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确定的市场里,相对确定性在哪

2023-10-23 16:27 作者:连板  | 我要投稿

市场走势是随机性与不确定性的。在完全随机性的交易中,长期来说几乎不可能盈利。 假定一种情况:一个交易员,总共交易200次,盈亏各100次;赢时每次盈利10%,输时每次亏10%;最终结果如何? 大多数人会回答:最终会亏损;因为有交易成本,佣金、印花税等。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呢?这时大多数人会回答:保本。 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假定本金为1;一盈一亏后的结果如下: 盈利一次后的资金为1.1;然后再亏损一次的资金为0.99 盈亏各100次后的结果最后为:本金1只剩下0.366;亏损达63.4%! 一个盈亏次数相等,每次盈亏比例也相等的交易策略;最终结果是大幅亏损,还是不考虑交易佣金、印花税等成本的情况下。可见,交易者在随机交易中,亏损直至破产的命运几乎是必然的。 那么,交易者应该怎么办呢? 幸运的是:虽然市场在很多时候表现出随机性;但却并不是完全绝对的随机性。 确实有某些时点,如果我们入场,是会具有相对优势的:概率和盈亏比对我们有利,会有正的期望值。 并且这种优势,依靠我们的能力、技术、经验,有时候可以事前感觉或预判到。 这种可识别的优势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 1,

打破市场平衡,

致使市场价格明显偏向某一方向运行的行为往往是由市场中最积极的买方或卖方驱动的; 市场与完全的随机行为不同之处在于:市场中的交易者是有目的与方向的,虽然很多时候这种目的与方向会互相抵消,从而达成基本平衡,股价表现为随机性运动;但如果刚好有较大力量的交易者形成某一方向的合力时,价格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出现价格的单向运动。 2,

中长线大资金的建仓或出货。

这个其实也属于上面的积极的买方或卖方中的一类。 但因为是中长线大资金的进出。无论建仓或出货都不可能以日为单位完成、甚至以周为单位也不能完成。较大资金连续的买入或卖出,在盘面上就会表现为连续的上涨或下跌。敏锐的、较早关注到这种盘面变化的交易者就能捕捉到获利的交易机会。 3.

从众心理与羊群效应。

当一个个股的单向运动强烈到引起市场的更多关注时,从众心理与羊群效应会导致更多的交易者与资金来强化这种运动(在盘面上往往表现为加速上涨或加速下跌)。这个是比较容易关注到的。 4.

历史走势的重复与模仿。

如果一些历史上或近期相近相似的走势、形态,它与后面的走势出现了较强的相关性 当然,只是较强的相关性,而不可能是绝对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越强就越容易被关注到,反复出现、验证,随后大概率出现赚钱与亏钱效应。就会引起一部分有心交易者的注意,当市场再次出现类似走势、形态时,他们就会入场或出场,从而强化这一赚钱或亏钱模式 必须指出的是,市场确实有一种内在的自我保护、自我纠正、自我修复的机制,来打破这种规律性与重复性、重归于随机性与不可预测性。其实就是当这种规律性与重复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与应用时,会有更敏锐的交易者会将这一介入时机提前,比如,假设这一走势完全形成的形态为100%,有人在走势仅完成90%时就提前介入,并且随后可能提前到85%、80%,导致的结果就是2个: 一是这一形态提前被破坏,不能形成。二是虽然形态依然成立,但随后走势被提前介入的交易者破坏。也就是有些人常说的模式失效。 假如有一段时间,市场多次出现如下个股走势:个股强势连续涨停→某日突然调整收盘跌停→次日大幅低开甚至触及跌停板→在抄底买盘资金的介入下大幅拉升→随后引起市场追高资金的关注,继续推高至涨停→打板资金进入封死涨停→地天板! 连续出现几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就会有资金在跌停的次日,没有大幅杀跌时就提前进入,本来前面几次都是跌8、9个点甚至跌停时才大幅抄底,现在可能跌5、6个点甚至3、4个点就被资金推上去了。那肯定就形不成地天板了。但如果收盘依然涨停,那么还是大长腿,抄底资金依然获利丰厚。 那么后面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下次跌停次日,开盘时在平盘附近大家就开抢了,甚至有更激进的资金会把先手提前到前一日跌停时就进入,假如次日能涨停,他还是能获得大利。提前到前一日的资金越多,就有可能第一日的跌停板就被打开。 至此,这一形态就彻底被破坏了。这个走势循环就再也不可能形成:个股强势连续涨停→某日突然调整收盘跌停→次日大幅低开后,甚至触及跌停板→在抄底买盘资金的介入下大幅拉升→随后引起市场追高资金的关注,继续推高至涨停→打板资金进入封死涨停→地天板!被彻底打断了。 这个模式被破坏以后,先手进入的资金多次被埋。慢慢市场不再关注、不再追捧这一模式;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在市场的自然博弈下,这一模式又会重复出现。然后一个新的循环又开始了。 所以市场中越敏锐越能尽早发现当前盈利模式,并果断行动的投资者就越能赚钱。而不幸的是,大多数投资者往往要到一个模式临失效或已经失效的时候才迟迟领悟并据此行动。所以总是听到有人愤愤不平地大骂:为什么早几天某某某这么买就能大赚?而我今天同样的做法却大亏? 正是因为市场具有这种自我保护、自我纠正、自我修复的神奇内在能力;从而保证了市场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才不会让傻瓜都能完全复制以前的经验赚钱。否则,到哪去找更多接盘者来买单呢? 关注我,分享更多投机干货

不确定的市场里,相对确定性在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