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冲刺怎么复习
11月28日就要考试了,相信经历了多轮复习的小伙伴现在必定信心满满,而有些同学只是在国庆节过后才开始国考的复习,现在可能还有点压力。其实,这都是考试前的正常现象。根据经验,考前有信心,加上些许压力有助于考试时的正常发挥。
那么,在前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申论考前这20多天的冲刺时间,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呢?老师在这里有些建议给大家:那就是考前需要复习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更有效率和针对性。具体如下:
申论考试题型,如果采用两分法,那就是问答题和写作题,但通行的分类是五种: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小作和大作。
在这种五种题型中,从第一层面来讲,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分析题、小作与大作。因为三种题型既是申论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在100分的试卷中通常占70分左右,直接决定考生最后的得分。其次,才是适当关注概括题与对策题。因为这两类题,是属于申论考试中的基础题型,比较容易,有时国考还不考对策题。概括题和对策题虽然占分不多,但因为容易拿分,所以别人能拿到的,你也不能少拿。
从第二个层面来讲,在概括题中,我们侧重把握概括主要问题、发展变化的解题方法,因为这是国考题中最常见的题型,而概括原因、概括主要内容等,这几年则不常见。在分析题中,我们需要侧重掌握概念(词语、短语)解析和句子解析的解题方法。国考近10年来常考概念解析和句子解析,如2019年国考申论考的都是短语解析,2021年国考中概念解析和句子解析各考了一题,所以大家务必引起重视。关于提出对策题,2013年到2019年,几乎没有考过,但在2020年国考两类试卷中大量出现,2021年继续出现,2022年国考大家也不能放弃。对策题,有一点考生千万记住:要根据材料中的问题提对策。
小作文这一块,重点准备的仍然是事务文书,如公开信、倡议书、建议、简报、编者按等,其次才是党政公文,如通知、意见、报告等。新闻类,是这几年申论考试才拓展的疆域,侧重把握消息和新闻短评就行了。特别重要的是大作文。大家记住了:除明确要求写成“讲话”等事务文书的,其它一律写成议论文。在依据材料写作的前提下,如果命题人没有明确的要求,建议省部级类的考生议论文可侧重分析,市地级类、行政执法类的考生议论文可侧重解决问题。至于一些所谓专家教的什么“万能模板”,大家还是不用为好,因为在申论阅卷现场是反套路化、模板化写作。
对了,启示这种小题型,从2008年至今,在国考中也时有出现。专家组因为2015年国考中的一道启示题没有出好,所以近几年没有再出这种题,但不并意味着2022年国考中不出现这种题型。所以,还是建议考生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为佳。毕竟部分参加国考的同学,接下来还要参加江苏省考。2019年江苏省考B卷第一题就是启示题。
最后祝参加2022年国考和江苏省考的小伙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