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闪米特人创立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关系梳理!(一)

2022-07-29 13:23 作者:端木幽兰0103  | 我要投稿

导言:中东局势的混乱,与这几大教派之间的历史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在进一步讲述中东地区之前,先需了解这三教之间的联系与历史发展!     



闪米特,这个不为人所熟知的名词,世界三大宗教的其中两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再加上犹太教,都是源自闪米特人,所以说这三个教派有着共同的祖先。



古犹太教创立得最早,基督教是从古犹太教中的一个分支,独立出来后发展而成的,伊斯兰教晚于前两者创立,但也离不开圣经《旧约》。这三个教派都奉亚伯兰罕为先知!



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先知。



古希腊和古埃及都是信奉“多神教”,而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信奉“一神教”,天启宗教即世界三大一神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天启宗教发祥于中东的闪族,即闪米特人,原属同一个先民,都反对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一个维护主宰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雅威。三教在耶路撒冷都有圣迹,都声称是自己的圣城,才导致耶路撒冷的纷争不断。



闪米特人一词由德国人August Ludwig von Schlözer(1735—1809)于1781年提出,用来指代民族语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的人群,灵感来自《圣经》诺亚的长子Shem(闪)。闪米特人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包含了母语属性有关联的一群民族。



,基督教的人名,据《旧约全书·创世纪》记载,闪是诺亚的长子。诺亚在他500岁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做闪,一个叫做含,一个叫雅弗。



闪米特人的历史十分久远,至公元前3000年初,按语言明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支。



东支闪米特人


东闪米特,按现代分类法,此支称“闪米特北支”。东闪米特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北部,操阿卡德语,在与苏美尔人接触中吸收、融化了对方的语言。自公元前三千二百年至公元初,其代表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



西支闪米特人


西支闪米特人又分三个分支: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


西北支闪米特人:


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系指分布在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各民族,最早的代表为阿摩里特人、迦南人、乌加里特人,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后,有腓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亚奥迪人等。



中支闪米特人:


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约在公元前二千年至前一千年,其代表为利希亚尼特人、萨姆德人等,随后统一共称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是闪米特人最年轻的一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开始了闪米特人的一次大迁移。现分布在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沙特、叙利亚、也门、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利比亚、科威特等国,按方言、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可分为47个民族。



南支闪米特人:


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古代代表有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哈德拉人等,南支部分曾于七世纪越过红海到达非洲之角,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的祖先。马赫里人等就属这支。从这些记述看,“阿拉伯半岛,可能是闪米特人的摇篮,闪米特人在这个地方成长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即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说阿拉伯半岛是纯粹的闪米特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现在还有两种存在着的民族,可以代表闪米特人,一种是阿拉伯人,另一种是犹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征方面,阿拉伯人所保存的闪米特特征,比犹太人要丰富得多。据此可知创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祖先),首传伊斯兰教的古来氏人(即阿拉伯民族的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



在洪水过后,诺亚的三个儿子分别住在亚洲,中亚和欧洲。在巴别塔变乱人的口音后,闪的后裔逐渐东移,居住在从中亚到东亚的地区,含的后裔则居住在中亚以及非洲,雅弗的后裔居住在西亚到欧洲。



闪的后裔又被称为闪米特人。



诺亚方舟,是《希伯来圣经·创世纪》中的故事。



一艘根据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其依原说记载为方形船只,但也有许多的形象绘画描绘为近似船形船只,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上帝因故而造的大洪水灾难,记载中诺亚方舟花了120年才建成,这段故事分别被纪录在《希伯来圣经·创世纪》(《旧约圣经·创世纪》)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所以,可见三教中很多故事都是相同的,也是三教源头一致的又一有力证明。




讲述三教之间的关系,绕不过一个重要人物就是——亚伯兰罕



图片

(图源:百度图片)


亚当和夏娃大家肯定知道,造物主创造了他们俩,三教都把他们俩当作人类的始祖,就像我们国家的神话女娲造人一样,东西方文化不同,所以对于宗教和神话没有对错可分,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我在这里只是讲述宗教的历史发展。



亚当和夏娃生了两个儿子——该隐和亚伯,该隐为兄长。因为憎恶弟弟亚伯(Abel)的行为,而把亚伯杀害,后受上帝惩罚。该隐(Cain)是基督宗教文献《圣经》中的杀亲者,是世界上所有恶人的祖先。



该隐和妻子生了以诺,以诺的儿子是玛土撒拉,其是《圣经 · 创世纪》中的人物,活了九百六十九岁,是希伯来语《圣经》中最长寿的老人。该隐就是玛士撒拉的祖父,玛士撒拉的曾祖父就是亚当。



玛士撒拉就是诺亚的祖父,所以该隐的玄孙(孙子的孙子,第五代)就是诺亚



诺亚 (出生于公元前3167--死于前2217) ,他活了950岁(圣经故事,别较真),诺亚和亚伯兰罕的关系就是,诺亚——闪——亚法——撒沙拉——希伯——法勒——拉吴——西鹿——拿鹤——他拉——亚伯拉罕(即亚伯兰)。



亚伯兰罕是亚当的第十五代后代!



亚伯兰罕出生于公元前2018,逝世于公元前1843年,享年175岁。



他出生在迦勒底的吾珥,后来随父亲到了哈兰,并住在那里。亚伯兰七十五岁时,上帝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亚伯兰遂率妻子撒莱、侄子罗得等人,辗转迁徙到迦南地。亚伯兰九十九岁的时候,上帝又向他显现,对他说:“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的父。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叫亚伯拉罕,……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



从亚伯兰罕这里开始,就出现一个转折点了,他与妻子撒拉生的唯一一个儿子是以撒亚伯兰罕和他的妻子撒拉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亚伯拉罕的妻子不能生育,上帝同时给他的妻子改名为撒拉。



神在亚伯拉罕99岁的时候向他显现,并与他以割礼立约,并告诉他撒拉将为他诞下孩子。神与亚伯拉罕及后代立约——一个永世长存的誓约,作为这个约的记号和提示,所有的男子,在生下来第八天都要行割礼。神的立约不适用于夏甲的儿子以实玛利子孙后代,而只适用于撒拉的后代。对于神要使撒拉怀孕一事,两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亚伯拉罕已经是99岁,撒拉则是89岁。果然在亚伯拉罕100岁,撒拉90岁时,他的嫡子以撒出生了。



这就是犹太教到现在都要对出生的男婴实行“割礼”的由来!虽然每年还是有少数的婴儿因为割礼丧生,但这是犹太教重要的传统之一,他们觉得这是祖先与神的约定,誓要遵守。



以撒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小儿子是雅各,雅各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以色列”,现在知道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名字从何而来了吧。



雅各有十二名儿子和一名女儿,其子均为一族族长,是以色列民支派的十二先祖。雅各的人生充满传奇及趣味,他梦见天堂之门,听见神重申对他祖父的誓约,与天使摔跤而瘸腿,神赐名以色列,他的后裔被称为以色列人



雅各以一碗红豆汤买下哥哥以扫的长子权,用计骗取父亲以撒对他的祝福。雅各两妻之间的争宠,与岳父的斗智都是他人生中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轶事。雅各为羊群拣选交配的学问,导致他的财富增加,也是一绝。他是一个城府极深又有忍耐的人。为了得到拉结,他为岳父工作了14年。20年后当他返回故乡的途中,他防备以扫的报复,安排家人的队伍次序,都表现出他的老谋深算。即使是以扫先向他伸出臂膀拥抱他,他还是拒绝了以扫的建议,拒绝了他留下随从护送的好意。他经历了最爱的幼子约瑟被兄弟谎称已死亡的报复,而在晚年与在埃及当了宰相的幼子在埃及重逢的喜悦。人生最后的17年,因为躲避饥荒和幼子重聚而移居埃及,导致400年后的出埃及记上演。



不知道以色列人的精明的生意头脑是否遗传于雅各,也就是因为有了他移居埃及在先,以色列人在古埃及为奴几百年,才会有了后来的以色列人先知摩西的《出埃及记》。



以扫生下来身体发红,又因他喝了他弟弟雅各所作的红豆汤,因此以扫又叫以东,以扫是以东人的始祖,据《圣经 · 创世纪》25 章30 节所记述,以东的意思是'红',来自"一碗红豆汤"的典故(创世纪25:27-34),以东人就是阿拉伯人,不过这是犹太教对他和以东人的描述,伊斯兰教可不这么认为。



但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描述以扫心地险恶,认为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以撒的同父异母哥哥以实玛利。以东人将他们的土地取名“西洱”。圣经上有时会用以扫这个名字来表示以扫的后裔,及其后裔居住的地方。



以撒并不是亚伯兰罕的大儿子,在亚伯拉罕75岁时,神应许亚伯拉罕有一个后裔并成为大国。到了亚伯拉罕85岁时,撒拉还是没有身孕,而且年纪也大了,于是她把自己的使女夏甲给了亚伯拉罕为妾。夏甲生下亚伯拉罕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为以实玛利,就是“ 神听见”的意思,意为耶和华听见了你的苦情。



图片

(图源:百度图片)



神应许亚伯拉罕,夏甲也会成为一国之母;她的后裔极其繁多,甚至不可胜数。以实玛利长大后以善射闻名,在巴兰的旷野居住;她的母亲夏甲为他娶了一个埃及妻子。



以实玛利生了12个儿子,照着他们的村庄,营寨,作了12 族的族长。他子孙的住处在他众弟兄东边,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正在亚述的道上。



阿拉伯人被广泛认为是以实玛利的后裔。(其实也有以扫的血统)



以实玛利的女儿巴实抹嫁给以撒的长子以扫(其堂兄),繁衍以东的后代。



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是真主(即上帝、耶和华)的最后一位封印使者,默罕默德称自己为以实玛利的后裔,他创立了伊斯兰教。所以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祖上还是亲戚。



以撒献祭



当上帝拣选了亚伯拉罕及其后裔为自己的选民时,为了考验亚伯拉罕是否真正地忠于自己,他要求亚伯拉罕将他的独生子以撒当作燔祭献给上帝。亚伯拉罕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当他正伸手拿刀去杀他的儿子时,上帝阻止了他。上帝看到亚伯拉罕的忠诚,便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获得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由于亚伯拉罕对上帝的绝对忠诚与顺从,上帝便特别赐福给他。以色列人因亚伯拉罕而得福,成为上帝的选民。他们也把亚伯拉罕作为本民族的骄傲,尊称他为“上帝的仆人”、“信徒之父”等。



以撒的故事出自《旧约·创世纪》第22章: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叫他把最爱的独生子以撒献为燔祭的羔羊,于是亚伯拉罕拿起了刀。这时,天使出现并加以阻止,因为亚伯拉罕对神的敬畏已经得到证明。

在《圣经》原文中,这则残酷的杀子故事共19句,其中最揪心的,莫过于这一段对话——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父亲哪。”亚伯拉罕说:“我儿,我在这里。”以撒说:“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

以撒毫无知觉,羔羊就是他,而父亲想要亲手杀死他——“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


下面看看著名画家提香、卡拉瓦乔和伦勃朗对《以撒献祭》的艺术表现!



1542—1544年,提香将画面处理成仰视的视角,山峰压低,天空拉近,画中三个人物呈对角线,既有动感,又有史诗般的悲壮感。亚伯拉罕像神话中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也像毫不留情的刽子手。而被按住脑袋的羔羊以撒,还只是个年幼无辜的孩子,跟他身旁的公羊一样,温顺无害又无知无觉。


图片

(图源:百度图片)


1603年,卡拉瓦乔的处理更像日常生活场景,亚伯拉罕以一个粗鲁农夫的形象出现,他被天使阻止的右手还努着劲儿,你仿佛能听到他们的交谈声。远景处是意大利静谧如画的风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作为祭品的以撒面孔扭曲,恐惧地张大嘴,好像在苦苦地哀求。


图片

(图源:百度图片)


1635年,伦勃朗的演绎摆脱了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作品一贯的“神性”,显得更为悲剧性。在他的画中,濒死的以撒没有挣扎,他的脸被父亲亚伯拉罕用大手蒙住,洁白的身体毫无防备,真正像纯洁的羔羊一样等待宰割。幸而天使从天而降,震落亚伯拉罕手中的刀。而天使脸上的表情仿佛就是观众的表情——既感动又难以接受。


图片

(图源:百度图片)


这三幅杰作均以暗色为主调,让这个差一点就酿成人伦悲剧的故事显得更为气氛凝重。画面中,父亲亚伯拉罕都是视觉的焦点,如同生活中的所有主宰者一样。而命悬一线的以撒只是祭坛上的一只羊,他的生命掌握在神的手里,只要神一句话,父亲随时可以牺牲掉他。



犹太人从孩子四五岁开始就让他们学习并背诵《圣经旧约》,伊斯兰教的家庭,其孩子继续信仰该教的比例也很高,唯有基督教,宗教传承的人数正在降低,所以了解三教之间的联系与历史发展,能让我们更了解信仰这三教的人们。



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用的公元是从何而来吗?就是耶稣诞生的那一年被定为公元元年,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在他诞生之前的年份叫做公元前,所以要想了解西方社会,一定要了解基督教。



篇幅过长,只能留待下一篇再继续讲述了!



愿世界更好!苦难更少!国泰民安!



闪米特人创立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关系梳理!(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