且可以让国产列车从此不再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