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三化学必会知识点

2023-06-11 09:12 作者:不详至上  | 我要投稿

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检验

作者:有圣                                                  bilibili账号:不详至上

 

CuSO4[蓝色溶液]+2NaOH=Cu(OH)2↓+Na2SO蓝色沉淀生成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 检验是否有Cl-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 检验是否有SO4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 检验是否有SO42-

 

Ba(NO3)2+H2SO4=BaSO4↓+2HNO生成白色沉淀 检验是否有SO4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有白色沉淀生成  是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有放热反应

 

Ca(OH)2+SO2=CaSO4↓+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常用于吸收工业产生的SO2】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AgNO3+NaCl = AgCl↓+Na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Cl-

 

BaCl2+ Na2SO4=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SO42-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壁是否有水滴,是否有微弱爆鸣声,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6]一氧化碳: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

[7] 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2、离子的检验.

(1)酸液(H+):

⑴用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变成红色】

⑵活泼金属(如:镁条、锌粒等)【有气体产生】

⑶不溶性碱(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镁等)

⑷某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5)碳酸盐(如:碳酸钠等)

(2)碱液(OH-):

⑴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或PH试纸 【变成蓝色或红色】

⑵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铜、氯化铁)

(3)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HNO3混合倒入待测液中,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4)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5)(5)铵盐(NH4+):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6)(7)Cu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8)Fe3+: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7)(9)Ca2+:用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钙离子 

(8)[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NaOH变质

(9)[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0)[3]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 沉淀,则含有NaCl。

(11)[4]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12)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哪个产生白色沉淀,则哪个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3)[4]淀粉:白色粉末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一]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进行鉴别,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里边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两个贮气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两个试管里,其中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不变,则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CO与Ca(OH)2不反应

 

方法2:将两个贮气瓶导气管的阀门(活塞)打开,用燃着的木条接近导气管口。其中一个气体能燃烧且发出蓝色火焰的,则证明该气体为一氧化碳;

另一个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2CO+O2点燃2CO2 

[二]如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无色气体?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三个火焰的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有两个烧杯的内壁变得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则说明这两种气体中有一个是氢气,另一个是甲烷。

在烧杯内壁没有水蒸气凝结的那种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再向另外两个烧杯内分别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见有石灰水变浑的,则说明那种气体为甲烷。

石灰水不变浑的,说明那种气体为氢气。

[三]有氧气、氢气、氮气、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种气体,怎样鉴别它们?

取6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6个贮存气体的橡胶袋上的导气管分别插入6个试管的石灰水中,打开自由夹,观察6个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

其中有一支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此种气体必为二氧化碳。其它五支试管中无变化。关闭自由夹。

取一个水槽并放好水。再取5个集气瓶在其内部也全装满水并倒立在水槽中。将剩余的5种气体均采用排水取气法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并将此5瓶气体用玻璃片盖好,从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桌面上。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5个集气的瓶口,观察现象。

其中一瓶气体能使木条越着越旺的,则一定是氧气。

其中一瓶对于木条燃烧没什么影响,而瓶中气体也没有燃烧现象的,则一定是空气。

其中一瓶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为氮气。

 

有两瓶气体在遇燃着的木条时,瓶中的气体被点燃了,且燃烧时的火焰均为淡蓝色,此时迅速地往两个集气瓶中都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摇动集气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其中有一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而另一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化,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氢气,因为氢气燃烧只能生成水。

(1)H+检验。

方法1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6)CO32-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液中CO32-的存在。

 

 

(二)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1、固体物质的颜色

白色固体:氧化镁 MgO 、五氧化二磷 P5O2 、氧化钙 CaO 、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氢氧化钠NaOH、无水硫酸铜CuSO4等。

黄色固体:硫粉S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生铁Fe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 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3、 溶液的颜色

 蓝色溶液: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

黄色溶液: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

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黄绿色气体:氯气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 等大多数气

 

一、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二、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

(2) 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3)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三、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四、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小声bb一句,b站的专栏投稿,怎么没有上标,也没下标,我还得一个一个改字符大小写】

【对了,最近阿祥要中考了,觉得有用的,能祝福我一下吗?】

【我一直是信命,因果的一个人,只要我写的文章帮助的人够多,我必成龙。】

【炫耀一下,最近化学73分(满80分)(初中)全校19名,英语20分(满150分),总分520分左右。英语这不废啦啊!】

【我不会删这个,它不仅是我第一次文章,也是我童年最后的幻想,做一个老师。所以以后我发的文章,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删。】

-------2023/6/11/9:14


初三化学必会知识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