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是师也是父,徒儿是徒亦是儿——说说老郭和徒弟们
上一篇说了老郭和小郭的父子关系,这一篇说说老郭和徒弟们的师徒关系。
老郭此人,誉也满身,谤也满身。
徒子徒孙一大堆,前呼后拥,声势十足,怎么看怎么像个开香堂的。
可是又婆婆妈妈,絮絮叨叨,说起背叛的儿徒,不是哭就是骂。还要弄个家谱,明明白白地写上“欺师灭祖”,往日恨不得父子相称,如今隔着网络口水互喷,不念情分形象全无——我们爱的那个德云社,那个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德云社,哪儿去了?那些过往那些感情,都是假的吗?
然后老郭又一直说,他得横,得硬,他要是退一步,他的这些徒子徒孙将没了立足之地。
看一个人怎么样,不只看他说了什么,更看他做了什么。
老郭给了徒弟什么?
能耐。
老郭不仅是个优秀的艺人,还是个优秀的教育家。
老郭自己是个天才,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他不仅能教会徒弟们说相声,还能持续地给予指点。
从开蒙到小成,从小火到大红,每一个阶段,老郭都有正确的经验和理论,能够预见到徒弟会遇到什么问题会有哪方面的困扰,怎么做可以突破。
有了能耐,就有了吃饭的本事,立身的技艺。
工作单位。
老郭不仅作为师父传道受业解惑,还为徒弟们提供了德云社这样一个工作单位。
我们来看看,德云社这个工作单位怎么样。
规则明确。
虽然德云社的十大班规被人嘲讽为糟粕,然而很多人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德云社的普遍学历并不高,给他们一本员工手册,未必能理解清楚执行到位。德云社的十大班规,就是德云社对演员的管理规则。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
架构明确。
学员招进来,培训后,进青年队。青年队磨炼到一定程度,进正式的演出队。演出队有队长,队长上面有演出部,谁管谁,谁被谁管,架构分明,不扯皮。
上升渠道明确。
德云社是个相声团体,上了舞台说相声,观众的笑声做不了假,掌声做不了假,票房做不了假。只要演员演得好,谁也遮盖不住演员的光芒。
可选择范围广。
台上的能耐好,就上台说相声。志不在此或者能耐差点,还有别的部门,别的事务性岗位可以选择。用杨鹤通的话说,“只要你人性好,你可以什么都不会,德云社养着你。”
资源多,地位高。
德云社不仅说相声,还有自己的影视公司、综艺节目。除去公司内部的,还有外部的。老郭和各大喜剧节目组联系紧密,人脉广阔,影视资源丰富。
紧跟形势,不顽固不守旧,还不怕打脸。
2004、2005年,允许观众拍摄视频上传网络,使德云社名声大噪。
2020年,老郭前脚说了德云社不能云开箱,不能云说相声,后脚就云直播说相声了。不仅直播,还收钱。怕观众不满意,还附赠了个巨长的后台侧拍花絮。打脸就打脸?和经济收益、企业发展比起来,脸算什么?
2020年底,德云社连招生都直播了,来了个“相声练习生”“龙字科101”。
这一浪一浪的,看得人目不暇接。
家。
老郭给了徒弟们另外一个家。
也许是出于性情,也许是出于经历,老郭对他的徒弟们,总是充满怜爱。
老郭这人,爱当爹。
当年,曹云金病了是老郭带着上医院,医生一句“让你爸爸给你熬点梨汤”让两个人都觉得温暖。何沄伟爱吃鳎目鱼,王惠现给做,有吃的有拿的。
孔云龙受了伤,养在大院。栾云平、冯照洋、杨九郎都说过去了老郭家,“连吃带拿”。
傲娇的老郭,明明就是爱听徒弟们叫他爸爸,却非要说是徒弟们和他过得久了,有时候嘴里带出来一句。
老郭不仅爱给徒弟们当爹,还爱给王惠当爹。



这个兴趣爱好,嗯,难怪他徒弟有样学样。亲徒弟就是亲徒弟!
说完老郭给了徒弟们什么,再回头来看徒弟们给了老郭什么。
徒弟们给了老郭员工,给了老郭把相声传承下去的希望。
给了老郭情感上的慰藉。
老郭是性情中人,徒弟们一表白,老郭就要哭。
2017年的《祖宗十八代》,张云雷杨九郎岳云鹏栾云平四个人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的歌词给老郭念了一遍,老郭听的时候很感动,听完了,再笑骂“滚蛋”,四个徒弟笑成一团。
《德云斗笑社》里,杨九郎说了一句“希望我们犯错的时候,您能劈头盖脸骂我们一顿”,老郭抬头眨眼,目中泛泪。
第八期,老两口被关在笼子里,每有徒弟拿着时间块过来救他,老郭就要感叹:“这就是我收徒弟赚来的!”
您能不能有点出息!收那么些徒弟,就图他们在游戏环节里给您个时间块?

有人说老郭用家谱拿捏徒弟,然而,栾云平也说了,“您这家谱得用铅笔写”。老郭收了那么多徒弟,前后走了那么多人,老郭骂过几个?
高鹤彩、房鹤迪不在德云社上班,但是依然在老郭家谱内。
家谱是老郭管理员工的方式,不是拿捏徒弟的手段。
我们如何看待德云社,如何看待老郭,取决于我们站在哪个角度。
真实世界里不存在绝对的完美,也不存在理想的国度。
老郭能做到现在,我觉得他,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