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共绘一张OKR大图
全员共绘一张OKR大图
好,到这里就有人问了,团队OKR的设定,通过共创取得共识,这块我懂了,那个人的OKR呢?不可能每个人的OKR都拿出来共创一下吧?我们的目的是“共识”,上下对齐的沟通,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不用太刻板,沟通清楚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个人OKR跟上级对齐,除了对上级目标的达成做出贡献之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看能否取得上级的协助,尤其是一些挑战性大的OKR。
以上就是团队和个人OKR设定中的要点,但只有流程正义是不够的,我们都知道OKR设定的难点,有一个很重要的是“业务洞察”,能带来业绩10倍增长的OKR,一定是设定了正确的方向,并且在达成路径上与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都取决于业务上有了新的认知。所以在共创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业务梳理的环节,不管是用SWOT、4P还是CJM(客户旅程图),都是这个目的。而个人OKR设定中“业务洞察”,历来都是最大痛点,在传统的解决方案里,个人业务内容差异过大,一对一教练的成本很高,而且很难找到兼具“懂业务”和“懂OKR”的教练,但最近我看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叫篝火OKR Copilot,利用AI技术,给一线员工提供了一个“业务梳理”面板,同时让学习了大量互联网知识的AI来给你提供目标达成可能存在的支撑因素,然后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得到KR,我推给学员的时候,大家反馈都很神奇。但一定注意的是,它毕竟只是交互了你少量的信息,代替不了你的体系性思考,所以在拆解的过程中,应该以自己为主,在面板上进行更多的“控制”,这样拆出来的OKR才能更切合自身,更切合实际情况。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在后面的练习课中,拿自己的真实业务目标,体验体验。
本节课最后一部分,OKR地图。我看到不少企业一本正经地约定了周期开始的前三天是设定OKR,再三天是对齐OKR,听了上面的内容,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生搬硬套的结果,OKR的设定和对齐是同时进行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用的办法来及时呈现OKR的状态和关系,最传统的做法把OKR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板上或者墙上,但这种有明显的局限性,人一多就没法维护,所以目前企业大多选用线上方案,execl固然可以用来搜集和分类OKR,但在关系呈现上就差很多,其实我们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对于OKR地图的呈现,就是公司战略目标的思维导图,只不过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OKR,可以全员参与绘制,就是这张图的这个样子,也是它本来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