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人看音乐(系列文章)
一.纵使间并不平等,我们亦无资格划分人的三六九流 音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都是喜欢听音乐的。但我想问一下各位,如果是音乐高考呢,或许很多人(包括我)下意识地觉得这是不务正业的东西。 几千年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髙”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可远远要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更得人心。工场里技术最高的杰出工人代表,看来也比不上学堂里成绩最差的学生,至少,他们,很多人,包括学生本人皆很孔乙己地认为:学生,穿起了校服,在学堂里坐着躺着,即使不学或学不进,都毕竟是学生,是个脑力劳动者,肯定比工人这个体力劳动者好。
有句毒鸡汤挺出名的“在菜市场菜并不需要使用书本的知识,但书本的知识可以决定你是买菜的,还是卖菜的。”可如若没有卖菜的,又何来买菜的? 读书考试,或许是个很公平,很好的获得成功的办法,但“考上大学”这四个字可不是教育的初衷,我并非教育家,自然无资格评判教育。但作为一名学生,我以为“教”,是要教人学会尊重,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能把生产工人,环卫工人等体力劳动者作为反面教材,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我们有机会读书,靠得是他们为我们扫除了好多障碍,教育,该不会教我们以怨报德吧?
桥田寿贺子的《阿信》里说,贫穷不是原罪,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是不对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坚守自己的初心,别被死水般混浊的毒流而侵蚀了。 音乐高考,也是一条正轨,我们即使不能理解他们,体会他们,更不容易成为他们,但我们应该尊重与敬佩那些为音乐付出的艺术家!一件事,可能就做了一辈子,这些死钻牛角尖,是可歌可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