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人预期寿命将增至81.3岁,长寿的秘密是什么?

2023-04-11 09:23 作者:足智多谋咖啡君  | 我要投稿

不久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刊登了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建模研究,预测了2035年中国大陆及其各省份人口的预期寿命。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人即将踢开“80”岁的大门,向着更为长寿的目标迈进!

预期寿命,指的是假如当前的各年龄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实际上,死亡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预期寿命每年都可能会变化。听着有些复杂,简单而言,人均预期寿命(一般为出生时预期寿命),指的是对于当年新出生的婴儿来说,他们平均能活到多少岁。

比如201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7.7岁,指的是2019年出生的人,平均可以活到77.7岁。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每一岁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卫生条件的改善、经济收入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都会提升不同时代、不同年份出生的人的人均预期寿命。

这次的研究发现,我国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将进一步增长:

2019年——77.7岁

2030年——79岁

2035年——81.3岁!

而到了203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的概率高达93%,其中女性预期寿命为85.1岁、男性为78.1岁。


研究指出,预期寿命的增加除了与新生儿死亡率下降有关外,还与各种慢性病死亡率下降有关。

那么,换个思路,想长寿,就是尽可能不患这些慢性病!那么,要怎么做好疾病预防呢?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告显示,60%的慢性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我们整理了“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的4点:

“会吃、会动、会睡、会乐”

虽然看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对每个现代人来说,都很重要!

1.会吃,戒烟戒酒

中国营养学会曾在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居民的膳食不平衡、高油高盐、超重肥胖等问题非常突出,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合理,吃过多或过少,都对健康和长寿不利。


2.会动

大家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但是真的能做到并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研究表明,每天消耗150千卡热量,或每周消耗1000千卡热量,冠心病发病风险可减少50%,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症的发病风险降低30%~35%


3. 会睡

人们很早就知道,长寿与睡眠密不可分。

研究发现,每天睡眠时间短于6小时或长于8小时的人,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都比睡眠时间6~8小时的人群要高。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睡得越多越好!每天睡7~8小时最为适宜。


但是现在年轻人因为压力过大,常常有失眠的情况发生。有研究发现,“抗衰之王”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不仅有抗衰、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功效,还能够有效地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NADH功能虽强大,但它的性质却非常不稳定。除了怕光、怕水、怕高温和怕氧化之外,在吸收过程中也怕胃酸降解,对制备工艺要求极高,一直是科学家攻克的难点。


2018年赛立复采用诺奖成果酶定向进化技术和独创的TURN A®递送体系,成功克服了NADH不稳定性这个多年未被攻克的难题,研发出来的——力活元(赛立复NADH)在长达3年的储存条件下依然能够保证稳定性,而且进入人体后不被胃酸降解,大大提升了吸收利用率。力活元自上市以来,深受睡眠障碍问题困扰用户的喜爱,获得一致的好评,是助眠的好搭档。

4. 会乐

精神健康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9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对7万多名志愿者进行了最长30年的追踪随访发现:

最乐观的志愿者组,男性平均寿命延长了11%,女性延长了15%;

最乐观的志愿者组,活到85岁以上的可能性,男性增加了70%,女性增加了50%。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寿命会越来越长。而和生命的“长度”一样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因此,对于我们个体而言,对“长寿”的追求,其实更应该是对“健康+快乐”的追求。开心过好每一天,长寿自然就积累在走过的每一步路中。


中国人预期寿命将增至81.3岁,长寿的秘密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