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摘录4-第一章第一节

2023-01-03 23:34 作者:安記士多  | 我要投稿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

黄易青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一版一印

第一章  上古汉语同源词

同源词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一)有渊源关系
(二)声音相同或相近
(三)意义相同或相关


第一节  同源词的组织关系

包括组织的层次与词族的谱系形式


一、同源词组织关系的三个层次

1.源词与滋生词的关系

如“莠”与“秀”是同源词,古音都在幽部,莠字今音喻四,古归定;秀字今音属心纽,古与“透、抽”幽部叠韵,透纽双声。《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秀。”秀是禾苗抽穗(抽出的穗也叫“秀”)。草的抽穗也叫秀。夹在禾苗中的、也能像禾一样抽穗的狗尾巴草即秕,因像禾秀穗的特征而称作莠。

2.关系平等的一组同源词的关系

     一组同源词之间,声音相同相近,意义上都有一个相同的“意义特征”,表示各种事物之间有一个相同的抽象特征,单从意义特征上分不清先后源流。


3.若干组同源词之间的同族关系

每组意义特征之间,既有分别,又有客观现象和客观事理的内在联系,它们应是可以二度联系到更深一层、更广范围的同源关系中,即属于同一个词族内部的同源关系。


二、词族的谱系形式

1.滋生词与源词单脉关系

秀→莠

瑕→霞、鰕、騢


2.关系平行的同源词聚合一组

词源(抽出长圆体)

秀-㽕-條-轴-㨨


3.词源意义相通的若干组同源词关系平等

                                                                                            语根

                                                                            ↙                              ↘

                                                                      源词1                                     源词n

                                                         ↙             ↓               ↘

                                  抽出长圆体                   周绕                      周圆

                                         ↓                               ↓                           ↓                    

                              秀-㽕-條-轴-㨨             周-绸-囚-匋              州-牗-豚

                              ↓

                              莠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摘录4-第一章第一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