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年4月15日想明白的道理

2021-04-15 18:38 作者:文达的足迹  | 我要投稿

什么是读书,为什么要古代孩子们读正经书?不能看乱七八糟的禁书?
我就要先谈谈什么算正经书,古代现代都一样,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用,叫经世致用,而这样的书由谁去筛选呢?皇帝,翰林学士,博士,朝朝代代叫法不一样,但大体都是一个意思。由这些个人去研究,阅读,编撰成册,供人学习,参考,使用。那些高喊着读书无用的人,为什么对读书这件事这么深恶痛绝呢?道理很明显,我打读书起,我的目的是赚钱当官,钱权这世上两大至宝,是衡量读书有用无用的直接标尺,我用它一打量自个儿,穷的是怒发冲冠,要什么没什么,所以我一怒之下,站着茅坑脸朝外我大喊一声:读书无用!其实,读书有用。
为什么呢?不是穷掰扯,咱得讲理不是。你看看人这个大脑,他装了多少东西,他可以指挥人干这个干那个,大脑是人生命的中枢,你看植物人他往那一躺,你说他是不是人,也是人,失去了大脑,和植物何异?人的大脑很重要,用类比的讲法,它相当于人的主机,里面是一个大大的硬盘,所有的信息都储存在那里,所有的中控也都在那里,你平时看的听的想的都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在你的大脑里,当你干某一件事的时候,大脑就会翻出来你记忆库里相应的知识,给予你指导,你就知道这个事儿他该怎么办了,故而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指导你行为的这些个信息从何而来,有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道听途说,但最重要的还是读书,读书并不是当时见效的行为,是到你用的时候才会觉得有用,比方说你熬更守夜的读完了一整本西游记,你得意洋洋的给别人说,看!我看完了整本西游记,旁人这会儿给你个差事,让你管个府上的鸡毛蒜皮,你登时就蒙了,这是红楼梦上的事儿啊,我没看过啊,所以,书到用时方恨少。多读书,是大量往大脑存储资料的一种行为,所以要多读书,为什么古时候提倡读四书五经呢?因为那会儿的事全在这些书上记录过,你看完了,你遇事儿你也就知道咋办了,现在看来有些部分不合时宜,但放在古代,那可是职场必备指南啊。所以,多读书,有益。为什么又不能看乱七八糟的书,把有些什么小说,戏文都归为禁书呢?并非他们的艺术价值不高,而是这些内容大多是编撰而成,生活里没有,说白了,是文人墨客瞎想的,类似于我们现在一些偶像剧,他严重脱离了现实,所以,即使是把这些书看完吃透,在当时并不能指导你文人去治国理政。学完了,策论考试问你国家正事,你翘个兰花指,我给您来一段良辰美景奈何天?考官老爷们一看,呦,这孩子可以学艺术!瞧这股骚劲儿!哈哈哈,没有的事。那会儿专业没有这么多,绝对都给你歇了菜了。所以,官方才多教一些,正道的书,实际上这也是国家为了治国理政培养新人,做的长久功课,之所以这些书那么枯燥乏味,正是因为这些个四书五经所教的说白了都是政治,是帝王学,而政治,不是那么浪漫和精彩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读书人,被考试耽误。连年科举,屡试不中,名落孙山,是一筹莫展。所以,读书这个事儿,其实也看天分。不是瞪着两个玻璃球,就能行的。不能读书,趁早在江湖闯荡,狠狠摔几个跟头,也能成事。这也能算读书,这是无字之大书,要学一辈子的。

2021年4月15日想明白的道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