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玩梗,玩梗对不对?

文章梗概:提供给懒得看全文的读者
1.玩梗≠无罪
2.大家都在玩梗≠梗是正确的
3.梗可以玩,适宜玩梗,不玩烂梗

正文
“只是玩个梗啦,不要那么认真”
“哈哈,发现一个老实人,别人在玩梗啊”
“这是个梗都不知道?你还混B战?”
上面都是我在B站真实能看到的言论。实际上他们都犯了逻辑学上的一个经典谬误诉诸潮流,通俗的说,就是他们认为大家都在玩梗,我也可以玩梗,但问题就在于向来如此,便对吗?
很显然并不是这样的,有些梗本身是有问题的。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
第一个是“三XXX,XXX亏”,当时十分流行,只要是有关萝莉的视频里从头到尾都有人在刷,大家都引以为常,根本没有发现这个梗有多么恶俗。它宣扬的是一种违法的思想。在那段时期,甚至出现过有人玩梗成真的,当然新闻的真假性我们不得而知,但梗的本身烂俗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之后有人站出来指出了这个梗的问题,这个梗也逐渐消散了(当然消散的大部分原因是潮流方向变了)
第二个是“不XX,GUN”,这本是很不礼貌的话,也莫名其妙的变成了梗。一旦UP主有希望粉丝们进行什么动作时(有可能仅仅是让他们看一下评论区),都能看到这句话。一个UP主在推广它接的广告“快来玩XXXX吧”,弹幕全是“不玩,GUN”,看似玩梗,实际上已经对UP主的利益造成了损坏。不过这个梗消散得很快,因为它的问题太明显了,现在广告视频的弹幕都是“玩玩玩,我已经XXXX了”这个梗就是良性梗(当然不排除这个梗有一定夸大其词的成分),这是烂俗梗“洗白”的成功案例。
awsl也是最近流行的一个梗,它的本义其实是烂俗的,早期只能在老司机群里看到。而现在大家都理解为“啊我死了”,这倒是一个好事,这也是烂俗梗进化为良性梗的例子
烂俗梗不应该成为潮流,它要么进化成良性梗,要么被灭绝


那么问题来了?“梗”是什么?
梗,网络用语,常出现在综艺节目中。所谓“梗”的意思是笑点,铺梗就是为笑点作铺垫。一般来说,梗用于流行事物比如综艺、动漫、电视剧等。“梗”字的词义被不断扩大引申,大到某个时间段,小到情节插曲,乃至故事中发生的片段都可以叫“梗”,比如“身高梗”、“经典梗”、“撞脸梗”、“言情梗”、“创意梗”、“幽默梗”等
这是百度给的解释。我的理解是“梗”是人们调侃某一种事物所使用的一种简便化方式。一个意想不到的小事件都有可能发展成梗。
那么第二个问题:到底能不能玩梗呢?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但大体上说,我的观点是:“适宜玩梗,不玩烂梗”
一、适宜玩梗
适宜玩梗也分两个部分:玩梗量与玩梗场合
我觉得“阿米驴”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把人家画师辛辛苦苦创作的角色随意地叫成“驴”,本身就有不妥的地方,当然梗本身就具有恶搞性质,这个我们不谈。但有的人跑到人家画师底下去刷,这就是不懂玩梗场合了,还有的评论不够,私信来凑,这就是不懂玩梗量了。画师的反应,真的很正常。而有些人认为的“画师气量太小,不就是玩梗吗?”,我有个形象的比喻。
我在你的耳边悄悄说:“你老婆真棒”,然后一直说,结果你打了我,我反过来回你一句“你气量真小,不就是玩梗吗?”
玩梗一定要看场合,有的人在长辈间还敢玩梗,真的是勇士,梗是小众文化,你不能因为别人不懂梗而认为是别人的错。特别的像“wdnmd”"你X的,为什么"这种本身带有脏话的梗,真的要少玩

二、不玩烂梗
如何评定一个烂俗梗?烂俗梗一般有以下特征:
人身攻击
恶意调侃
性暗示
政治隐喻
种族歧视
……
分辨的话,其实很好分辨,大家内心都有数,但有时因为大众的原因被迷惑了。
不过有的梗,在不同场合性质不同,比如“绿-坚强”系列梗。这时候,希望你能做到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文章结束,本文参加大文豪比赛,希望大家能多多点赞,如果读者中有中考、高考考生,可以关注我,我是更新干货知识点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