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外贸业务中有哪些明知效果好但就是做不了的成单技巧?

2021-05-19 09:39 作者:砰砰里6  | 我要投稿

                                                          恐惧

对于大多数外贸业务员,一提到给客户打电话,总是心里发怵,打心底不愿意拿起电话,跟客户直接沟通。


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如:


  • 听力水平一般,怕听不懂出糗;

  • 口语能力不行,说起来结结巴巴;

  • 缺乏随机应变能力,用英文随机应变更难;

  • 对自己信心不足,怕一紧张就忘词;

  • 思维逻辑混乱,沟通容易跑题;

  • 不知道如何开场,很怕尬聊;

  • 平时联系太少,有畏惧感;

  • ……


其实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多数业务员,有这样的问题都不足为奇,包括我自己。我刚入行的时候,也是不太敢跟客户直接打电话,都是能拖则拖,能推则推。


真碰到没办法要硬上的时候,也要给自己做战前动员,不断在心里加油打气,拖到拖不过去的时候,到最后一分钟才会拿起电话拨出去。


虽然说,我的口语和听力水平不算很好,可事实上也没有很差,能写一手还不错的邮件,能读英文原版书,可为什么还是会对打电话有恐惧呢?


原因就是自信不足,毕竟不是母语,会担心有各种突发状况发生,也因为这种假设性问题而不断告诉自己,还是别打了,算了。


一次退缩,两次退缩后,就有了思维定势,就会愈加害怕,不敢拿起电话果断拨出去,不敢大胆开口说。


#优势


其实我们都明白,电话结合邮件,在开发客户的过程中,效果肯定比单纯的邮件往来要高效很多。


  • 譬如我们碰到紧急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客户;

  • 譬如发送了详细的邮件和报价单,可以电话提醒客户去查阅;

  • 譬如写邮件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可以直接跟客户解释一下;

  • 譬如某个项目迟迟没有进展,可以电话了解一下进程和真实原因;

  • 譬如订单出了问题要跟客户道歉,直接口述会让别人觉得更有诚意;

  • 譬如文字本身冰冷且容易产生误会,偶尔电话沟通还能开开玩笑,调节气氛。


若是总结一下,其实电话跟进客户,有三个难以比拟的优势存在,也是平日里的邮件往来所无法替代的。


1)时效性:碰到紧急问题可以短时间内取得联系,比邮件的撰写、彼此的探讨、双方的沟通甚至猜疑,要直接得多。


2)亲和性:电话沟通,客户听到你的声音,会比只看文字本身,有更大的吸引力和触动,能感受到你声音背后的喜悦感,或者亲和力。


3)简洁性:也许邮件要写几百个单词才能说清楚的内容,用语言表述只需要两分钟。这更容易让对方在短时间内迅速抓到重点,明白你想表达什么。


这三个优势,是邮件和如今的社交软件所无法替代的。


设想一下,假设我在工作,正在处理很多复杂的事情,一个供应商如果微信联系我,一会儿文字,一会儿给我发大段大段的语音,就很容易打扰我的正常工作,我也没有时间一一去回复,去应酬,去敷衍。或许,忙的时候就根本不去理会。


可如果,这个供应商私信我,说有个关于项目延期的问题,想用两分钟跟我探讨一下,半小时后打我电话是否方便?我或许就会直接回复他,可以。


因为这很直接,不需要来来回回反复耽误大家时间,迅速把问题说清楚,谈谈解决方案,这不就很好?


#做预案


但是,我又要说but了,电话也不是随随便便拿起就打的,因为没有具体考虑好内容,没有设计好话题,没有研究好要讲的几个要点,往往就很难达到效果。东拉西扯,前言不搭后语,不仅浪费客户时间,也会让自己有挫败感。


所以我当年为了克服自己给老外打电话的心理障碍,就专门研究了一整套的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流程)。而“做预案”,就是这套SOP的第一步。


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打草稿。就好比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为了不至于跑题,为了理清要写的内容和主线,简单打草稿,写大纲,就是我们从小被要求的。因为这能锻炼我们的逻辑能力,而且能在具体写的时候按照顺序和既定内容把文章写出来。


如今打电话也是如此,为了不让自己拿起电话就卡壳,不让自己因为紧张而忘词,不让自己因为聊天时过度放飞自我,把问题越扯越远,这就需要一开始就打草稿,也就是做预案。


这里,在做预案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 第一,不能问一些让客户难以回答的问题。

  • 第二,不能问一些很蠢的无聊问题。

  • 第三,不能问一些很无理的问题。


这就是做预案的必要性,否则谁知道自己一紧张,会不会突然抽风,很多不恰当的话脱口而出,那就很难收回了。


#定内容


SOP的第二步,也就是最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定内容”。要跟客户说些什么?这个电话要谈些什么?是不是非要用电话去打扰客户?要讲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如何开场?如何拆解?


而且,我们还要明确一些细节,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第一,打这个电话的目的是什么?(Aim)

  • 第二,计划跟对方沟通哪几件事?(Communication)

  • 第三,最后的引导准备如何去做?(Call to action)


商业上,一个电话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不是随便跟亲戚朋友闲聊,想到什么就打个电话,不是的!而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内容、流程的。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自己提前好好思考一下,提炼出主题和要素,然后简单写在纸上,例如下面这样:


  • 1. 目的:了解项目进展,探求下单的可能性。

  • 2沟通:样品的情况,包装的问题,价格的问题。

  • 3引导:通过邮件来完成电话衔接。


除此之外,业务员如果逻辑思维不够清晰、口语交流尚不熟练,还需要把一些要点简单写下来,打好草稿,这样拿起电话沟通的时候,不至于节奏混乱,也不会临时忘词。


打草稿的时候尽可能把句子写完整,而不是写几个简单的词,因为临时组织句子,语法和时态都容易错误百出。


每次打电话都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错误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也会逐渐提升自己的信心,不会再有所畏惧。


因为大部分的问题和内容,都是有预案的,考虑到各种问题后,在草稿部分就已经完善好细节了。


所以“定内容”这个部分,是在想清楚要说什么,把内容和方向明确后,再重新填充原来的预案,把“预案”变成真正的“内容框架”。


#约时间


在完成了“做预案”和“定内容”之后,我们还有很重要的第三步,就是“约时间”。


要知道,打电话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的,因为客户也有自己的工作和安排,也有他的假期和休息,并不是随意就能骚扰的。


一个尊重对方的模式,是事先预约电话时间,然后在约定的时间里,在考虑到对方时差的情况下,正常履约,电话沟通。


或许有些外贸朋友会说,客户如果能回复我邮件,回复我短信,我还需要打电话吗?


不就是因为客户不理我,我才打电话的啊!现在你让我预约,那人家不回复我,不确定时间给我,那不是依然是死路一条?


别急,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看看如何巧妙预约,既维持了自己的格调,也不至于过度死板。


Dear Richard,


Still no comments from your side. I think you are really busy after the tough business trip to Canton Fair.


So I attach the offer sheet again. Please help to review it at your convenience. And I plan to call you next Monday around 3:00 pm at your time.


Please advise me if not workable then.


Kind regards,

Yibing


这就是“约时间”的执行策略,先发出一个巧妙的“预约”,把要说的内容摆到台面上,明确告诉客户,我计划下周一下午三点钟打电话给你,如果不太方便的话,请告知。


如果客户继续不回复,那就默认他同意这个时间可以打电话给他,届时可以直接打电话过去。可若是客户不想被打扰,或许就会回复你的邮件,解释一下为什么一直未回复。


这样一来,其实不用打电话也达到了目的,得到了宝贵的信息,知道了客户如今的情况怎么样,然后就能研究接下来如何跟进。


#加入思维


按照以上的流程一步步执行下去,是不是就可以了?


坦白说,这样的流程化的确不错,比大多数业务员要强很多,可离我要求的专业化水平,还是差了一点点。


在我看来,除去这些必须做的内容之外,整套的标准作业流程中,还需要增加一些思维层面的东西,要把PERFECT思路渗透进去。


这里的PERFECT,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字面含义,表示完美的;另一方面,这是七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具体如下:


Professional:专业的;字里行间,话里话外,要时刻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专业,这是基本的素养。


Essential:必要的;不要废话连篇、长篇大论,大家的时间都宝贵,时刻注意言简意赅,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别提了。


Regular:定期的;不是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才可以给客户打电话,平时也需要定期联系,沟通一下彼此的情况,看看有什么地方是可以给客户服务的。


Fair:对等的;语气上要温和、尊敬、礼貌,这是没错的,但不要妄自菲薄、阿谀奉承,也不要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双方应该是对等的。


Efficient:高效率的;电话后的跟进和处理,要保持高效率。


Correct:准确的;电话里用词要准确,要能够明确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不要让客户产生误会;另外电话后要及时发邮件同步电话主旨,把电话谈判的内容落于纸面。


Timely:及时的;一旦通过邮件或者其它聊天工具沟通发生障碍,或者已经产生误会的时候,要及时通过电话进行语言交流,消弭和化解潜在危机。


#总结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电话跟进客户的标准作业流程。


第一步,做预案。

第二步,定内容。

第三步,约时间。


严格按照这三个步骤来设置标准作业流程,同时结合PERFECT思路,在整个电话跟进过程中,把幕后工作做好,把准备工作做细致。


大家不妨尝试下这一整套SOP的效果,是否比脑门一拍、随意拿起电话张口就说的效果,会提升不止一个层次?会带来更高的回复率和转化率?


不要怕麻烦,相信我,哪怕英文水平不太好,你也能做得四平八稳。


这就是模式的威力,用现在的语言表述,就是一套专业化的打法!


外贸业务中有哪些明知效果好但就是做不了的成单技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