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懒又抠如何快速上岸?(公考经验分享)
仅分享给像我一样资质平平的普通人。
(原帖发在了豆瓣国考省考公务员上岸吧小组)
一直想分享一下我的公考上岸经历,因为到现在我已经工作大半年了,还是很惊讶我居然还蛮顺利就考上了。
因为我是一个非常懒的人,就是那种,学习一小时要奖励自己玩两小时游戏的废柴,同时我还特别抠,线下公考班贵的要死,刚开始备考的时候我家长还问要不要报个班,我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我真的无法接受几万的价格。
先说一下备考前的准备。
1. 要有必上岸的觉悟。我之所以考公是因为厌倦了我的工作,无止境的加班和压力和挣不到几个钱,所以我当时急于改变现状。当时很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上岸才能拯救我自己。这点很重要,有几个同样备考和考过几次的朋友,他们其实向上岸的心情并没有太过强烈,他们大多只是抱着试一试也许能考上的心情,并不是很急迫想改变自己的现状。
2. 要认识到自己的普通。大家看学习博主早上5点起床,一天学十几个小时,自己学着尝试一下发现根本坚持不了几天,这时候有没有觉得自己很废?其实只要认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就不会强迫自己做超出自我能力的事情。我一开始就承认了我是一个懒鬼,我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也不会设置5点起床这种我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也就不会有太大压力和自我否定。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2021年3月第一次参加省考。当时还是在职状态,刚接触公考,懵懵懂懂报了名,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学了网课二十多天(每天大概就3小时),结果此次初尝试失败,但是短短20多天,考出的成绩我自己觉得还挺不错,尤其是行测,这也让我觉得似乎考公对我来说是一条可行之路。

第一次参加省考之后,我就辞职回家休整了。2021年4月辞职,但是一直到9月我都没怎么学习,一直在玩还有锻炼身体,期间还考了驾照。

总之进入9月之后我开始专心备考。
1.笔试部分
因为不想花钱报班,我就直接在B站找的视频课。我学的是刘文超的视频网课,都是合法免费的。
建议完全不了解公考的先看这个视频。
行测部分。学习顺序是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还有常识部分我没有学,常识我直接放弃,因为范围太广了,我直接随缘。
刘老师的课我听了这三个,我个人非常喜欢他讲课,因为我的数学很差(高中时期数学几乎没及格过),但是他讲的我都能听懂。其中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我1.5倍速全部刷了两遍,数量关系的课因为我确实数学太差了,只听了一遍,听到第九课就没再听了(但是我做卷子是没有放弃数量板块的,之后说)。言语理解其实我听了一下网课,但是感觉对我来说用处不大,所以言语部分我采取的是刷题学习。
资料分析其实不复杂,主要考察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刷了两遍基础课之后,我就进入了刷题模式。我对数字非常不敏感,刘老师教了很多方法到最后我用的最多也最顺手还是截位直除(就是基础笨方法),但是刷题刷多了,就算是笨方法也很管用,正确率和速度都提上去了(资料分析真的非常容易提分)。想要取得好成绩,资料分析模块最多最多错两个(四川省考资料分析15道题)。
判断推理学起来非常有意思,尤其是图推部分,但是做起来却痛苦至极(图推推不出来就像便秘一样难受)。但是刷了两遍基础课之后,其实很多题型规律也都知道了,不像刚开始一样一头雾水了。不过要注意一下,考试的时候如果在图推部分卡住了,最多给自己一分钟思考时间,切忌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打乱自己的做题节奏,还影响心情,搞不好后面会的题都没时间做了。
数量关系部分,其实我一开始是准备全盘放弃直接选B的,但是后来我发现10道题我能做出来至少有一半,因为有些题甚至是直接带入选项就能算出来的,放弃岂不是太可惜。备考后期我做题速度上去以后,就有时间去看数量关系的题了,我是前五道自己做,后五道用蒙的。
言语理解说多了都是泪。刚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后来刷题刷多了发现做的越多越错,想的越多越容易错。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四川的言语题还特别打脑壳,做得人特别火大。这部分后来我没付出太多功夫,也就是刷刷题,专门的词语积累我也没做(因为我记不住)。
行测基础课如果是零基础的话,我觉得像我一样刷两遍或者刷三遍都是可以的,把基础打牢固刷题才会有效率。
另外虽然我觉得超哥的课很适合我,我听着觉得有趣不枯燥,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找和自己合拍的老师还蛮重要的,如果你有觉得很好的老师,那尽量就别换,听一个老师的就够了。

申论部分我一开始完全摸不着头脑,第一次考试因为只是了解了一下申论题型并没有练习所以考出了49分的成绩(大作文完全偏题而且写成一坨乐色)。但是往好的方面想,我的行测再怎么考也只能在80以内,但是申论的进步空间很大的。所以我在第二次考试之前,还是狠下了一番功夫在申论上。然后第二次参加省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真的很满意)。

我的申论学习方法很简单也有点枯燥,那就是做真题。听网课的时候总听老师说要学会抄材料,可是我听的时候感觉会了,自己做又废了。后来我直接把四川历年的申论试卷找出来,一张一张地做。同时我充了个粉笔会员(TB和PXX可以买到便宜的会员哈哈),做完一张就复制到粉笔打分,然后再对比粉笔的参考答案,看自己有哪些打分点没有答到。虽然申论没有标准答案(我对比过华图中公和粉笔的答案,简直大相径庭),不过我就把粉笔的参考答案当作标准,流程是:第一遍自己做→粉笔打分→看粉笔的参考答案并对比自己的答案→再做一遍同一套试卷→再给粉笔打分。所以一套申论题我会做两遍偶尔甚至三遍。我把四川省近几年的申论题基本都照这个方法过了一遍之后,思维逐渐粉化(哈哈哈),我的答题思路越来越像粉笔。

可以看到粉笔给我的判分从不及格到及格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行测申论分开学习之后,到备考后期我就开始练习套卷了。练习的时候第一一定要注意自己定闹钟掐时间,完全按照真实考试时间去做,一分钟都不能多;第二最好能买点那种机读卡答题纸,像真实考试一样用2B铅笔填写机读卡(涂卡还挺占时间的)。总之就是就算是自己模拟考也要越真实越好,这样到真的考场才能尽可能像平时一样发挥。(考场总是充满了意外情况)
还有一个很好的工具是粉笔每周日有一个线上的模考(不要钱的),早上是行测,9点开始11点结束,下午是申论,2点30开始5点30结束,就是完全和真实考试时间一致(省考模考和国考模考好像有点差别)。我开始刷套题之后,每周的模考我都参加了,虽然粉笔自己出的题有时候有点奇怪(偏怪难),但是真的是非常好的练习手段。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某次粉笔模考的申论大作文是“守正创新”(我当时都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结果我第二次省考的时候,大作文(乡镇卷居然有大作文)竟然是“乡村振兴方面的守正创新”,考场上我简直狂喜,按照之前写过的那个结构又写了一遍。所以参加模考还有这种意外之喜,属实没想到。
笔试部分的学习除了打印或者购买真题,还有充个粉笔会员,我没有再花其他的费用。像“粉笔5000题”这种我也没买(拜托根本做不完好吗)。
备考的时候我都是在家学的,每天大概早上9点开始学习,学到12点吃午饭,中午休息看电视睡午觉,下午2点或者2点半开始学,学到5点或者5点半,然后锻炼40分钟左右,接着就是吃晚饭。晚上8点再巩固学一下,学到不超过10点。所以尽管是脱产,我一天学习也就最多8小时。但是我会尽量保证这8小时的时间我的精力是高度集中的。(学习的时候不要东摸西摸的,尽量远离床)
还有一些比较玄学的小tips。
1.别到处说你在备考。我辞职回家备考,除了玩的好的朋友知道我是在备考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我爸妈对外也只是说我工作太累了,辞职休息一段时间,跟谁也没说我要考公的事情。有句话说的是“计划说出口的时候就意味着失败”,所以当一只表面平静实际上在拼命蹬腿的鸭子吧!努力不用让大家都看见。
2.不推荐大家加备考群或者找学习搭子。学习这件事我认为是孤独的事,这条路是自己一个人走的,把太多心思放到找同好上我觉得对学习没什么太大用处。(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是这样)
3.不用每天做计划。如果每天都按部就班学习,其实计划做不做都一样了,因为实际上每天都在重复。计划做多了,总有已经努力了的错觉。
4.少看点学习博主的vlog什么的。有时候看别人学习会给自己打打鸡血,但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就本末倒置了。有这功夫还是好好学习,休息的时候就别看学习博主了,看点轻松愉快的(我会看蜡笔小新哈哈哈)。

2.面试部分
我是笔试第一的成绩进的面,招三排一,一共9个人进面,但是我不清楚我后面的人的分差有多少。(大家进面之后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去了解一下自己同岗的人的分数,比如资格审查的时候可能会碰上,我太佛系了,完全没管),先看下我最终的成绩吧。

我是笔试排名出了之后才开始学面试的。是个纯粹的面试小白,我问了有在体制内的朋友有没有必要报班,她说其实没必要,如果我需要的话可以当我的对练。后来我想了想确实太麻烦人家不好,而且我对面试一无所知,看到网上说必须报班就觉得好不容易进面了,还是谨慎一点吧。但因为抠门属性爆发,线下面试班动辄两三万,还是不考虑。最后报了刘文超的1980线上面试班(费用就是1980块),因为笔试都听的超哥的免费课,觉得面试班应该也挺靠谱吧,而且这个价格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面试学习的流程大概是先花了两天听了基础课,在1980套餐里面。(其实这个基础课B站有小马哥讲的免费的,内容大差不差)然后听完基础课就开始和班里的同学进行线上对练了。我准备面试的时间比较短,对练练习了可能11、2天吧。每天早上、下午、晚上三次,每次老师会提前把题目发到群里,然后在网课群组里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针对题目进行计时对练,练习完之后,老师再统一讲解。
我在笔试经验里面写过“学习是一件孤独的事”,但是如果你到了面试阶段,就不要做一匹孤狼了!实际上,我的感受是,面试班里老师的讲解实际是其次(每次我都是边玩星露谷边听老师讲解的,不要学我,星露谷有毒!),重要的是和同学对练的过程。尤其如果运气好,遇到口条很好而且思维清晰的同学,可以从对方的回答那里学到特别多的东西~!我刚开始根本不敢张口,一开口就是阿巴阿巴,后来练多了,题型熟悉了,大部分套路也熟悉了,回答的时候就越来越顺了。
所以面试的奥义就是张开嘴,练!
我练习的时候会把电脑摄像头打开,边答题边给自己录像,然后答完了再回顾自己的答题过程。这样做一开始会非常尴尬,但是做多了就习惯了(习惯了看自己眼神乱飞左顾右盼嘴角抽搐的样子)。

四川大部分地区的面试形式是结构化。就是给你3个或者4个题,然后给你15分钟思考时间(会有一张草稿纸),思考结束后就开始答题。进入考场之后应该就有一个基础分在那里(只要你不打考官,分数应该至少至少都是70+),我把我参加的那次的题贴在下面。
1、北京冬奥会开幕会式上,国旗入场仪式期间,有记者记录下感人一幕:升旗手庄严肃穆,目送国旗升起,同时眼角流下一行热泪。结合上述场景,请考生自拟题目,作即兴演讲。
2、为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某小区推进建设自助借书柜,用于居民借阅图书,但一段时间后发现小区自助借书柜借阅率低,面对这种现象,请分析原因并给出建议。
3、有老人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时,你单位网络出现问题,并且老人又不会使用单位的线上APP,老人担心今天业务办理不完,老人情绪十分激动,你作为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你怎么办?
三道题里面的2、3题都非常常规,只要练习过就知道大概怎么回答。不过第一题这个演讲题,一上来就给我整懵圈了,我从来没练过这个题型,但是思考时间只有15分钟,15分钟之后就要直接三道题一起答了,我也没有多的时间去焦虑了,只能稳住自己的心态,还好我还知道演讲得有个题目,总之虽然候考的时候很紧张,但是进入考场后就没那么紧张了,算是中规中矩答完了所有题目。(我记得当时唱分的时候,最高分好像是85点多,最低分82点多,最终得分是去掉最高最低取平均值)
除了结构化,面试还会有结构化小组和无领导小组。我备考时没有练习过这两种,但是我参加过一次公考面试官的培训去当打分的练习对象,培训的内容就是两种小组面试。和这种面试形式比起来,结构化简直不要太温柔。因为小组面试就是一组一组来,如果在你在小组讨论发言的时候不开腔,或者攻击性太强,都得不到高分。(而且听说同岗位的会在一个小组,太可怕了)
结构化面试的时候正对你会做一个主考官(负责念考场规则和唱分),然后周围还有其他考官,还有计时和记分员,一个人面对一圈人肯定紧张,眼睛不知道往哪儿放的话就把主考官死死盯着吧(盯她/他的鼻子就行)。
说下衣服的选择,我去面试的时候几乎全场几百个人都穿的正装,面试的时候是冬天,大部分人就是外面穿着羽绒服,进考场之前把衣服脱门口就行。我觉得最普通的黑色正装就行(女生裙子裤子都可以),感觉还是答题的实力比较重要,没必要在衣服选择上搞什么花样。
面试结束后,有些考生会在门口等着自己同岗位的人询问对方分数,(候考的时候是可以看到自己同岗的人的,我们当时排队抽签的时候就是按照岗位顺序排的队),因为面试排名不会马上出,有些想逆袭或者笔试分数咬得很紧的同学就想知道同岗人的分数。
如果面试完了你觉得稳了,也不要太放纵自己哦,接下来还有体检和政审,我同一批的人里面有些就是被体检刷下来的(多划不来)。考公是真正的关关难过关关过。
最后总结一下,面试报班有没有必要?其实没有。因为靠的还是练习,如果你有特别优秀靠谱的对练搭子,一定要好好和对方一起练习。如果你和我一样完全小白所以心虚,那报个班也行,我在线上班认识了好几个很优秀的同学,跟他们练习我真的学到了非常多。感恩~
另外附一个我用的有真题解析的网站
公开真题库|(gkzenti.cn)
准备面试的时候,我就在这上面看的解析(解析好像跟粉笔上的一样一样的,要充会员,但是年费不贵,大家可以斟酌一下)。
祝大家努力有回报,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