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内奸的最大敌人其实是忠臣…【三国杀技巧】

2023-08-26 08:24 作者:Crietze  | 我要投稿

内奸准则1:自私。

内奸的一切操作都是为自己谋取收益。操作前提永远是换取收益。

内奸规则3:控场。

至少要保证场面是势均力敌的状态。


内奸守则3:内奸不是任何人的队友。

因此内奸要依靠自己的操作,来拉拢别人,换取信任。

推论:内奸需要隐藏身份,见风使舵。

军八规则:

①:除主公外,其他人的身份都被暗置。身份依赖操作来自证。

②:主公死亡,游戏结束,反贼胜利

③:反贼死亡,击败者摸三张牌。

④:忠臣和内奸死亡,击杀者没有任何收益。

因为军八规则①,主公不可能事先知道一个人的身份,辩识身份的唯一方法:杀主公的,是敌人;不杀主公的:是盟友。

主公被杀,对于忠臣和内奸来说,是巨大失败。

对于内奸来说,主公被杀,对自己是巨大的不利。且击杀反贼是自己任务目标的一部分。

其次:击杀反贼对自己有三张牌的巨大的收益。

因此在收益方面,开局杀反贼,对内奸是最有利的。

对于主公来说,虽然不知道你的身份,但知道你帮他杀敌人,因此可将你视为盟友。

如果反贼在攻击主公的时候,有人既杀你,又救主公,那么他将视为跳反的内奸。

背叛盟友的人,反贼全灭后自当清算!

如此一来,自己的身份得以隐藏,敌人从7个变成了4个,且有3个盟友可以帮你。场面维持到相对的平衡。这是内奸胜利的关键一步。如此一来可以快速处理掉反贼。

这一步有一个关键点:

内奸必须尽量做补刀反贼的人。切记准则3:内奸不是任何人的队友。由利益关系建立的盟友,不可能白白送你胜利。补刀反贼,建立优势,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

那么计划进行到下一步:反贼被迅速全灭,作为昔日的盟友,主公和忠臣都不知道谁是内奸。

那么...

没有人想输。

为了胜利,三方都有自己的打算:

军八规则④:主公错杀忠臣,将失去所有手牌。

对于主公来说:击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就算要3选1,2选1,胜利的概率也不高,况且刚刚被反贼四人集火,自己状态并不好。因此对主公利益最大的选择是:养精蓄锐,按兵不动。待内奸身份暴露,再爆发除掉。

对于忠臣来说,要面临2选1的抉择。迫切需要杀死一个人来打开局面。猜对了直接胜利;猜错了,内奸的身份也会暴露,自己击杀,或者只要拖住,等主公恢复状态就好;自己死了,另一个忠臣会迅速补上,行成车轮战。

对于内奸来说,你需要迅速除掉一个忠臣,因为主公不会下杀手,而你要重新让场面回到“势均力敌”的情况。

那么下一步。顺水推舟。

忠臣方需要除掉一个人来打开局面,而你想要除掉忠臣。这样新的利益关系就建立起来了:场上必须减员。

那么其中一个忠臣,就是可以拉拢的。

分三种情况。

如果先手忠臣没有选择杀自己,而是选择杀另一个忠臣。那么,自己顺水推舟,形成2打1。人数优势下,加上自己还算不错的状态。自己依然是占优的一方。

如果忠臣选择杀你,那么你动手打回去,1v1是势均力敌的结果。并且另一个忠臣依然不清楚身份,同样面临2选1的抉择。自己的情况相对不利,但依然占优。

如果说你先手,那么利用手牌优势,全力爆发秒掉状态最差的忠臣。

如此一来,自己赢面有6成以上,因为第一和第三种情况下,自己都是碾压的。

因为就算最后就剩两个,主公也不敢赌谁是忠臣,谁是内奸。只能压双方状态,

对于内奸来说,平衡再次建立。1v1的结果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也是不得不面对的。

赢了,与主公单挑,依然是1v1的状态。


试想如果从一开始,你帮助主公,且打击忠臣,内奸的身份暴露无遗。这不会形成微妙的劣势,反而会形成“一个人与七个人为敌”的巨大劣势。内奸很少能一个人打败七个人(老刘:?)。维持平衡,才是关键。

而什么是真正的平衡?从开局到最后,内奸从来不是孤军奋战,他依靠场内彼此的利益关系,因为利益:你与忠臣携手击杀反贼,因为猜忌:你与忠臣谋害另一个忠臣。打到最后主公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身边的“盟友”,居然是从一开始就打算杀死所有人的“内奸”。


在我看来,“内奸”这一身份给三国杀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让场内不是一成不变的“敌友对峙”,而是“猜忌推理”。他让“暗置身份”这个操作变得更加灵活,给对局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

或许这就是我喜欢军八的原因吧。











内奸的最大敌人其实是忠臣…【三国杀技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