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京华观剧记(谭嘉珍)

去年初冬,我去北京深亲,适逢北京市举办首振兴京剧昆剧艺术节,汇集首都京昆精英,交流演出,十分精彩。我有幸代表上海凉昆之友社观摩了演出,目睹盛况,至今未能忘怀。
北京京昆艺术节的成功,在于领导的重视和亲自主持。在演出中老中青演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上演了不少独具特色而不常见的优秀传统剧目,如谭元寿的《黑水国》、马长礼的《一捧雪》都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艺术节在北京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盛大的京昆剧热潮,使人感到振兴京昆剧大有可为!
在这届艺术节中,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素秋的《人面桃花》、这出戏系欧阳予倩编导,吴在“文革”以前曾演过,绝响舞合已二十年。此番吴以花甲之年,重演此剧,其扮相、唱做均不减当年,显见其功底深厚。当她演到杜宜春渴望书生崔护再度来临时,以无限怀念的心情当场作画,边西边唱一段四句的西皮慢三眼。她在唱时,只做身段,仅在胡琴拉过门时作画。大约只有三分钟时间,便画成一帽国色天香的牡丹图。著名小生演员姚玉成扮演崔护。在杜家门上题写那首脸炙人口的《人面桃花》诗句时,他悬腕当场写字,一挥而就。他们的精彩表演,博得观众极其热烈的掌声。此情此景,使我至今紫回脑际,念念不忘。
象吴素秋这样的名艺人,以花甲之年,登台献艺,表达了对振兴京昆剧的强烈愿望,也为广大中青年演员做出了榜样,令人敬佩,正由于有了这样的一批优秀演员,才使得京昆艺术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也令人感觉到振兴京昆剧的天地是极其广阔的。非常希望我们上海市也能有这样盛大的京昆艺术节,为振兴京昆剧迈出可喜的一大步!(谭嘉珍 198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