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集剧情分析
个人想法,说几句
十一集,JW身份的揭示核心点在于前面剧情中分析者们点出“身边人”的时候,并且百贵立刻被局长抓包,他的瞬间背锅导致这条消息的优先级在后续第十集爆炸好的感情渲染里变得十分薄弱。这之后,百贵不解释,反而一声吼陷阱,略有些诡异。但他洗清嫌疑并且由小春丢出一条编剧知道观众不知道的消息后,嫌疑锁死,来到局长身上,确实不够草蛇灰线,这一点只能说是硬伤。
十二集,局长自称的正义方式是指通过教唆出杀人犯来创造一个条件,让自己以死亡的身份进入井中,从此不死不灭,能够轻松借助仓来抓捕一切罪犯(理论上)。这个理论在他被塞回井中井时也有说过,即,他产生杀意的时间是在三人面前杀死自己的时候,也就是说他教唆杀人狂时实际上毫无杀意,类似于掘墓人埋人毫无杀意,而是爱意。
然而,剧情推进,三名神探追进去后,两边除了追和打并没有什么接触,且作为受害者,瓢哥面对JW的仇恨导致他和JW根本没有什么合理讨论理想和未来的可能——否则‘单挑’也不会被瓢哥开门三枪直接打死,瓢哥很干脆的。
有人说JW倒的太没逼格,但个人认为,这种前期剧情对JW实力的硬铺垫,让这一集里JW根本没空和主角团谈理想,否则显得更离谱(你想看飞鸟之梦里来个麻婆远坂二人转?)。话说回来,对JW的抓捕是两个名探设计的连环错觉,让JW觉得决胜手在开洞哥,实际上却是用一个破碎的仓加分离手的挟制,将已经死亡、无法被抽出的JW再往下塞一层,塞到他的杀人井出现之前。这大概是剧情角度思考中,对付JW最优秀的思路——否则你看看前面,就是黑客帝国尼奥打史密斯,整个一玄幻动作片,说实话,不太有趣。
十三集,说到底这个故事的核心结尾还是飞鸟决定回归箱中,否则以百贵这怎么都不肯打死飞鸟的表现,这故事必定得是飞鸟自杀,要不瓢哥小春就别出来了。至于飞鸟,故事一开始的佳爱琉到第十集巅峰模糊给出飞鸟的身份,加上瀑布塔和小春井里关于佳爱琉没死之前的描写,既为了表现出瓢哥对拯救生者的期望,又用巅峰几集对佳爱琉的描写表现出她过去的遭遇。
写到这儿,笔者想说一句,作为观众,换位思考角度下,飞鸟经历过如此多的痛苦,日日夜夜的噩梦和死亡折磨下,过去这么久的时间里一直寻求的自杀或许才是最好的归宿,但两名警察坚持要拯救,让她在摇摆不定中选择了编剧给她准备的路(否则瓢哥小春可能出不来了)。但制作方显然还有点良心,用前面提到过的未来梦加惊鸿一瞥给了佳爱琉一个可能存在的不错结局,只能说尚可接受。
这么说,若一死百了,倒更像败笔,而不会成为点睛之笔。毕竟已经痛苦压抑了好几集,到这会儿,BOSS也倒了,瓢哥一抬头说相信队友,外边的大家都想通了,所有人都想着更好的未来,这会儿再给清场的刀子,不太符合正常编剧的思路,老虚也不会这么写。
全篇看下来,通过很多小细节的推测,大多数疑问都是可以说的通顺。比如局长自己独白时,表示过干完教唆之后就把锅转嫁给了百贵,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百贵家有白驹教授的尸体——显然是局长干的,目的就是独吞飞鸟,让自己的潜意识借飞鸟的梦,永远存活在井中(这有点像各种小说里的赛博格)
至于荒漠井和鸣雷井,显然是一个,一开始便说过,杀意产生井,也就是说类似于照片,杀意产生,井就更新。鸣雷井的采集来自于瓢哥三枪打死‘单挑’的现场,形成的井是他当时满心愤怒见人就杀的爆裂心情,而荒漠井则是瓢哥三年后看到JW时生成的井,正如他自己说的,雷鸣没了,漫天黄沙,除了一只搜寻猎物的鹰,已经空无一物。两边的井都唯独剩下佳爱琉还在提醒他,而且两个井中都有瓢哥自己的尸体,正如他的现状,除了妻女的照片,已然行尸走肉。
关于一些评论中说的和石头门的差距吧,我说一些个人理解:或许区别就在于一个可想象性。
异度侵入让潜意识具象化,很多细节都是隐藏在画面和推理思维独白中,并随意抛出,因为观众的注意点不同,接收到的消息也不同,全盘理解起来千差万别,但只要能注意到,那便是一些惊喜。而石头门的理解是一步步攀登,一层层剥开,展开了,回头一看,其实是一个非常具象,很容易让绝大多数观众通感并一起理解的思路,并且剧情高潮迭起,重复多遍来反复告诉你一个道理。
从结构角度分析,两个故事的结构层次和方向就不太一样。
说回本剧,若是将飞鸟的梦作为所有井和仓的源泉,那异度侵入中的最大核心玄幻点便在于飞鸟的特殊性,其余一切奇幻的点都是以这点为基础缓缓累加,最后构建成一个精彩的世界观。动画讲述了一个不错的故事,以行云流水的剧情,极佳的情感渲染剧本,优秀的制作,将想要表达的表达了出来,想要拯救的给予了希望,疯狂的施加惩戒,犯罪的给予惩罚,既有泪点又有爽点,不拖沓,极有沉浸感,给了观众一个绝佳的观看体验。
最后,说一下最后三集评分下降的看法。诚然,所有人都有观看自由,不受他人干预,但如动画主题所说,在潜意识影响下,所谓的自由也是周围环境干预后的自由。个人的打分不会客观,这是必然的。但认真且负责的打分应当谨慎,打分者该有自己的主观想法,辩证看待问题和事项之后,思考清晰才去给分。
对得起这优秀作品的分,是对得起自己这13X24min以及更多思考时间的分。
差评,应当比好评更加谨慎,否则差在哪儿,丢分在哪儿,这些都说不清,道听途说,便随手一挥,岂不是贻笑大方。
个人愚见,不喜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