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日常生活:饮食1
2022-05-25 00:04 作者:BrightRivers | 我要投稿
饮食篇
19 吃几顿饭
原始社会,采集狩猎,食物来源不稳定
农耕社会,食物来源相对稳定,早期一日两餐
甲骨文——商朝的一日两餐
一昼夜分8个段:
旦,大食,大采,中日,昃,小食,小采,夕
夕:时间最长,整个晚上
旦:起床5-7点
大食:8点
小食:16点
西周开始
十二时辰计时法:
食时、晡时
7-9点,15-17点
用地支,辰时和申时
上午餐——饔(音雍)
下午餐——飧(音孙)
成语:饔飧不继,有上顿没下顿
唐朝
饔飧中间加个点心(午饭前身)
宋朝
一日三餐
甚至还有夜宵
多顿饭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明朝
江南一日三餐
清朝
汉族人基本一日三餐
满族人一日两餐
20 炊饼
不是烧饼
面食都可以叫饼
汉朝胡饼,面饼撒芝麻,烤熟,芝麻又叫胡麻,胡饼也叫胡麻饼
胡饼才像烧饼或者馕
起源于西域胡人,汉代传入中原,汉灵帝喜欢吃
唐代,更流行
《唐语林》,制作方法类似与披萨
汤饼——煮出来,带汤,类似面条
蒸饼——面团发酵蒸出来,类似馒头
宋朝第四位黄帝叫赵祯,为了避讳,使用了“炊饼”
馒头——带馅,更多为肉,类似包子,其出现与祭祀有关,代替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