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吟》第二十七章 浮出水面
第二卷:凤出江湖

第二十七章 浮出水面
自漪云走后,华阳夫人便赶往狂风洞探望明轩。此刻明轩的身体虽未痊愈,却也能行动自如,见夫人前来,忙起身迎接。夫人先查看一番他的伤势,见已无大碍,放下心来,这才将山下之事告知与他,并将书信转交与他。
明轩听罢,一阵叹息:“本以为三哥与云丫头能喜结良缘,却不想造化弄人,也不知他二人今后该如何面对对方。”
夫人见明轩这锤头顿足的样子,竟被逗乐,她抿嘴笑道:“这是他二人之事,该由他们自行解决,旁人无从插手。你呀,还是多关心关心自己的未来吧。”
“干娘说得在理,也不知云丫头给我写了什么,且让我翻开看看。”说罢正经起来,将书信打开细细端详。只见信中写道:
明轩四哥,见字如晤。
前南境府君一案,朝中大人欲嫁祸兄与狂风洞诸君,起因皆为南风山之秘境。
昔年舜华先生曾作《南风吟》,于书后绘制南山地形,亦言山中秘境可保我朝百姓衣食无忧,盛祁国祚千年不衰。无奈君父国事繁重,无暇顾及,后不知何故为大人所获。今大人掌权数载,朝堂内外无不惶恐度日,令尊之死亦与之关联。
望兄铭记父仇之余,务必以国家为重,抛弃成见,体恤苍生,助君父扫除奸佞,探查秘境,重整盛祁河山。
兄之恩情,妹铭感五内,他日定当结草携环。
小妹漪云敬上
明轩看罢将书信收好,摇了摇头,笑道:“云丫头啊云丫头,你可真会给我找事儿做。也罢,既然你这般信任我,为兄我也不能叫你失望。”随即便与清欢下山拜见鲁国公,商量面圣之事。
数日后,待鲁国公身体复原,一行人便收兵回京。这一路,江彬未敢轻举妄动,倒也相安无事。
而后见景嘉帝,明轩将近日之事一一告知于帝,并将书信呈上,帝见此信确乃漪云亲笔,加之鲁国公所呈证物以及元捷调查结果皆指向江彬下属。帝心明如镜,虽未明言,却也对江彬旁敲侧击一番,彬纵有不甘,然只得作罢,整日赋闲于家中静待时机。
帝趁此时机亦有所行动,他先招降南风山一众,封明轩为武林盟主,随后命明轩召集武林豪杰,暗中探查南山秘境。与此同时,又命袁浩于狂风洞中练兵储粮,以备不时之需,此乃后话。
再说云琛,自那日起,便整日借酒消愁,夫人与学监也是无可奈何,只得由着他去。
一日,云琛正在宿舍前的院内喝酒,酒过半巡,就见迎面走来一人,正是贺知薇。知薇坐下夺过他手中的酒杯,他也不理睬,拿起酒坛接着喝。
知薇无奈,开口道:“我不知你与云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我相信她对你是真心的,我也相信你心中亦有她,我更相信她不愿看到你现在这般模样。”
“你又不是她,又怎会知她心中所想,再者,我怎样又与贺小姐你有何关系。”云琛冷笑一声。
“因为我也喜欢你。”知薇脱口而出。
云琛听罢一愣,呆呆地望着她,只见她接着说道:“你知道吗?我与云妹朝夕相处三载,她在人前从来都是面带微笑,那天是我第一次看到她那般失落,整个人跟丢了魂似的。若你无动于衷,那只能说我与云妹都爱错了人,可如今你这般模样与她相比又好到哪儿去?既然彼此相爱,又何必互相折磨。”
云琛叹了口气,放下酒坛顿了顿,开口道:“我又何尝愿意伤她,只是我与她之间隔着父仇,又怎会有结果。”
“可她终究是无辜的,再者陛下是君,为君者亦有其难言之隐,旁人又怎会知晓。”
“那又如何,这终究是我二人之间难以磨合的鸿沟。”
“即便如此,你也该振作。不为你自己,也该替夫人想想。如今夫人只有你了,你若再这般颓废下去,让夫人该怎么活啊。”
云琛站起身来,低头笑着看向知薇:“贺小姐,谢谢你。可是现在,我心中。。。”
“你放心,我今日与你说这些并非要奢求什么,只是希望能看到你能振作起来,我与云妹都喜欢你意气风发的模样。”知薇打断他的话,继续说道:“若日后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也可以说与我听,毕竟我们是朋友嘛。”
云琛点点头,抱拳告辞。知薇看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明明放不下,又何必自欺欺人呢。既然如此,那我便来做这和事佬,只要你们幸福就好。”
云琛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孩儿不孝,害母亲担心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华阳夫人含泪笑着点点头,轻轻抚摸云琛也不言语。
晚饭过后,夫人在房中看书,云琛帮母亲整理书柜。收拾片刻,云琛看到柜中有一檀香木盒,被紧锁着。于是云琛将木盒搬至母亲面:“阿娘,这盒子怎么之前没见过,里面装的是什么啊?”
夫人抬眼望去,思索片刻:“好像是你阿爹留下的,我也不知这里是何物。”
“那我们把他打开看看吧。”云琛询问母亲意见,夫人点点头。
云琛随即拿来母亲的一支发簪将锁打开,只见里面放着父亲的印章和旧时用过的文房四宝,还有一封未拆开的书信,上面写着吾儿云琛亲启。云琛见状忙将书信拆开,只见上面写道:
云琛吾儿
见此信时,为父已扶杖西行。
吾此生,上对得起君王社稷,下对得起黎民百姓。只一憾,便是无缘再见吾儿长大成才。
为父对汝别无他求,只愿吾儿平安喜乐。另,万望吾儿切莫因吾之死怨恨官家,此乃吾捐躯报国之壮举。
自璟妃诞下皇子,江彬拥兵自重,大有逼宫之势。君上日夜忧愁,吾既为臣子,当为君分忧。故与君合谋,借彬诬告之际,将计就计,君上亦可趁机问责,削其军权,挫其锐气。死一人换天下安,乃吾之荣幸也。
望吾儿谦卑恭顺,戒骄戒躁。汝母抚育之恩,当尽心侍奉;国家培育之恩,亦当报效。
云琛吾儿,今永诀矣。
父绝笔
云琛看罢泣不成声,夫人在旁亦泪如雨下,一时竟陷入昏厥,过了半晌,才缓过神来。只见夫人喃喃自语:“难怪那日离家之时说了那么多,总觉得有些古怪,原是他早已做了必死的决心。”
“母亲莫要伤心,父亲一生为国,定也希望我们以他为傲。如今既已真相大白,孩儿也该奋发图强,不负父亲期许。”云琛扶着母亲安慰道,夫人欣慰地点点头。
自此以后,云琛便安心在学院读书练武,以便日后为国尽忠。
而漪云一行连夜向西出发,日夜兼程不敢懈怠。因三人隐藏身份,故沿途大小官员皆不知情。
漪云按照名单所示,逐一调查暗访,凡罪大恶极者革去官职,就地处决,其余人等若有悔过亦可从轻处理,同时又提拔刚正不阿或不得志者,另于民间设监察司,约束官员作风。
一时间,各地官府焕然一新。故民间传言:凤出南山天下安。
作者有话说:
好久没写,有点生疏,如有bug,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