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论证主要有两类:例证和理证
很多考生认为自己的墨水少,论证时言而无物,撑不起整篇作文,也有的考生论证方法单一,导致作文可读性差。很多考生不注重论证逻辑,堆砌了一些不相干的论据之后,生硬地抛出观点,造成大篇幅无效论证。
常见的论证主要有两类:例证和理证。如何做到论证有效充分?无外乎例证要丰富,理证要严谨。好的例证法,可以做到旁征博引,谈古论今,针砭时弊,活用典故,正反对比;好的理证法,分析影响、挖掘原因、引用政策、原理活用。方法繁多,但事实上万变不离其宗,唯有融会贯通方能领悟
很多同学都会很怕论证,怕没素材、怕没逻辑,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吵架思维来写申论大作文!所谓吵架思维,就是首先要摆事实讲道理,其次要做到逻辑清晰。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申论至关重要,而公文写作考察地较多,需要考生掌握。然而,公文写作也是许多考生会出现问题的题型,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公文写作以及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为大家总结以下的方法。
站在考生和出卷人多角度去思考题目,进行授课!针对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公文写作、大作文等逐一重点剖析?
一、适合人群和学习目标

我这几年讲申论,有好多逻辑上的漏洞,而且答案年年修改。为什么会如此?
申论是是什么。在公务员考试的大纲中,对申论考试时这样说的: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况、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程的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说了这么多,其实申论就是主要考察对于考试中的阅读材料给出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分析、解决能力;兼顾考察考生的文字归纳、表达能力。最后借用华图的《申论万能宝典》里的话总结一下吧!申论有两个关键:一是“申”——申明或阐明特定事实,包括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二是“论”——论证特定事实表现的准确性、原因的针对性和对策的有效性。(由于本人比较懒,就摘抄了比较重要的部分,不是原文。请谅解)申论首先要立足材料。
二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合理,线索清晰,对策合理。(18~24分)
三档: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有对策。(12~18分)四档:没有选取所列主要矛盾或选取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矛盾或基本内容(论据)与所列矛盾主题关联性不强,或语句基本不通乃至不知所云。
第一,我是站在考生的角度来讲的,小题每讲一个点,大作文每写一句话,我都要问自己,如果我是考生,在考场里能不能写出来,如果不能,我就直接删除或调整答案。


第二,我是站在阅卷的角度考虑问题,阅卷人没有逻辑,不懂得什么答题思路,他们纯碎是根据阅卷标准打分,申论作答必须迎合阅卷人,不要追求高大上,只求能踝中得分点。我从来没想过按照90分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我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申论能考个七十多分,再往上就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我就教不了;22年江苏省考,就给我反馈的同学,申论70+的有四百多人,说明申论不是玄学;80分以上完全看自己的造化,不必报班,你就是老师。
首先,了解公文的格式。
一般来说,完整的格式包括:标题、称谓(发文对象)、正文(开头-主体-结尾)、落款(发文主体+发文时间)。关于格式每部分的写法如下:
一、标题
标题格式是“首行居中”,太长可将标题“分两行且上下居中呈倒梯形书写”。
写法如下:第一,“关于+内容+文种”,例如《关于某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介绍方正县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的简报》。
第二,自拟标题。比如写新闻报道、新闻短评、演讲稿等等,可以自拟标题,但是标题需要注意围绕主题内容自拟。
第三,题干已定标题。这种情况,直接写标题就可以了。注意题干中如果用符号框住标题,例如“你作为受邀参会的行业专家,将在会上发言,发言题目是《共享单车:如何更好地共享》”,此时标题直接为:共享单车:如何更好地共享。切忌多加标点符号。
二、称谓
称谓格式是顶格书写,冒号结束。部分考生出现的问题是称谓部分首行缩进两格,并在称谓后加上“你好”“大家好”,注意,以冒号结束,问好的内容写进正文。
搞活地摊经济,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分论点段旨句)地摊经济影响市容,以往打击地摊经济虽让城市环境极大改善但却失去了人气。李克强总理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过渡句)地摊产品种类丰富且价格低于商场贩卖的商品,因此能很好地满足低收入者的需求(好处1);摆地摊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新增劳动力等人群提供了一种收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好处2);廉价的地摊能吸引消费者聚集,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围正规商铺人流,促进街道繁荣(好处3)。因此,要克服困难,积极引导,搞活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温度(总结回扣)。
点评:从地摊经济的多个好处为核心切入点论证,道理明确、逻辑清晰、语言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