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OL武将技能修改评析(马忠,关兴张苞)
马忠,男,蜀,4勾玉,笑合南中
抚蛮:出牌阶段每名角色限一次,你可以将一张手牌交给一名其他角色,此牌视为【杀】直到离开其手牌区;其使用此【杀】结算结束后,你摸一张牌。若此【杀】造成过伤害,则你改为摸两张牌。
原版评析传送门CV559992(六位数cv号黑历史时期)
☆修改点:要素过多,不做对比。
※抚蛮。
时机:出牌阶段内的空闲时间点(每阶段每名角色限一次)
消耗:你可以将一张手牌交给一名其他角色
效果:此牌牌名改为【杀】直到离开其手牌
延时效果
时机:其使用此“【杀】”结算结束后
条件:此【杀】未造成伤害/造成过伤害
效果:你摸一张牌/两张牌
★废牌变杀术。团队不断杀光环。
★第一轮前置位可以考虑适当盲给一两张,不会太亏。当然最好还是全给对。
★作为马忠的队友,如果只能出一张杀且不需要属性杀的时候,请用抚蛮杀。作为马忠的敌人,抚蛮杀没必要使用,该扔就扔(能打出就打出),扔了也别使用,你扔了马忠净亏一手牌,你使用了马忠当场变郭嘉。除非对杀有极大的加成,能抵消让马忠摸两张牌的收益。那还可以考虑。
★有效地缓解了团队断杀问题,由于使用抚蛮杀马忠能摸牌,马忠本人的断杀率也有下降。
★某些时候手里都是高质量牌的时候也尴尬,毕竟抚蛮给出去,这牌就变成杀。除非你能给个中转站,让他再给一次,例如夏侯惇。只不过这种操作可以但没必要。给抚蛮牌的最终目的是摸牌不是传牌。想传牌出门选刘备。
★将抚蛮杀转化为别的牌使用,马忠不摸牌,这一点和原版不同,原版只要你马忠能发过来,他能用出去,马忠就能摸。
☆但是如果把单张抚蛮杀转化为杀使用,从逻辑上讲马忠还是要摸牌的。(别问我为什么要发动技能把杀转化为杀,问就是加属性,或者听配音)
★抚蛮杀没打中,马忠摸一张牌,相当于延时制衡,摸上来的牌大概率下回合再发出去,总体团队收益相当于白嫖一张空气杀。但是如果命中,本身杀命中就是正收益,马忠还能多摸一张牌。马忠某种程度上适合跟能打强命的队友配合,能让抚蛮多摸一张牌,也算缓解强命武将的尴尬地位。
★抚蛮是个实打实的线上技能,线下不宜加入。例如,张松展示牌面为锦囊牌的抚蛮牌,但是抚蛮牌没有标记,张松怎么知道该出锦囊牌摸牌还是基本牌摸牌。李儒灭计有抚蛮牌的角色,该角色扔出一张锦囊牌,李儒并不知道那张是不是抚蛮的基本牌。如此种种。
★手牌视为【杀】,基本上可以参考神关羽的结算。OL把孙鲁育改了然后出了个司马昭,这次又来个马忠。也不知道官方对于这种给任意武将的手牌修改牌名的态度是什么。
●总结
★修改后一跃成为团队核心,只要进入正面循环,马忠就能自给自足。堪称“团队加油站”。但是缺少控制抗性,马忠摸一把牌被乐直接打断脊梁骨,被兵的话就怕队友集体犯傻(能保持正常抚蛮摸牌的话,兵没那么可怕)。另外,队友被乐也会间接影响抚蛮的续航。
☆就像是一个精密仪器,不能磕磕碰碰。
★单挑变化不大,只要对手不傻的话。依然是相当地白板。
★马忠适合打大团战。只要能给己方每人发一张抚蛮杀,队友用牌你摸牌,人越多牌滚的就越多,进一步巩固人数优势。
★八人局可以正常出场的水平。除了做内奸,其他三个身份都能用一用。

关兴张苞,男,蜀,4勾玉,将门虎子
父魂:你可以将两张手牌当做【杀】使用或打出;当你于出牌阶段内以此法造成伤害后,本回合获得“武圣”和“咆哮”。
◇武圣:你可以将一张红色牌当做【杀】使用或打出;你使用♢【杀】无距离限制。
◇咆哮:锁定技,你使用【杀】无次数限制;若你使用的【杀】被【闪】抵消,你本回合下一次使用【杀】造成的伤害+1。
原版评析传送门CV437745(六位数cv号黑历史时期)
☆修改点:咆哮→界咆哮。
界咆哮评析传送门CV6400393(可以见证一个专栏up主在不断修改中疯掉的过程)
★OL界咆哮收益来源主要是让对面不敢出【闪】,但是关张不一样啊,关张第一张被闪了,后面就没有咆哮了啊。
★就更倾向于杀队友拿武咆,然后有咆哮强命光环在,更容易打收割,但是区别也不大。对面先卖到一血再出闪,反正求1桃是死求10000个桃也是死,死之前用9999张闪毙掉关张9999张牌也是掩护队友。
★所以反贼关张武咆主公的时候,被杀的那位主公还是比较惨的,要相信忠内有桃,如果闪出完了关张还有牌,之前的闪就是白出。
★贯石斧关张就别挣扎了,桃够就活,不够就投。
★理论上能配合张角,一刀雷击一刀暴击地杀。或者配合郭图,先拆拆攒buff然后打个一刀斩。其他也没什么了。
★面对界咆哮,别无脑出闪托管出闪就行,具体闪不闪靠自己判断。
●总结
★很正常的技能界化。这年头改了咆哮,最快乐的永远不是张飞。夏侯霸暂时还没有界咆哮,除了张飞也就是关张有这个快乐了。
★关张的基本打法不变。

◇题外话,以下纯主观,不想看别看。
◆咆哮这种技能,早年间被其他角色获得的话,主要还是省字数,把“出牌阶段你使用【杀】无次数限制”压缩成“获得咆哮”。类似的还有英姿,把“摸牌阶段多摸一张牌”压缩成“获得英姿”。
◆当时还没有界限突破这种概念,也没有意识到以后会需要通过修改技能来适应环境,就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状。
◆例如挑衅咆哮神速加强之后,姜维张飞夏侯渊吃到的红利远不如夏侯霸。要不是因为志继和观星也加强,张飞多了个替身,夏侯渊多了个设变,这仨就是夏侯霸的工具人。
◆最开始,这种技能共享本身就具有彩蛋性质,可以将有一定关系的武将联系起来。至于节约字数,只是顺带的。
◆后期则是越走越偏。例如关索的三个技能,当先和制蛮怎么看都是因为技能名字凑在一起的,和廖化、马谡关系不大。这就很牵强了,不能因为事迹重复就用重复技能啊,马谡制的蛮和关索制的是同一批吗?廖化当的先和关索当的先是同一个先吗?到底谁先?忘年交+1?
◆话说,在现在技能描述字数突破天际的时代,依然有这种获得别人技能的设定。有的人教会了别人技能,自己还偷学了徒弟的绝招呢。(童渊:有被冒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