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天听到的大作,究竟适不适合自己?——动作篇(上)
那些天天听到的大作,究竟适不适合自己?——动作篇(上)
你是否也曾无数次听到过《黑暗之魂》、《怪物猎人》那些经常被讨论的大作?是否也会因为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而犹豫是否入坑?
今天就请小伙伴们跟我一起,从背景、游戏质量、移植优化、DLC等等多个角度,去了解一下这些游戏是不是适合自己~

这次的专题是“第三人称动作游戏”,六款游戏,六个世界,六种风格。
文章会尽量避免剧透,冲冲冲——

背景:万代出产,宫崎英高(俗称老贼)总监。螺旋下降的奇幻世界,随时间推移逐渐聚拢的地域,以及围绕世界与生命的存续问题诞生的无数不适悲剧。

画面及配乐:制作年代等问题,初/二代的画面无法与现在常见到的主流游戏相媲美(初代有重置)。但无论是三部曲中的哪一部,都拥有统一的黑暗与史诗感一致的画面、配乐,足以给你一个奇幻的异世界。
战斗/地图设计:战斗困难,路上怪群威胁大,时有转角怪坑人;BOSS各有特色,快慢刀连招流畅,需要练习应对。大部分没有明显的“强弱”划分,难度因人而异。地图设计巧妙构成多路径,有传送机制(一代需要过剧情),但BOSS门前没有传送点,部分地图复杂(如下水道-病村),考验心态。

剧情设计:晦涩难懂,似乎全员谜语人;实则逻辑自洽,宏大且绝望。剧情并非依靠画外音与文本主讲,而是融入进各种物品、场景与对白细节中。剧情基本以时间顺序连贯(二代稍有例外)。
引导与UI:除了一个大方向的指引外基本没有引导,需要自己摸索/学习经验。由于引导弱,时不时可能做出影响未来的决定。UI简洁线条金属风格,传统的边角布置。支持捏脸。

成长与装备:主要在于战利品收集、武器系统的强化以及魔力技能的学习,多周目时自身获得成长的同时怪物指数也会跃进;装备特性明显,大部分具有针对性。
优化情况:在主机移植背景下一代优化差,二代提升,三代时优化已经很好,所以优化上逐渐变得更加亲民。
额外内容:有DLC画中世界,一份独立剧情的庇护世界,对世界观进行一定的补完。

如果世界终将沉寂于深渊,下一次初火长明,你我又在何方?

背景:荣光与tecmo合并后诞生的产物,魔改关原之战(一代),外来人的落命之路/混血儿的讨鬼之传(二代)。一改荣光真三国的实感,加入鬼神元素,反而效果不错。

画面及配乐:无双引擎制作,画质比较得当,一代有认为画面差的呼声(默认用集显记得调),二代得到认可。配乐多见管弦与顾,也有人声部分,气氛渲染到位。
战斗/地图设计:战斗困难。虽拥有独创的战斗要素,武技丰富,BOSS战各具特色且足够华丽,但难度也确实到位,还有地图杀陷阱,不容易上手。地图稍显复杂,且画面感比较阴暗导致偶尔不好走。

剧情设计:有日本妖怪文化与战争要素,剧情算不上复杂,精力主要集中于动作部分,没有很跌宕起伏的桥段,细节也不算完全合理。
引导与UI:基本动作教学充分详细(与《黑暗之魂》类似),主线思路有提示,相较于前者目的性稍强。当然连招一类需要自己学习掌握。UI风格冷淡,有水墨风部分,质感略强。

成长体系:有独特的人物维度(如技、忍、咒),以能力成长解锁技能树从而获取更多技能。前期受苦稳扎稳打获得的提升或许会让后期获得割草的快乐。
优化情况:光荣的移植优化不必多说,那还是挺差的。以此前一代键盘按键举例,需要去设置里一一对应。
额外内容:日常的更新优化(前两天还有小版本更新)

樱花树下与无明道别的你,是否会想起与秀吉的初相逢?

背景:卡普空强大ip下的大众之作。奇幻大陆的讨伐征龙,生命集群真的给人异世界的感受,当然,这异世界也足够的......肝。
画面及配乐:PC是18年产物,画面自然到位,且卡普空计划专门开发世界引擎以提升画质,所以值得期待。由于是几十年老ip,配乐质量也具有保障。
战斗/地图设计:武器够多,招式够多(别再摆弄你那操虫棍了),开放世界打龙的征讨之感在开阔的环境以及大开大合的怪物表现中更上一层楼。生物有小有大,当然不会都是龙。

剧情设计:剧情设计常规,抓住了在新世界探索以及征讨的精髓,以及猎人的日常,主要拿来引入内容与怪物本身,不会有一种硬性任务驱动的感觉。
引导与UI:引导较贴切,属于传统一步步教学式,但上手也很难,实战需要处理很多细节方面问题。UI界面在条目多的情况下比较好的进行了归类,颜色光效提升了奇幻感。

成长体系:由于素材体系,战利品与等级对于成长的效果比较明显。与此同时玩家本身经验的提升也会比较明显。联机体验不错。
优化情况:虽然最初发布时有一些优化问题,但由于其网游性,在不停的更新中优化效果已经得到提升。(DLC最初也是这种情况)
额外内容:有冰原DLC,与本体容量类似的主线,两块新区域,以及前作的经典面孔。丰富了战斗行为,拥有着更大的难度(存在多对一的偶发情况)以及更高的肝度。(还有更高的价格)

“原指引明路的苍蓝星永远为你闪耀”

今天的介绍到此结束~下期预告:《鬼泣5》、《最终幻想15》、《尼尔:自动人形》。如果有想了解的大作,也可以留言告诉我哦——
分析向文章制作不易,给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