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辨证论治的3大境界:第一境界是“法式检押,对号人座” 。即是把病人的病情和临床

2022-07-16 14:27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中医辨证论治的3大境界:第一境界是“法式检押,对号人座” 。即是把病人的病情和临床规范相比较,对号入座,看与孰相应,就从其证的范式名证、立法、处方。

如病人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者,与《伤寒论》首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相一致,就可判为太阳病,以辛温解表法治之。

《灵枢·逆顺肥瘦》对这种辨证模式进行了概括,说:“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

这里所说的“法式”即是规范,“检押”即是核对、对号。被习用的辨证论治范式主要是经典著作、名家医案及论述、教材和国家及学术团体公布的医疗规范。

利用规范进行辨证论治具有易用性,便于掌握,但有时却疗效不显,究其原因多与方药应用不当有关。

一种是“有方无药”,《本草衍义》说:“方可持者药也”,虽是运用成方,但药物用量不足,亦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如补阳还五汤之黄芪得用到120g才行,又如泻心汤大黄得用到30g才见功效。

另一种情况是“有药无方”,处方之药全合证候,药量也不轻,但各药之间全无组织,不分君臣佐使,是“凑合方”,也往往无效。可见,用药细律也是治疗有效的关键。


中医辨证论治的3大境界:第一境界是“法式检押,对号人座” 。即是把病人的病情和临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