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lia&optolong 36mm LRGB TEST
optolong 和antlia两套滤镜购买日期间隔三个月左右都是比较新的。首先我们来对比合焦的情况下LRGB四个通道的平场文件对比。图1是没有滤镜时294mm相机本身的平场。


L通道上两者差别不大,宇隆中心透过率稍微好一点,安提拉做的均匀一些,两者性能都是OK的。

R通道这次我们采用相同拉伸参数对比,两者差别不大,图中antlia比较亮的原因是antlia的平场曝光时间(800ms)比宇隆(240ms)多。也可以推测出宇隆的R通道透光率要稍微好一点点。均匀度相差也不大。

依然是相同拉伸参数对比,antlia是120ms曝光,optolong是100ms两者的平场平均值都是32000,暗部30770,亮部34000.透过率宇隆好一些,均匀度antlia完胜,这也是我拍出来的图像即使通过后期平场校准,亮场文件G通道背景始终有点不均匀的原因,DBE要多做几次才能消除这个镀膜不均匀的影响。
我们来观察一下室内日光灯两者G滤镜的对比表现:


肉眼观测更加直观明显,antlia的饱和度更高,而且均匀度很好,透过率较低。optolong的光线透过率高,但是均匀度较差灯泡在滤镜上下不同位置时光线透过率居然不一样。我们在做类似实验包括安装滤镜时要将反射面对准进光方向,让高透面对准人眼或者相机。这个G通道optolong个人认为是不合格的,antlia是OK的。已经反馈给optolong,希望能够有回复。
接下来是B通道对比:
B通道我们采取了不同拉伸结果,因为antlia的曝光时间是70ms,optolong是60ms,得到的平场平均值a家是31000,o家是30000左右,这样对比起来不是很直观。

B通道上antlia的平场画质看起来更加的细腻,但是也只是推测因为两张图的曝光参数和拉伸的参数是不一致的。整体看antlia稍占上风,但是差距不大。
antlia的滤镜会比宇隆的贵40%到50%,实拍的图像只拍了宇隆LRGB,努力后期的话还是可以消除G通道不均匀,但是要多做两次DBE,参考以下星系:

齐焦程度对比:
宇隆的没有贴数据,但是基本上是OK的,我自己设置LRGB循环序列并没有重新对焦,说明至少EAF数值是在20以内的。安提拉的EAF数值也差不多是20以内。两者都是齐焦的。

以上就是这两款滤镜的测试,希望对大家选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