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中国而放眼世界,方才不负时代——陈漫的视觉艺术之路
上周,迪奥成立70周年《迪奥与艺术》展览在上海开幕,展览也展出了几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中国摄影师陈漫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陈漫约10年前的旧作,题为《傲慢的矜持》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事实上,社交网络上很多偏激的言论都有一个共同点——以偏概全。如果可以设身处地得去看待这幅作品,认识到这是一件2012年的商业摄影作品,彼时的陈漫仅是一位没什么话语权的摄影师,作品是根据品牌方的要求来创作的,那自然一切变得清晰起来。同时品牌在10年后再次展出该作品,也让人无法理解。
由此引发的另外一点争议是陈漫为小众时尚杂志《i-D》拍摄的“中国十二色”组图,很多不知情的人盲目地针对其中模特“闭眼”这一点大书特书,而这也同样的忽略了背景。作为一家英国的老牌视觉杂志,《i-D》创刊至今已经近40年,而杂志历来有个传统,就是封面照片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论是哪个国家、什么咖位的明星或模特,都一视同仁。大家试想一下,陈漫作为摄影师,是否应该尊重《i-D》的传统呢?我想答案不证自明。

至于这组图美与不美的问题,也完全无需争论。当年陈漫拍摄这组图的灵感,首先就是源于她从小画国画的基础,让她对中国的多元、包容之美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她找到中国各大民族院校的12位素人女性,呈现出她们各自本真的样子。你可以说她们的美不是你的理想型,但是绝对没有权利否定她们多元美的存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阐释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时就曾总结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箴言也一直为人传颂。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我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更要包容地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组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陈漫“中国十二色”系列作品不仅是对这个理念的贯彻,同时也和我们中国儒家文化中天下大同的世界观不谋而合。那些明明是自己狭隘,却偏要跳出来指责陈漫的人,是否应该反思自己一下呢?

作为当今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时尚摄影师和视觉艺术家,陈漫身上肩负的是输出中国文化和美学的重任。她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点,在她的镜头下,周迅、孙俪、陈坤、鹿晗、井柏然、王俊凯、舒淇等等无数名人巨星都展露出独树一帜的东方神韵。

这种东方美,有时候是纯然天生、道法自然的纯真,就像陈漫拍的海边的井柏然、森林里的王俊凯等;有时候陈漫镜头下的东方美又烟火气满满,比如在胡同里自在玩耍的鹿晗、片场古灵精怪的孙俪;更多的时候,陈漫镜头下的东方美又是神秘和禅意的,这一点,我们看看古典园林里的舒淇便知。

无论是时尚商业摄影还是自发创作的艺术作品,陈漫始终立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多元并包的中国美学,并以国际化的视野不断挑战极限,为中国文化出海不断铺就更新更好的道路。这样一位艺术家的诞生,不仅得益于她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也离不开时代的东风,正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昌盛,才让我们更有底气走出国门、影响世界。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期待陈漫未来输出更多优秀作品,这样才不负才华,更不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