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IE3之名-ROG月刃上手

2021-01-14 23:08 作者:steven33  | 我要投稿

狗东预售第一时间(1.14凌晨)下的单,当天下午就到了,体验后真香。


23.3.17:从龙鳞的观纬评测数据来看,虽然上了nordic主控,但华硕的调教有问题,曲线精度很烂。在它家改善以前,不推荐FPS玩家入ROG无线鼠标。

22.10.21更新:新款无线月刃换用了3395/3399引擎,终于解决了传感器过于拉胯的问题,小手趴握推荐。因为右腰线没有内收,不适合抓握,大手或抓握不推荐。


22.5.8更新:小手玩家推荐新出的Fantech Xd5。模具更好,精度更高,价格更平😇。详情见新专栏。


21.6.14更新:因此文过长,直接将结论放在前面-3335引擎是瓶颈,要求高想上分的玩家建议不用折腾,直接上有线版,详细可参考我的有关专栏。


关于3335精度,可以参考观纬测评的几篇评测,例如赛睿rival3 wireless等。


背景:
沧浪的月刃开箱  https://www.coolaler.com/threads/asus-rog-keris-wireless-_2-4g_.362020
18年GPW改造贴 https://bbs.nga.cn/read.php?tid=15993178
大G无线2  https://bbs.nga.cn/read.php?tid=20048001

看着1200+的GPXS,再看看399的毒蝰终极与440分6期的月刃,
此时此刻罗技的心情只能用马老师的话来形容:双十一啊有个年轻人,一记左勾拳399,明显有备而来,我一时大意,没有闪,清库存清到现在,二代都出不来。这次又来一个年轻人,一记右勾拳499,我还是忘了闪。他们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我这上市3年的老同志真的好吗?我劝你们耗汁尾汁,不要窝里斗。

讲正经的,之前玩过大G无线,感觉就是设计师点错了天赋树,一股脑全加到了功能和外观上,竞技需要的轻量、防滑等都没点上。
重量(120+)基本就是一坨砖,和G502合称卧龙凤雏,实乃习武之人行走江湖,左右互搏的健身利器。

这次的Keris不知是设计师开了窍还是换了人,180度的大转变简直能用“痛改前非”来形容,没准“眼睛值***,鼠标一元钱”的段子就此成为历史,堪称新一代缝合怪。
一般人能想到的地方基本都照顾到了,除了没用3399是个遗憾外,没有明显的槽点。
考虑雷蛇对3399的独占,也不是不能理解。3335虽然打不过大哥,对标hero还是没问题的,至于罗技为了账面好看,反向升级的做法我就不说了,参考观纬评测。

以下照片都是古董手机拍摄,传感器尺寸小得可怜,弱光拍摄感人,各位将就看咯。


接收器表面做了压痕方便取出,好评。

实测1000HZ没有翻车,正常水准(DPI800)。

DPI参考观纬的3338评测,设置1600为宜。

有趣的是,只看离散程度的话,无线还是不如有线。但要讲究实际手感,这程度的差异还是要实际对比才有感受-无线略微飘一点,应该是延迟带来的影响,有线时和3360差不多,比较稳定。

无线3335
有线3389


外观异常朴实,没有眼睛的话几乎就像个办公鼠,个人感觉有点过头,至少上盖表面保留以前的烤漆材质也好啊。现在的材质既不防滑也不美观(和GPW类似),倒不如也做成PBT来得痛快。虽说或许是和3代大G区别定位的关系,但考虑尺寸不同,实在没有必要。


而且不仅是设计,连定价也务实了,没有再次上演定价1K再打5折的骚操作,该说399毒蝰立功了吗。

具体感受:
1.弧度恰到好处。有些像403和EC2的结合体,成功避免了强制右手鼠常见的手型顺时针偏转,使得食指偏右,点击左键会难受的问题。背高39不会顶手心。趴握时大拇指和无名指贴住左右腰线,掌心贴住背部辅助定位,舒服。

2.LOD两档可调。因为不同垫子合适的LOD不同,调整功能实在必要。避免了过低丢帧,过高发飘的症状。低档略紧,选择高档。

3.热插拔微动,type-c接口都是很好的差异化,不管有没有眼睛都是加分项。日产灰点,typec手机线用起来。

4.侧键微动取消了模组设计,采用了前所未见的贴片法。即将3个传统的尖点焊脚改为扁平脚并折弯,再通过介质像贴片一样熔接在主板上。这个奇葩的设计无疑堵死了更换微动之路,并且一旦拆下就无法复原。除了提升一丢丢自动化程度以外实在想不出别的理由,个人觉得弊大于利吧。

5.滚轮编码器为凯华12mm,有刻度感但阻力偏大,一般水准。爱滚轮跳的可自行更换。


6.减重:华硕玩了点小心机,内部固定都用了梅花螺丝,用对应螺丝头即可。
电池固定腔也做了镂空,直接取下利用自带胶水将电池固定在传感器上,空间正正好,似乎华硕有意留了一手。

去掉侧键和滚轮背光,结果73.2克,正好越过74的甜蜜点。只是底盘的加强筋和肋条过多,镂空也只是象征性的,如果再改善还能减轻不少。

7.按键采用了类似罗技的预压张力弹簧,回弹迅速均匀,由此带来的易双击缺陷正好由热插拔弥补。但毛病也类似,像白点这样偏脆的微动会过于灵敏难以使用。原装微动因为70M寿命又略微偏硬,使用附送的灰点更好。

8.右键下缘趴握时可能割手,可算是通病,但设计时留出段差本可避免。建议手动打磨,锉刀即可,指甲刀、电磨、砂纸都行,此处基本不影响外观,多打磨点无所谓。上蜥蜴皮后有了段差会更好,但还是建议先打磨最佳。下图为没打磨的原始状态。

9.大小,直线长度11.8cm,但由于形状的关系,18cm的手都没有完全包住,目测18.5以下都可以趴握。
10.防滑:左右键和两侧采用了类雷蛇的磨砂纹理,不惜牺牲外观。但实测纹理较细防滑一般,只能说聊胜于无,推荐上防滑贴。蜥蜴皮走起。

11.脚贴:位置对称,大小适中,形状类似圆润的三角形,hy似乎不用上了。
12.虽然个人对UI和灯光不感冒,但还是提一句,现在的UI确实有进步,不再是斋得无语了。灯光参考华硕主板,自定义什么的我就不尝试了。

13.附送的typec充电线都是伞绳的。。用在宁芝蓝牙键盘上好评。
14.对续航不敏感的话,可改用小容量电池来减至70克以下。自带500ma电池9.5克,续航78小时。250毫安电池一般6克上下,当然还有更小的例如90毫安,看个人咯。插头是通用的1.0大小,并非罗技那样的非标插头,注意线序(黑黄红/右正)即可,线长3-4cm。图为某宝购入的250毫安,用双面胶固定。


PS:国产电芯通常都会虚标容量,实际打个5-6折差不多。索尼电芯容量足但重量太实在,300毫安达到了7.2克。市面的零售软包电池良莠不齐,结合多次购买的经验,个人建议多多询问客服,找靠谱的店家购买,没必要为了几元钱差价糟心。因为快递原因,锂电池是没有售后的,一般小店插头型号都分不清,我还碰到家大店和说好的插头不一样直接发过来然后各种糊弄的。。。

这是在一家深圳店买的,店名“亚洲电子”开头,客服不错,至少插头分得清楚发货也快,谨供大家参考。除了买过电池无利益相关。

低电量提示,加上快充可边充边用解决续航问题。



15.取下热熔胶固定(可无伤还原)的聚光罩和DPI键模组,暂时定格在67.8克。想进一步减重就需要打孔切割等不可逆操作了。

改完后相比出厂状态有一握的提升。上盖没有防滑拖累了手感,使用防滑贴和减重可有效改善,如果能对上盖磨砂处理就最好了。

16.不可逆减重:
取下侧键和中键微动66.6克。

滚轮的支撑架作用有限,可扳断取下,放回DPI模组防尘。

龙骨的侧键部分切掉

考虑不可复原性,只推荐将来不转售的硬核玩家采用。
2.4更新:更换150毫安电池,含防滑贴63.4(不含62.7)克。

底盘打孔的话,能减到60以下还不影响外观,不折腾了。

一般玩家不用第16步,150毫安电池65.3克(不含防滑贴),和gpw二代(61g)的重量差距在5克以内,代价是电池费用和些许时间。

不同容量电池重量有异,可以将电池当做配重块来选择合适的重量和续航。

关于鼠标重量:40+的O-和51的D-配上hy的ul2脚贴感觉摩擦力不够,定位略飘,而57的GPW和往上的其它鼠则感觉灵活性不够极致。综合考量,在脚贴面积适中的前提下,重量的最优解估计在51-57克之间。如果将月刃做到这个区间可能就完美了。

将甜蜜点74克作为及格分的话,达到及格线有助于减小腱鞘炎的几率,负重感大为减轻。64克大概可算作80分,对于手腕流转变为手臂流大有帮助。54应该算硬核玩家的追求了。

总结:可以简单地看做无线加强版IE3.0。以往玩狙时需要降低edpi至700以下(开镜1.0)才能保证命中率,现在800即可。这种又快又准的感觉,高度契合手型宛如量手定做的模具居功至伟。华硕在模仿微软多年以后终于实现了小号轻量IE3的设计,无线、张力和热插拔更是加成。

手长《=18.5,喜爱趴握的玩家强烈推荐。同时结合了无线、轻量、右手、小鼠、LOD可调,可能是这几年试过最香的小手趴握鼠。

我一直期待的鼠标会由充满争议的ROG以这样的价格(海外似乎是799港币、75英镑)推出,实在是人生充满意外。
作为对比,GPW和毒蝰均为对称,因科特Pro LOD不可调,卓威就没出过无线,至于无线蝰蛇,那是大手玩家的专利。

PS:作为消费者,一个市场只有几个寡头显然是不利的,新厂商入局越多越好。华硕这次的市场选择和切入时机都恰到好处,的确是有备而来。而罗技的不思进取,卓威的万年啃老本,雷蛇对右手小鼠的漠视,都给后来者留下了空间。

这里提下CSGO音频设置的问题,如果是DTS/杜比环绕音效的耳机/声卡,建议关闭高级3D音频处理,否则自带的HRTF音效和环绕音效叠加会让声音混浊不清。实测单独开DTS效果最佳,单独HRTF次之,最差是2者都开。但普通的环绕音效(非杜比/DTS)可能还不如CSGO自带的HRTF,这时候单独HRTF即可。

终章:从01年的IE3.0算起,差不多烧了20年外设,月刃可以就此退烧了。毕竟除了传感器差点,其它无可挑剔,这模具几乎是为我这18cm手长量手定做的趴握鼠。而CSGO这种低转身游戏,3360级别传感器就够用了。再加上之前的宁芝蓝牙退烧了键盘,后续估计不会频繁更新帖子了,专注于正事吧。毕竟这几年正值多事之秋,虽然2012开始就早有预期,但人算总有尽时,希望这百年一遇的大时代大家安好,多多收集局域网以外的信息躲好风浪。

2.13更新:换了BTL家的超软typec伞绳。既可以当有线鼠标用,发飘的手感变扎实,应该是无线的延迟没有了;也可以单纯当充电线用,万一没电了边充边用(充电5分钟,使用2小时)。

目前EDPI700(QCK heavy),有线使用,无电池重量61.9(含防滑贴),手感不错,算是花一个月的时间磨合到了较佳状态。

虽然有月刃有线版,但个人不太推荐。因为有线版用的3389引擎,个人经验比较飘,不如3335或3360稳定,而且typec接口比有线版更容易换线,直接买现成超软线即可。

图为无电池和有电池重量

2.24更新:

有线模式下尝试了不同灵敏度,意外发现960EDPI比700还好用,并非普通鼠标或者无线模式下的越低越好。可以理解为相对无线的精度提升使得可用EDPI区间变宽了,从而释放了右手工学带来的形状优势,之前Model D也类似(880较700更佳)。

So愿意上定制伞绳的话更推荐有线使用。毕竟小号轻量的IE3已经很难得,BTL准无线的手感也不会拖后腿。

3.4更新:

打磨脚贴槽,换上hyperglide脚贴。原装脚贴很出色,形状合适,位置对称,滑度不输于hy,但定位还是后者略胜一筹。

3.9更新:

Techpowerup的评测姗姗来迟,果然检测到了无线模式相对有线的延迟问题。1.5ms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概相当于1000hz对于500hz的提升吧。为了上分还是推荐有线来玩。

https://www.techpowerup.com/review/asus-rog-keris-wireless/5.html

PS:美国售价100刀,再加上消费税上700了,几乎比这边贵了一半。

3.11更新:

由于上盖防滑不佳,索性放弃上盖,打磨下龙骨凸起(不影响上盖还原),直接上防滑贴(BTL家的,蜥蜴皮偏窄不适合这里),不会挌手也不会打滑,手感意外地不错。应该是除了减重以外,重心也更加平衡(上盖完全在握持点之后)的缘故。

这样一来,重量接近54的完美点。适合不在意外观的硬核玩家(当然防滑贴可以弄得更好看就是了)。如果单纯为了防滑,也可以直接在外盖上防滑贴,或者做打磨/喷漆/3D打印等。

EDPI从820直接降到680,准度提升同时保持了灵活性,得益于减重和重心的提前。

3.17更新:

换hy之后,感觉控枪不稳,而使用原装脚贴是没有的(比hy薄很多)。也有其他人正常使用反映类似的问题(可能是垫子更吃LOD)。应该是LOD偏低影响了光头讯号,如果尝试LOD设置为高依然不稳定,这里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月刃固定光头模组没有采用传统的热熔胶或胶贴固定方式,而是利用模具本身来控制。所以将底盘槽里的2条加强筋打磨掉可以获得额外的0.5mm左右LOD,有效改善感应不灵敏带来的定位问题。


顺带用胶布固定一下模组,原本的固定方式后部垂直方向其实是松动的,不能100%保证不滑动。


对比测试,原本EDPI需要768才能转身180度,现在640就可以了,定位也细腻很多,不像之前比奥丁还差一截,手感爆好定位不佳。可见原始光头高度严重偏高了,LOD很不够用。看来华硕尽管不是第一次用3335,但对它的参数还没有完全吃透,没有调整到合适区间。毕竟大部分玩家都是吃LOD的布垫,好歹得满足这部分玩家的要求吧。

PS:热插拔微动一定要用力插紧,否则会有手感偏肉甚至按不下去的毛病。

3.22更新:

灰点微动用了2个月还是变软了,这按键张力确实是放大按压力度的微动杀手。既然白点和灰点都偏软,容易提早触发,原装70M微动又偏硬,就试了试GPW拆下来的古董50M蓝点。结果意外地不错,力度适中,暂时用着看看。

话说这欧姆龙蓝点以往都是直接换掉的,韧性偏大,结果配按键张力倒还行。50M绿点更脆,但韧性差点,类似白点的手感,在按键张力上容易误触。目前推荐欧姆龙蓝点😁。

3.30更新:

2个月的折腾后,瞄准精度依然不尽人意。索性和奥丁D-对比测试,两者的尺寸、形状基本一致,重量、脚贴、微动和鼠标垫等也改造得相似,但D-的精度明显更胜一筹,练枪图的爆头率好不少。

仔细比较下,发现月刃横向平移时的起伏较大。因为人手拿捏鼠标时不会直上直下,因此屏幕上的平移对应的手部物理移动实际是一条弧线。参考观纬评测里的圆轨迹精度,如果精度较低的话偏差值也就上去了,对于架头线很不利。

4.13更新:

舍不得这么合手的模具,将上盖还原,上BTL家的0.3mm防滑贴,手感相对无盖方案稳定,也不怕出汗了。PS:贴的比较随意,一整张全覆盖最好,比较考验手工。

4.14更新:

上盖防滑之后,定位直接升一档,只能说魔鬼藏在细节里,这该死的上盖真就是瓶颈啊。


4.17 有线版到手

3335果然就是个弟弟,打枪还得看3389.



以IE3之名-ROG月刃上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