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近现代美术通史——艺术名家罗玲(Lily)

2023-08-30 14:06 作者:禅墨丹青  | 我要投稿


罗玲(lily),自从六岁开始学习书法,学生时代拜访不同的美术教师学习绘画基础,毕业于中国书画学院,20岁左右已经有很多优秀作品远销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经过长期学习和练习,不断的探索绘画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对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绘画不是简单的模仿实景和图片,画家不是复印机器,如果绘画仅仅局限于逼真,就只是绘画技巧的提升,所以我从儿童时间简单模仿,转到成年后对生活的感悟,我的晚年作品更趋向于创作,创作更重要的是有独特的创作理念,创造是综合素质能力的发挥,创造是无拘无束,创造是当代的心声,独特的绘画风格,独特的个人思维,我创造出主题生动有趣,具有独特的艺术生命力。经过几十年已经创造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很多已经被欣赏者收藏。采用中西文化的理念,融合贯通相互结合,作画题材相当广泛,有人物,花卉,动物,山水,鸟类,描绘细致,主题感人深致,用浪漫的想象,实际的情感,质朴的思维,很多画融入个人灵魂,奇思妙想,用内心的艺术语言,表示对人生的期盼,社会问题的思考,有些画用幽默风趣艺术形式,所以每一幅画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特别的故事,给予人们喜悦,震撼,深思,喜欢多样化和现代感,副副画面给人难以忘怀的情愫,购买我的画作外国人,有时站在画前久久静思和琢磨着绘画作品内涵是什么? 2015年一个购买了我的作品有私人电视台的经理邀请我去电视节目采访,我拒绝了,这是我做人长期低调的特质,有些人是难以理解,我时常在想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创作2100,生前只卖出一副画,是他的弟弟提奥,现在拍卖上千亿,对生前穷困潦倒梵高是多么的不公平!才气洋溢确一生不得志,直到死后才成为艺术史上一代大师,2018年我在美国一个画展中获得最受欢迎奖时,市区的的电台请我做采访我也拒绝,还有西班牙的的美术组织邀请我去西班牙展出,我也拒绝了,我觉得我的作品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可,比获得奖励更重要,花时间宣传不如默默自我深造更重要,绘画是为了名成利就,还是创作更多感人的作品更有深远的意义,我心里是平衡的。精神的渴望和理想的追求,是其生命中艺术情调的寄托,都融合在我内心的生命感应中,绘画不仅是艺术语言的锤炼,更是多种知识的积累与丰富文化的积淀。绘画艺术创作是精神和灵魂所在。坚实的功底,超人的灵感,风格的独立与形象的特色息息相关,也是个性气质的自然流露,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和自己艺术语言,在诸多我的绘画作品展现意趣在情理之中生成,表达的情感源于对生活体验的程度。
我绘画材料主要使用丝绢,宣纸,和水彩纸,和国画水彩颜料,由于在美国生活十年也不用拘泥于形式,学习油画、水彩、丙烯、水粉,或是使用中西结合技巧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中西文化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的个人风格魅力。我坚持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技法为用。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绘画是一种语言,画家艺术风格与绘画语言最为关键,语言不应被单纯看成一个技巧问题,我认为画家的才情、格调、心智为支撑我笔下的对象是我内心世界的表达,我必须要赋予对象以我的思想、感情、格调。在多年摸索中感受到继承和创新息息相关,在继承中有一种高洁的气质、也有海外华人伤感的情绪,而我的人生体验里,总觉得这是最美的,或者说,在我的审美理想中,有一种情操上的取向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样才能完成自我艺术形象的塑造,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且振奋人心的佳作,艺术是生命诸多方面因素的恰当符合自己生命特征的艺术风格,每次创造都具挑战性,需要反复思考,反复修改草稿,用一周至一个月时间完成一幅作品。创造期间需要使用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相互结合,还要视野国际化,思维创造化的作品,许多人细细看过作品,记忆难忘! 特别是作品“不要难过”,“长相厮守”,”蝶恋花”,“书是人类的精神伴侣”,等作品,2018年参加美国美协画展比赛荣获最受欢迎奖。这只是意外的一个鼓励,每年看过我的作品外国艺术爱好者都说明年再看我的作品,这种鼓励是我前行的方向,每年都在继续创造更多更高品质的艺术作品。不辜负很多艺术爱好者的期待。


中国近现代美术通史——艺术名家罗玲(Lily)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