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识别一个国家的军事支出实际水平?

2020-01-15 11:23 作者:冰封之龙  | 我要投稿

一直以来,外国媒体和政客们都在传播“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其很大一个指责点就是“中国军费20连增”。而我们的媒体也在不断反驳“我国军费在GDP占比不超过2%,远低于美国的4%”。那么,究竟是我国军费太少了呢?还是太多了呢?那么请让我们简要分析数字背后的玄机。

本文数据全部来自于官方发布数据,不涉及任何涉密信息。

外媒制作的中国军事预算2005-2016,深蓝色为其估算的“隐形军费”,但我们必须要看到,就算包含隐形军费,中国的军费总水平仍然远低于美国,而且占GDP总比重很低

首先让我们阅读一下政府有关军费的报告,来自于2018年全国两会时财政部做的预算报告:

《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51.84亿元,为预算的100.1%,比2017年同口径(下同)增长6.2%。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4772.77亿元(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以及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资金),收入总量为198124.61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906.07亿元,完成预算的105.3%,增长8.7%。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8.54亿元,支出总量为221924.61亿元。收支总量相抵,赤字238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中央一般公共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447.34亿元,为预算的100.1%,增长5.3%。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130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23亿元,收入总量为87900.34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381.8亿元,完成预算的99.1%,增长7.7%,其中,本级支出32707.8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7%,增长8.8%;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69673.99亿元,完成预算的99%,增长7.2%。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8.54亿元,支出总量为103400.34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55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具体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03.68亿元,完成预算的103.4%。外交支出583.37亿元,完成预算的97.1%。国防支出11069.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公共安全支出2041.51亿元,完成预算的102.5%。教育支出1731.2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2%。科学技术支出3120.2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375.6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债务付息支出4161.65亿元,完成预算的97.1%。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具体情况是:税收返还7987.86亿元,完成预算的98.2%。一般性转移支付38759.04亿元,完成预算的99.4%,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提高至62.8%。专项转移支付22927.09亿元,完成预算的98.8%。

2018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收90.34亿元和支出结余928.2亿元。

显然,从国家的官方性报告中,国防预算的支出水平11069.7亿元,相比于2018的90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不足1.5%,属于比较低的水平,大致和德国的军费(2019年占 gdp在1.3%左右),远低于4%。

但是军费占据GDP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GDP是一个国家一年所生产的服务、消费的商品和出口的货物,减去进口的总和。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军费占用GDP的水平,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国家军队一年买了多少东西,发了多少工资。但是,一个军费占据国内GDP较低的国家,真的有大幅增长的潜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军费/GDP比值只能看到一个国家中军事的重要性,在和平年代,通常不会高于10%,而战争年代则可能达到70%(如二战美国GDP膨胀很大程度就是巨额的军事装备生产),而一个国家的军事预算,都是国家本级财政负担的,所以接下来就要谈及这个指标:军费/财政本级支出。

2018年,我国中央财政支出103400.34亿元,军费支出11069.7亿元,军费/财政支出占比为10.7%,如果去除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平衡各省市的预算水平),位列中央本级预算32707.81亿元的比例高达33.84%,是国家本级预算支出最高的项目。换句话说,每年国内从中央本级钱包掏出的钱,有三分之一都是国防支出。而其他的钱,基本上就是直属人员工资和办公开支、国家储备粮食、外交部门、直属的科研院所和保卫机构花的钱,从预算执行比100.7%可以看得出来,我国中央本级花的钱都是经过严格控制,一分一毫都不多花,全都花在刀刃上的钱。

而我们最大的敌人美国呢?请看如下这两个图:


2015年美国国防预算占联邦财政收入65%
2018年美国军事预算占全美国总财政开支的比重为10%

由此可见,美国军费不仅绝对值遥遥领先,而且在国内财政比重也是遥遥领先的,在美国联邦一级的开支占比居然高达六成,不怪美国反战人士经常抨击“我们给联邦交的税都跑到杀人武器里面了”,这个巨大的军费占比可以好好的给那些抨击“中国军费过高”的人扇一个耳光。

但是,凭什么美国敢把65%的联邦预算都拿去发展军事呢?这就要回归中美两国国家制度上的本质差异了。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说是唯一符合“帝国主义”的老牌经济大国。美国政府按照胡佛的经典定义“政府只是国家的守夜人”,它唯一的义务就是发展军事,保卫国家。尽管由于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美国在上世纪30-50年代曾有一次政府投资建设的高潮,在60-70年代更是美国以举国体制完成了载人登月的壮举,但是随着凯恩斯主义的消退,新古典经济学的返回,美国政府又一次返回了1930年以前的状态:安心发展军队。因此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的钱基本上都是军费、CIA、FBI和美国国务院在花,至于美国基础设施更新,那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情,所以美国对于投资成效很低的铁路更新、高铁建设就很不上心,甚至很多州还在使用罗斯福时代的水电厂。

相比之下,我们的国家在发展经济上就比较依赖于国家出钱去拉动了。每年我国发展铁路(含高铁)、修建地铁、建设机场、大型水力发电枢纽等工程都会由国家队领投巨资,这样以国家背景不计成本的投资,使得我国在30年里迅速发展,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全球第一,并且我国是唯一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20%的大国(中国水电发电量占比超过18%),国内核电、火电也技术领先,这种大行动没有国家亲自部署是很难执行的,就像我上一篇提到的核武发展,就算是美国苏联那种国家,也同样需要举国体制才能够开发(美国曼哈顿工程花了2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二战坦克总产量的60%的投资,其牵动的美国科研院所超过美国全国的60%,动员超过100万人),因此,正是因为我国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国家自然不可能在军费投入更多的钱了。

而且,军事投入过高,占GDP比重过多也不是一个好事。尽管军事作为一个集合了各大领先学科的重工业领域,发展高新科技武器往往带动着整个国家的工业、科研、技术实力的整体更新,但是一个国家过于侧重军事,就有可能导致国家整体发展失衡。这一点的失败例子就是苏联,苏联长期军费占比超过15%,就算是解体前夜的1989年的军费也高达17%,这意味着,苏联绝大部分重工业的核心都是为了满足巨大的军用武器的生产而建设的。到了苏联解体时,苏联坐拥250艘核潜艇,5艘大型航母,6000枚核导弹,80000辆各式坦克,却在最起码的生活日用品方面出现短缺,而巨大数量的武器也因为世界整体属于和平时代,而无法大量出口换取苏联进口粮食、日用品所需要的外汇,这点在苏联1979年悍然入侵阿富汗,遭受欧美制裁后更加严重。随着1986年石油价格跌回1972年之前,苏联也无法继续靠出售石油弥补国内经济失衡的漏洞,最终陷入了导致解体的严重经济危机。在苏联垮台后,巨大数量的武器或者被变成废铁,或者被贱价出售,还有的被投入了分裂势力的内战之中,用来保卫苏联祖国的武器最终成了内战加剧的帮凶,不可不当成一个教训。

所以说,在我国面对经济转型的当前,集中力量面对主要威胁,合理筹划我国经费使用发展军事,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如何识别一个国家的军事支出实际水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