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叙话】前日与闻章老师闲叙,文以记之

2022-02-05 14:55 作者:北吹竹尺八工坊  | 我要投稿

      我与闻章老师由尺八结缘,缘来已久,他称我“曹尺八”。我们平日不多聚,一年顶多得见一两面,平时也都是电话短信联络,就连微信也是去年方才加上的。

     闻章老师是作家、画家,看他的文章和画,总是能会心一笑,也常引来沉思。闻章老师的画儿好,很有意趣,更有胸怀和智慧。寥寥数笔,再配上草草几句,智慧、阅历、禅理,皆能跃然纸上。

闻章老师画作

      除了作家和画家,闻章老师于我而言更是长者,亦是良师。我平日里婆婆妈妈讲一堆,沾沾自喜,结果在他嘴里两句说透。我翻来覆去悟好几年,人家讲一个故事搞定,比我的更深入、更通透。对于这样一位有智慧和禅意的良师,我总感觉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自我2015年第一次在闻章老师面前吹奏尺八,闻章老师便非常赞赏,并且还支持、鼓励我坚持下来。2021年我从我的老师处取得毕业资格,开始自己独立制作尺八之后,就想着送闻章老师一支我自己制作的尺八,表达“曹尺八”的敬意和感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个故事,得从一幅画说起。

      闻章老师曾作过一幅画(后来作为LOGO还被制作成了贴纸),画的是一阴一阳两条鱼,拥着一朵莲。

一阴一阳两条鱼,拥着一朵莲。

      我是双鱼座的,从最初看到这副画,便内心一动,异常喜欢。但画不是我的,也买不来。所以只好讨来印有阴阳鱼LOGO的贴纸。这贴纸被我贴在手机壳上、本子上,连汽车加油的盖子上也贴。去年,北吹竹尺八工坊建立后,我便在我的工作台和工具箱上也贴了,贴完还不忘发朋友圈炫耀。 

各种贴

      于是大年初二这天,我与闻章老师约定来到琴馆,交换“新年礼物”。同时我还约来了河北省古琴协会孙会长、资深茶人刘姐,以及琴馆的李老师,一起见证。

      我给闻章老师准备了一支虎纹竹一尺八寸管,镶嵌猛犸牙歌口,内髹朱砂大漆,根部自然虫蛀,正合他的天然质朴。闻章老师作了一幅“余音绕梁”图赠我,居然是那阴阳双鱼围在了尺八周围。更妙的是,这画中的尺八,居然和我送他的真尺八一般大小。

画中的尺八,居然和我送他的真尺八一般大小。


左为笔者,中为闻章老师,右为古琴孙会长

      闻章老师摊手比划:“你看,我画画的纸就这么大,尺八画成这个大小正合适”,再歪头看看道:“我这假尺八换了你一根真尺八”。

       我说:“这还多送我两条鱼呢啊!”

      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闻章老师端详着管子:“你看上面还有个小和尚。”

      众人听见,赶忙围拢过去仔细察看,竟然真的有个小和尚!唉呀!?我这个制管师都没发现,而且居然和我的“吹禅菩萨印”神形俱合!

“心中有禅,才能处处现禅相。”

      大家不禁感慨:“心中有禅,才能处处现禅相。”

      接下来,我献吹一段,之后就将尺八收进盒子,大家边喝茶边聊天。聊写书、聊画画、聊王羲之、聊音乐、聊禅,还聊到了行脚。

      闻章老师七十多岁了,几年前带大伙儿行脚,一步步到五台山。还专门写了本书记录那次行脚,叫《走到莲花开》。当时的我没感觉,现在如果有这个机会,我肯定跟着一起去。

      其实这话讲来无趣,想去我吹着尺八自己就去了,干嘛还等跟着一起。

笔者于汝州风穴寺献吹

      我说道:“吹禅也是行路,做尺八也是行路。深夜雾海行舟,当看见一盏灯塔的光,第一件事情应当是做什么?当然是立马调转船头啦!对之前航向的‘懊悔’、对自己潜意识的‘迷之自信’、对“万一不这么走也能如何”的侥幸心理等等,均是无用且无趣的行为。至于什么时候到,能不能到,皆为不纯的想法。行路岂是如此不便之物?一步步行进前去便是,大刀阔斧,勇往直前。”

      闻章老师讲,“对,走路是不用经验的。”

      这话好,刘姐的茶也好,激起我一身汗,浑身毛孔都打开了,就想起了乃华老师的教诲。无心之吹。我们吹尺八总不禁想——上一声儿吹的咋样?这次咋办?角度怎么调整?气大点儿、小点儿?表情再夸张点儿?

      只要一想,这吹的就不是心了,吹的就是经验。所谓“智不是道,心不是佛”

      我们不能用经验走路——在下一步的时候总结前一步的经验教训再走,我们得用脚走路,不能只想什么角度、什么力度,甚至怎么迈步、哪只脚等等。那就成了邯郸学步,只能爬着回老家。

      闻章老师喝口茶,说:“王羲之再写不成兰亭序,反而现在很多人写的成兰亭序。”

      你说这茶喝得多痛快!王羲之如果会按着自己的经验写兰亭序的话,那就是自己临帖自己、自己描红自己、自己仰望自己。越活越抽抽儿,越活越小越窄。如此,便永远的、无限的远离了自己。

      “《祭侄文稿》《寒食帖》都是随手一写,无心之书,自在放松的写,不小心写完了,一看:哇!真好。结果不小心还流传千古。你再看那给皇帝写的,工工整整的全没了”。

      这茶呀喝的,不是普通的喝茶了,虽然我们从05年的古树老生普换成了05年的老六堡。“喝茶是说话的一种方式。”闻章老师前两天的文章中如此写道,“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随口而出,连大脑都不用,不一定都对,却恰是最真。真即是好,什么好?氛围好。也只有友人之间才这样,毫无遮拦,蓬勃出来的全是善意。想来很有意思,无次序却有方向,无期待却有效果”。

笔者吹奏尺八图片

      孙会长点头补充说:“自在放松!这是李孔元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是啊,李孔元老师常给我讲:“要放松”,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我刚开始随李孔元老师学琴时候,

      当时我问:“老师我这个指法对不对?”

      老师笑着摇头:“不对,要放松”。

      我又问:“您看这个发力对不对?”

      老师笑着摇头:“不对,要放松”。

      我再问老师:“我这个弹琴角度总对了吧,看起来跟您的一样。”

      老师还是笑着摇头:“不对,要放松”。

      我就崩溃了,就为这么个“要放松”,半年不碰琴,再三年,才悟透。然后,李孔元老师才往下教。“要放松”,简简单单三个字,真正做到却需要从肢体贯穿到念头。

      再往下就不说了,再说就是谬误了,得落在实处。不过还是“要放松”:放松才有心,放松才有自己,放松才能不照着谁做、不用经验做。

送给闻章老师的尺八作品

      说到不照着谁做这一点,“噗呲”一声,李老师嘴里的茶差点喷一地。平静下来之后,她说想起来乃华老师给我讲“再问拉黑”的事儿。

      这件事儿发生在2021年我尺八制作顺利出师之后,其实就是典礼后第二天,我在跟乃华老师吃饭的时候,我问:“老师,我接下来怎么学?”

      乃华老师的原话惊掉了我下巴:“啊?你毕业了啊!从此你我是两个工坊,一脚踢出,一刀两断。我能教的全教了,剩下自己钻研。”

      他想了想,然后补充到:“我现在的东西也是我自己琢磨的,没有必要和你汇报”。

      于是我就这样被“自立门户”。

      前阵子我问乃华老师了一些事,老师怒了:“别啥都问我,都教给你了,再问拉黑!”

      一桌子人听罢笑成一团,闻章老师一边拍着大腿笑着,一边说:“都是好老师啊!一句放松也好,一脚踢出也好。多少老师婆婆妈妈,到最后都是误人子弟,把学生教成自己了。那学生永远成不了他老师,也成不了他自己。你们搞音乐,照谱子弹,弹的却是韵味,韵味不在谱子上,却也没离开谱子。”

      接着,闻章老师讲到了义玄禅师的公案:临济义玄禅师示寂,对众人说:“我灭后不得灭却正法眼藏。”徒弟三圣道:“谁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临济问:“以后有人问,你向他说什么?”三圣便喝。临济道:“谁知我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端然而逝。

      公案是要参的,不但公案,今天的叙话对我来说,都须参,其实连尺八都是让参的,因为它本是禅器。

      参!

         

 

壬寅年正月初二

北吹竹于北吹竹·唐普化尺八工坊

闻章老师送与笔者的作品


【叙话】前日与闻章老师闲叙,文以记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