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备考基本认知(四):实战心态
以下分享我参加2022年江苏省考申论笔试后的实战感悟,希望大家重视珍惜学习过程中的全真模拟练习、非目标岗位巡考(能报名参加考试但考上也不会去)、之前考试经历的宝贵经验,在考前做好充分心理和思想准备、
2022年我参加了江苏A卷的考试,实战成绩并没有达到预期,69分。也已参考多个高分答案及背景素材进行深刻复盘,第一题出现重大失误(可在公众号搜“2022年江苏A卷”查看我考场回忆版、最终整理版、高分学员版答案对比)。已三年多时间没有进行全真实战,这次临场应试让我深感实战重要性,并对我自己和考生们的心态有了新的体会:
1、敏感审题
针对试卷中的新题型、新要求,很多初学者可能没有敏感度,但对于长期做题的同学经常会过度敏感的审题。比如江苏A第一题题干中对“社会发展积极作用”这一描述,我就太想拔高,对材料1-3又太想成块归纳成3点,审题的过度敏感导致忽视关键词踩点。因此,我认为敏感审题是申论学习者必须经历、学会、重视的关键思维,但也要小心过度敏感、过度自信带来的反噬和盲目。
2、顺势而为
顺材料之势、顺阅卷规律之势。可以在心中给自己一个规则暗示:80%以上的客观题中的80%以上的得分点都是材料信息直接体现的(完全主观、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目前还不打算接受反驳)。如果你自以为很对、很自信的思路,但没有很好的串联、接纳材料中的大部分信息量和关键词的话,那就是在逆势。除非题目特殊,如一些特殊的分析题和对策题,其答题的正常思路就是无法较多地使用材料原词外,大部分你打算“逆势”作答的题目,都要重新考虑思路,或者直接选择顺势而为。
3、保持冷静
多参加实战对自己心态的锻炼太重要了。不经常实战的同学,在考场环境中会经常出现“过度沉浸”,很难保持理性冷静思考,导致平时练习时候的方法技巧、思维习惯、注意事项被抛之脑后,这也是考后重新复盘时很多同学才发现自己“审题”出现偏差、遗漏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多参加一些全真模拟或实战,在考场中多给自己心理暗示,要冷静,要在“敏感审题”和“顺势而为”中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