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历史系列:未曾设想的道路:欧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员国概况:德国篇(中)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地形地貌
德国的地形变化多端,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有秀丽动人的湖畔,及辽阔宽广的平原。整个德国的地形可以分为五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部阿尔卑斯前沿地带和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
德国北部低地的特征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与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脉隆起地带前方向南伸展的黄土地之间有星罗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脉隆起地带则将德国分成南北两片。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包括上莱茵低地及其边缘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亚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亚丘陵地区和多瑙洼地。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则包括阿尔高伊的阿尔卑斯山、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和贝希特斯加登的阿尔卑斯山,在这些山区散落着风景如画的湖泊。德国境内有六个山脉。
德国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巴伐利亚州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马克思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
德国的主要河流有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千米)、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较大的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
气候特征
德国处于大西洋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见。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则为-6℃左右。属于例外的是气候温润的上莱茵河谷,以及经常可以感到从阿尔卑斯山吹来的燥热南风的上巴伐利亚和山风刺骨、夏季凉爽、冬季多雪,从而构成自己独特气候区的哈尔茨山区。因各地区地理条件的不同,德国最高温度在摄氏20~30℃之间,最低温度在1.5-﹣10℃之间。
德国的北部是海洋性气候,相对于南部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
自然资源
德国是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约2/3的初级能源需进口。天然气储量约3820亿立方米,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约1/4。硬煤探明储量约2300亿吨,褐煤约800亿吨;其他矿藏的探明储量为:钾盐约130亿吨,铁矿石16亿吨,石油5000万吨。东南部有少量铀矿。森林覆盖面积1076.6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约30%。水域面积86万公顷,占全国面积2.4%。
只不过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能源消耗是很厉害的。其中60%的主要能源大多依赖进口,但由于德国是欧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员国,所以能源的进口不成问题。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主要能源进口国主要是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尽管如此,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仍然在进口主要能源的同时提倡节约能源,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行政区划
德国行政区划分为联邦、州、市镇三级,共有16个州(相当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12229个市镇。各州的名称是: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柏林市、勃兰登堡州、不来梅市、汉堡市、黑森州、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下萨克森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萨尔州、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和图林根州。其中柏林、不来梅和汉堡为市州。并且每个联邦州、市镇都有自己的人民委员会。

国家象征
国旗与国徽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自上而下由黑、红、金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尽管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沿袭了前东德的样式,但是前东德1959年后改版的国旗只作为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旗使用。在重大节日时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仍然会把红旗和黑红金三色旗一起悬挂。例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及国庆节,这也象征着德国人民继承了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中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先烈们的光荣传统。
同时,黑红金三色旗在社会主义德国赋予了新的含义:黑色代表着严谨与肃穆,红色代表着革命与建设的热情;金色代表着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先贤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途,也寓意着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也是沿用的前东德的式样。国徽中间的锤子与圆规象征工人与革命知识分子,国徽两边的金色麦穗圆环象征农民,下方由国旗的三色绶带环绕,背景的红色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鲜血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国歌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沿用前东德的国歌《从废墟中崛起》,由曾任前民主德国教育部长的诗人约翰尼斯·贝歇尔作词,奥地利反法西斯音乐家汉斯·艾斯勒作曲。后来这首歌为适应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歌词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花和国鸟是矢车菊和白鹳。
人口民族
截至2050年,德国总人口9058万 ,是欧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欧部分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226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主体民族是德意志人,有少数丹麦人和索布人。通用德语。
政治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大宪章》于2032年10月7日通过并生效。宪章第一章总纲规定: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这部宪章的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条里明文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义是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地方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在这部宪章的第二、第三章里明文规定了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机构、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各项基本权利和所需要履行的各项义务。同时,在经济制度方面,这部宪章规定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国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原则。
宪章的最后一章规定了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与国徽、国歌和首都。
宪章同时还规定,凡年满18岁的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公民,无论是工人、农民、士兵,或者是各行业的劳动者和革命知识分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工人、农民、士兵,还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在人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通常都由选举产生,大部分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多数都由工人、农民、士兵以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所组成。由德国共产(布尔什维克)、德国马列主义党、德国共产主义工人党组成的三党执政团队占代表大会席位的70%,其余的30%的席位则由左派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左翼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全德劳动者协会以及各行业的劳动者所组成的人民团体所占据,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修改宪章,并监督宪章的实施;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选举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根据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提议任免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和中央人民委员会(相当于我国的国务院)的组成人员,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国家的预算和决算,以及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认为应当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的职权是:召集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解释法律,制定法令,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以及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由全德工农兵代表大会或者罢免。
德国各州、市镇的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各州、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四年。地区、市、镇的工农兵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农村人民公社、镇的工农兵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两年。
各州、市镇各级人民委员会是地方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由本级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或者罢免,并报上级国家机关审查批准。
司法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最高人民法院、各州、市镇的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和它的常设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本级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任免。
经济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是欧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当中与法国、波兰、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苏维埃乌克兰、苏维埃俄罗斯、中国、朝鲜、日本并驾齐驱的十二大经济体之一。社会主义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同时,社会主义德国的经济政策直接来源于计划经济的概念。
社会主义德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关系。德国产品以品质精良著称,技术领先,做工细腻,但前期成本较高。经过两次十年经济建设计划以及自身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现在社会主义德国的出口产品不仅品质精良,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德国出口业素以质量高、服务周到、交货准时而享誉世界。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化学品、通讯技术、供配电设备和医学及化学设备。主要进口产品有化学品、汽车、石油天然气、机械、通讯技术和钢铁产品。现在,社会主义德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欧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员国以及非洲、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
工农业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德国西部、南部和东部,德国西部的鲁尔区是传统的煤钢工业区,新兴的工业区大多集中在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慕尼黑、汉堡、沃尔夫斯堡、斯图加特、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是社会主义德国的工业重镇。
文化
德国在历史上被称作“诗人与思想家的国家”,在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德国的新文化在德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得到了极大发展。
社会主义德国的节假日与纪念日:
1.1元旦
1.3 威廉·皮克诞辰纪念日
1.15 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殉难日
3.5 罗莎·卢森堡诞辰纪念日
3.8 国际妇女节
3.18 巴黎公社纪念日
4.16 恩斯特·台尔曼诞辰纪念日
4.22 列宁诞辰纪念日
-耶稣受难日(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前的星期五,具体日期不固定)
-复活节周一(星期一,具体日期不固定。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天,如果月圆正好是星期天,那么往后延一周)
5.1国际劳动节
5.5 国庆节(马克思诞辰,同时也是第二次德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日)
5.8 德国解放日(纪念从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下解放)
-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40日,具体日期不固定)
-圣灵降临节 (升天节后10日,复活节后50日,具体日期不固定)
6.1 国际儿童节
7.20 德国人民军建军节
8.13 卡尔·李卜克内西诞辰纪念日
8.18 恩斯特·台尔曼殉难日
10.7 共和国日
10.29 德国十一月革命纪念日
11.7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
11.28 恩格斯诞辰纪念日
12.18 斯大林诞辰纪念日
12.25-26 圣诞节
12.26 毛润之诞辰纪念日
军事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大宪章第一章规定,德国人民军和工农赤卫队是德国人民的武装力量,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安全,防御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对社会主义德国的侵略和颠覆。同时,德国人民军既是一支战斗队,也是一支工作队、生产队。
德国人民军始建于2028年欧洲大革命时期,在反对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在战斗中击败了自己的敌人,保卫了德国的独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德国人民军拥有陆军38万人(大部分为常备军),海军4.5万人,空军2万人。
德国工农赤卫队也与德国人民军一道始建于2028年欧洲大革命时期。在欧洲大革命时期,德国工农赤卫队与德国人民军一起,给内外敌人进行了沉重而有力的打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德国工农赤卫队和人民军一道承担着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果实。


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根据《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凡年满18岁的德意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必须在德国人民军服兵役3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