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人资料汇总【地理篇】

野兽人六版军书:


⊙邓肯瓦尔德(THE DRAKWALD)
邓肯瓦尔德森林(Drakwald Forest)是旧世界(Old World)最古老的森林之一,远在精灵、矮人文明退出旧世界之前,它就是混沌兽类(Chaos beasts)、地精(Goblins)和其他邪恶生物的黑暗巢穴。精灵们将此归因于森林内部的海量次元石,它们是极地传送门崩塌后遗留下的产物。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邓肯瓦尔德是帝国境内最危险的地域之一,只有大型武装军队才能相对安全地通过林区。
虽然邓肯瓦尔德有着可怕的名声,但是西格玛诞生的数个世纪前,条顿奥亨人(Teutogen)便在此地定居下来,他们几代人都在与可怕的怪物作战。帝国建立前50年,条顿奥亨部落酋长阿图尔(Artur)发现后来被称为尤里克斯堡(Ulricsberg)的山峦,建立了米德加特(Mitgard)定居点,最终发展为强大的米登海姆(Middenheim)城。几个条顿奥亨部落仍留森林里,邓肯瓦尔德省在帝国建立时就得到了承认。
帝国历1106年——1110年 邓肯瓦尔德领(Drakwald)屈服于日益增长的混沌兽类,维尔纳伯爵(Count Vilner)遇害,他的符文剑被送至帝国首都,尤皇帝保管,直到邓肯瓦尔德领出现新的继任者。
帝国历1124年 米登领(Middenland)的曼德瑞德伯爵(Count Mandred)接纳了饱受瘟疫蹂躏的帝国公民,驱逐大规模入侵的混沌兽类(Chaotic beasts)。民间传说他与人类大小的老鼠搏斗(这使他赢得了捕鼠者曼德瑞德(Mandred the Ratcatcher)和杀鼠者曼德瑞德(Mandred Ratslayer)的称号),当然帝国学者们认为这只是无稽之谈。动荡之后,曼德瑞德伯爵被选为皇帝,在米登海姆(Middenheim)建立他的宫廷。
帝国历1152年 曼德瑞德皇帝遇刺。选帝候们(Elector Counts)无法就继任者达成一致。斯提尔领(Stirland)、塔拉贝克领(Talabecland)成为少数脱颖而出的强大竞争者,角逐自此开始。
帝国历1153年——1200年 邓肯瓦尔德的城市和村庄衰落,远古森林重新占领原来的文明区域。混沌生物在废墟上繁衍筑巢,成千上万的帝国人死于野兽人和地精的屠戮。
帝国历1414年 经历数个世纪断断续续的战争,诺德领(Nordland)同米登领(Middenland)签署协议,分割邓肯瓦尔德有争议的领土。
帝国历1265年 为争取支持,米登领的福克伯爵(Count Faulk)召集了一支军队意图夺回邓肯瓦尔德。兽王卡托克.巨角(Kartok Great-Horn)带领三十多支战兽团,组成临时联盟,并在战役的第四周摧毁了福克的军队。
无幸存者返回米登海姆,卡托克则在一次挑战中被末日公牛(Doombull)乌尔戈特(Urgorgoth)杀死。
帝国历1547年 米登领的齐格弗里德伯爵(Count Siegfried)称帝。帝国进入三皇时代。
帝国历2025年 白狼骑士团(Knights of the White Wolf)的克鲁格大师(Grand Master Kruger)消灭了残暴吸血鬼弗拉德.冯.卡斯坦因(Vlad von Carstein)。令人惊异的是,短短一年内,冯.卡斯坦因集结另一支军队入侵帝国;而克鲁格曝尸尤里克斯堡(Ulricsberg),血液被抽干,死状惨烈。
帝国历2302年 混沌大入侵(Great War against Chaos)。大尤里克(Ar-Ulric)克里斯托夫(Kriestov)率军队前往基斯里夫(Kislev)。混沌战兽团趁米登海姆防卫空虚,展开围城攻势。直到冬季来临前,大尤里克返回米登领,围攻才被解除。
帝国历2371年 米登两大豪族结亲,婚姻双方分别是冯.比尔德霍芬家族(von Bildhofen)的女伯爵,以及第一位鲍里斯.托德布林戈尔(Boris Todbringer) 。夫妻双方诞下一子名为贝特霍尔德(Bertholdt),他即是米登领的托德布林戈尔伯爵一世(the first Todbringer Count of Middenland)(现任伯爵的曾祖父)。
帝国历2515年 兽王戈拉克塔(Graktar)摧毁了戈尔斯堡(Gorstburg)和莱滕巴德(Leitenbad),直到赫姆加特战役(the Battle of Helmgart)战败。战争结束后,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戈拉克塔被迫接受挑战者们一连串的角斗。
帝国历2516年——2517年 卡兹拉克(Khazrak)在一次挑战中击败了兽王戈拉克塔,夺得兽群控制权。掌握实权的卡兹拉克带领兽群冲出邓肯瓦尔德,发动了一系列血腥入侵。其中包括洗劫雅格豪森(Jagerhausen)、伊梅尔施菲尔德(Immelscheld)、亚伦堡(Arenburg)定居点;焚尽格里姆哈根城(Grimminhagen)郊区的格拉夫.斯特恩豪尔城堡(Graf Sternhauer)。
帝国历2518年 鲍里斯.托德布林戈尔二世(Boris Todbringer the Second)对邓肯瓦尔德的兽群进行反击,埃尔斯特威尔德一役(Battle of Elsterweld),鲍里斯亲手戳瞎卡兹拉克的一只眼睛,后者成为如今臭名昭著的“独眼”(‘The One-eye’)。
帝国历2519年 卡兹拉克在诺德林根城(Norderingen)外成功伏击伯爵的部队,并且顶瞎鲍里斯二世的右眼以示“回礼”。战争持续到今天,鲍里斯甚至悬赏一万金皇冠,直言终有一日要拿下卡兹拉克的头颅。
注:以上资料取自帝国年表(Note: All dates are in the Imperial Calendar.)

⊙旧世界之外的野兽人(BEASTMEN OUTSIDE THE OLD WORLD)
多数旧世界住民谈及野兽人,仅能想到帝国大森林深处的野蛮生物。尤其是邓肯瓦尔德(Drakwald)和阴影森林(Forest of Shadows),那里是最黑暗、最危险的地域。帝国民众熟知的野兽人是类人的牛、羊或老鼠。只要不离开旧世界,就没有理由让他们相信旧世界之外有其他案例。
然而,“混沌造物差异不大、有相似处,能预测混沌变化”的想法,无疑是大错特错。混沌性质多变、可塑性强,正如它对凡界造成的影响,凡界反过来也影响着混沌。野兽人群落的分布格局远远超出旧世界,他们的特征无一例外地反映了栖息地状况,且契合当地民谣中的怪异。

究竟是野兽人潜移默化地改变民间传说,还是混沌神力将造物塑造为最适合散播恐怖的形态,真相往往难以辨别:两种因素可能相互作用,彼此碰撞,此消彼长。当然,帝国官方描述的恶魔精怪通常是山羊特征、性格癫狂的兽状个体,所以野兽人与宣传形象高度吻合,绝对不是单纯的巧合。
随时间推移,凡人的期望、信仰、梦想、噩梦汇聚成来自北方的混沌能量。魔力席卷世界,悄无声息地渗进大地、改变生物。突变事物反过来又证实、加强了缔造它们的“恐惧”。
个别东部诺斯卡部落保有一项成人仪式,仪式要求成年的战士必须猎取某种白色庞然大物的头颅,北方人将它们唤作尤弥尔(Ymir)或杰提(Jeti)。克拉卡-德拉克(Kraka-Drak,独龙城)有类似故事流传,部分北方矮人声称自己目击到巨型白毛怪物。尽管南方矮人视独龙城矮人为奇怪的民族,但他们似乎也没理由怀疑北方的表亲。

遥远的西部荒原之上,坐落着黑暗精灵的国度,纳迦罗斯(Naggaroth)。黑脊山谷(Blackspines)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鹰身女妖(harpies)、蝎尾狮(manticores)、奇美拉(chimeras)纷纷在此开枝散叶。除开上述例子,纳迦罗斯的野外洞穴和地下裂隙一直有两足鳞甲生物的出没痕迹。他们与精灵同高,从头到脚都覆盖着粗糙的鳞片;作风原始,手持石斧、石棒,进行嗜血的争斗。
形势严峻或北方混沌号召的情况下,鳞甲生物会冲下黑脊山,加入混沌军队,袭击黑暗精灵的城市。其攻势如潮水般汹涌,唯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击退入侵。

东方旅者带来遥远国度的轶事,据说那里的人形野兽同邓肯瓦尔德兽类一样,有远离人类文明的习性。印地(Ind)香料商人(spice merchants)分享着见闻,期间提及一种带有大型肉食猫科动物头部结构的物种,商人们称猫科动物为“老虎”。这些虎人遍布印地内陆丛林。印地人认为虎人是高贵、善变的生物,他们既有可能击退侵犯人类村庄的入侵者,也有可能将村庄夷为平地。由于虎人的动机深不可测,印地人常以肉和米作为祭品,安抚前者的情绪。

在旧世界,民众对外界的神秘区域知之甚少,阿拉比算是少数得到大众认知的地区,它也是人们口中的南地(Southlands)。最博学的旧世界学者都知道,南地不仅有人类居住,而且是人猿(apes)的家园,后者是一种与原始类人动物极为相似的物种。有些人猿很有组织性,也很聪明,使用工具、武器和诡计攻击丛林中的其他生物。当蜥蜴人(Lizardmen)或地精(Goblins)追赶人猿时,他们便匿踪于大雨林的树冠间。人猿动乱何时平息,兽类又是怎样诞生的,无人能够断定。更加不确定的因素是,一只人猿观察行人,究竟是出于动物的好奇心,还是心怀野蛮的混沌恶意。南地丛林因此变得越发危险瘆人。

以上生物中有一部分,全部,或者没有一个称得上混沌之子(Children of Chaos)。兴许是鲜为人知的新物种;亦或是激情旅者的想象,甚至不排除是虚构的无聊谣言。如今这些奇怪生物的祖先有多少是魔风扭曲力量的造物,谁又能说得清呢?况且对于普通人而言,“考虑它们的起源”远不如“怎样面对它们”来得紧迫。

野兽人七版军书:
⊙野兽领域(THE REALMS OF THE BEAST)
帝国和巴托尼亚境内至少半数土地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稍微清醒点的人都不敢涉足其中。因为他们知道森林内徘徊着混沌造物以及不计其数的战兽团。
这片名为“旧世界”的地域广阔到超出常人想象,杳无人烟、未经探索的林区比比皆是。有蹄族统御山林草野,即便稍有砍伐开垦的土地,仍是野兽人的狩猎领地。目前为止,仅艾索洛伦森林(Loren)、拉努尔隆森林(Laurelorn)未全面沦陷于野兽人之手。当人类或其他种族误入野兽人的血域时,混沌战兽们会成群结队地冲出森林,在兽王残暴兽性的统辖下结成嘶叫兽群。对野兽人来说旧世界的城镇堡垒根本不值一提。终有那么一天,凡世将迎来终焉,届时秩序文明砖瓦不剩,入侵者必受屠戮。

◎林中住民(THE DWELLERS IN THE WOODS)
野兽人作为混沌造物,不同战兽群展现出的多样性着实令人惊叹,这些特性往往跟兽群血域(blood-grounds)以及捕猎地环境有关 。例如,中央山脉(Middle Mountains)树木繁茂的山脚下驻扎着海量兽群,旧世界南部森林则是另一番景象。除开成千上万的战兽部落,山麓还是半人马(Centigors)游牧团的家园。由于半人马身体笨拙不协调,他们在密林区无法正常生活;相反山脉间的稀疏林地中更适合人马居住。战争来临之际,半人马们会冲出山区响应战兽团的号召,顺带同兽类交易自己无法生产的武器护甲和啤酒饮品。
中央山脉的战兽团以战时出动大量混沌生物闻名,这与无数混沌族类喜欢在山丘深谷内筑巢的习性脱不开关系。例如腐败的疯语兽(Jabberslythe),嘶叫萨满仅稍稍施展黑魔法便能驱动狂乱莫测的疯语兽群落冲向战场。
而中央山脉诸多野兽势力中有一支战兽团尤其擅长驯服巨兽,该兽群内部哪怕劣角兽掠夺者(Ungor Raiders)外出搜寻新目标都有凶残笨重的战争巨兽相伴左右。得益于高效的代步工具,锯齿角部落(Herd of the Jagged Horn)的活动范围比其他兽群更加广阔。当然在正面遇敌时大多数角兽选择步行作战,毕竟没人能阻止狂暴的巨兽在战斗中撒野。

倘若探讨中央山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兽群,就不得不介绍兽王戈索尔及其部落。这位神圣的野兽人领袖可以说命中注定要领导一场针对帝国的毁灭性战争,他和他的兽群屠戮数百万军民,两块帝国领沦为战争废土。据说戈索尔接受毁灭之力的感召,力量无比强大,甚至连横行天空和荒野的兽类都加入了他的部落。戈索尔兽群的中坚力量无疑是由最庞大且最具攻击性的牙角兽(Tuskgors)和剃刀兽(Razorgors)所牵引的战车部队,它们足以确保戈索尔座下精锐畅通无阻地碾碎敌人。直至今日,戈索尔的后裔们仍沿袭这一传统,驾驶着粗犷的战车来撕开人类军队的防线。

◎混沌之触(THE TOUCH OF CHAOS)
邓肯瓦尔德(Drakwald)位于西格玛帝国的心脏地带。幽暗森林的植被仿佛有遮天蔽日的势头,层层阴影的笼罩下蕴藏着储量惊人的次元石,这或许是深居诅咒丛林的兽群受混沌诸神重点亲睐的原因之一。邓肯瓦尔德的突变率异常高,此地的大角兽头长最粗壮的犄角、混沌战犬口生最锋利的尖牙。邓肯瓦尔德各大战兽团常常带领混沌卵行军,它们曾经是强大的兽王和萨满,因魔法风影响太深而被他们冷漠的主人扭曲成怪异的新形态。战争来临、兽群雄踞的时候,混沌卵们同战兽一起响应召唤,蹒跚地走出森林巢穴,回应某种早已被遗忘的本能。

纵观邓肯瓦尔德的野兽势力,斯特林亲族兽群(Skrinderkin Herd)的混沌卵数量尤其惊人。令人作呕的混沌卵们身覆利刃,与角兽有相似的皮毛犄角特征,因此可以推测许多混沌卵曾是兽群的一员。混沌力量彻底扭曲了这些可怜虫的外形,可它们既没有离开兽群,也没有被同族赶走,而是继续留在战兽团内。若在战场上仔细观察,定能发现至少有一只混沌卵挥舞残缺的兽王战旗,旗杆和张开的爪子融为一体,千万张嘴嘶叫着躁动无序的战吼。

虽然邓肯瓦尔德阴森恐怖、地势崎岖,但是围绕幽暗森林的战争永不停歇,帝国防御阵地只是一个方面,出于对丰富次元石矿藏的病态追求,斯卡文势力染指了这片土地。据说斯卡文鼠人拥有一套通往中古世界任意角落的隧道系统,许多隧道直达邓肯瓦尔德深处。邓肯瓦尔德的战兽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鼠人的行踪。森林植被或地块岩层的大规模塌陷极有可能预示了斯卡文入侵,不出意外的话兽群和斯卡文军队间很快便会爆发冲突,有时战场距离人类城市相当近,城墙上的帝国守军甚至能隐约感受到森林深处的非人叫声,以及大地因战争践踏传来的余波,毛骨悚然的氛围使守卫或多或少对森林保持畏惧之心。
部分邓肯瓦尔德兽群干脆主动向斯卡文发动进攻。其中最臭名昭著的群落莫过于由戈洛兹.穴居食人者(Ghorroz Burrow-Gorger)带领的战兽团。在邓肯瓦尔德深不见底、盘根错节的隧道中,上演着一场又一场攻防战。经过多年的战争,穴居食人者掌握了一种对付鼠人的战术:让数十只疯狂的混沌战犬挨饿,然后把它们赶进斯卡文巢穴。当鼠人惊恐地逃出隧道时,手持巨斧的大角兽早已等候待多时,在大角兽砍倒所有鼠人后兽群将封住隧道入口。

“野兽人;他们毁灭秩序
并在文明的废墟上散播混沌。”
◎黑坑(THE BLACK DEEPS)
我们把目光转向旧世界的遥远南方,即人类文明熟知的黑色山脉(Black Mountains)地区。绵延一千英里的密林覆盖着整座山脉,即使野兽人也得小心翼翼地穿过这片森林。此处亦唤作黑坑,是旧世界常见巨型蛛形生物的栖息地,密林内结满了粘稠的蛛网。林地外围是森林地精蜘蛛骑手的家园,混沌兽类极度蔑视矮小的森林地精。

久居黑坑的野兽人早早适应了当地的恶劣环境,那些无力躲避抗争的孱弱战兽则成为巨型蜘蛛的口粮。以阴影戈尔战兽群(Shadowgor Warherd)为例,黑坑战兽长有如幽暗森林般漆黑的皮毛,且拥有敏锐的听觉,实际上他们已经免疫一定剂量的蜘蛛毒液。部分战兽手持由锯齿状蜘蛛四肢制成的武器,武器通常涂有蜘蛛血毒或蕴含嘶叫萨满的恶毒诅咒。

◎不计其数(NUMBERS UNCOUNTED)
瑞克瓦尔德的兽类特别强壮,而且不知为何,它们的繁殖速度也比其他地区的兽群要快得多。兽啼回荡在密林间,夹杂着闯入野兽国度的愚者的凄厉惨叫,令人甚是不安。森林是野兽人的巢穴,兽群互相征伐,争夺狩猎场的统治权。瑞克瓦尔德存在大量劣角兽(Ungors),以至于形成了许多中小型兽类为主力的兽群。这些兽群吸纳转变者(changelings,和奸奇恶魔篡变灵同名,但不要搞错了,它们八竿子打不着一块去)和兽化人(turnskins);他们被父母赶出赶出人类社会,辗转各地,最终逃进森林深处。尽管此类生物在角兽(Gors)社群中的上升机会少得可怜,但兽化人统治劣角兽群体的情况不可谓无,兽类同人类的无休止战争也有可能由不起眼的变异人领导。劣角兽在征服一座城市后,会对敌人的肉体精神施加非人折磨,处刑居民的残酷程度比起角兽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对的,帝国西北部林地与玛丽恩堡周边的荒野接壤,那里的人类和猎物少得可怜。因为当地兽群的血域囊括数百英里平原,直至海岸线,所以战车成为他们的主要工具。任何想要穿越荒地的人都必须时刻警惕那些快速移动的战车部落。这些野兽人以包围诱捕战术而闻名,兽类将操起利刃砍倒被逼入绝境的敌人,然后用战车一路拖拽俘虏,送到万魔岩前献祭。


◎玷污荣耀(HONOUR DEFILED)
巴托尼亚北部,阿登森林(the Forest of Arden)的兽类声称他们比其他同类更强更凶残。考虑到本地兽群中存在数量可观的大角兽(Bestigors),这种说法可能不是空穴来风。这些精英战兽们聚集一处,通过寻找劲敌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即使是战意不高的和平时期,大角兽们同样会不断地举行血腥决斗仪式,以此来磨练战斗技能,增强肉体力量,淘汰无法适应竞争的弱者。如果精锐兽团加入战斗,巴托尼亚的骑士团也得再三考虑是否要与他们交战。

巴托尼亚编年史记载了大量阿登森林兽群走出黑暗巢穴,向周边地区发动战争的场景。在这危急关头,巴托尼亚骑士领主们必须驾马去直面肆虐领地的狂怒部落,然而最后他们大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兽类把巴托骑士从坐骑上一把拉下,拖到地上啃撕成碎末。野兽人在战场上数次击败巴托尼亚军队,迫使兽类的敌人撤退到堡垒城镇等临时安全地带。即便如此,巴托军民依旧寝食难安。嘶叫萨满们召唤出森林中庞大的野兽群落(残暴的牛头四臂巨人(Ghorgons)、笨重的独眼巨人(Cygors)或散发恶臭的森林屠戮者(forest shamblers))来攻击要塞。眼看巨兽要撞开厚重的城堡大门,一队野兽人会在夜里偷偷地出来,将一个带有巨大犄角的独眼巨人头骨挂在大门上方。随后,萨满们召唤另一只愚笨但无比强大的野兽,当野兽看到“对手”的犄角,它们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冲进城堡的大门,用蛮力压碎头骨和城门,如此一来巨兽身后的野兽人大军便畅行无阻。幸运的是,对于巴托尼亚人来说,犄角攻城事件相当罕见,因为如果入侵频率变得更加普遍,美丽的巴托尼亚可能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彻底沦为兽群铁蹄的栖息地了。

※柯罗卡肢解者(THE WARHERD OF KHOROK MANRIPPER)
巴托尼亚阿登森林的南端深处有支臭名远扬的嘶叫兽群,被众多骑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有一次,名为柯罗卡.肢解者(Khorok Manripper)的凶悍大角兽与高贵的巴托尼亚骑士正面交锋,而骑士的闪亮头盔带有一套华丽的鹿角。骑士盔的角比柯罗卡的犄角更加粗大,这点让肢解者非常愤怒。于是柯罗卡和骑士进行了一场血战,虽然骑士英勇战斗,但在大角兽的无情攻势下仍然处于劣势。最终柯罗卡给予致命一击,将骑士斩首。柯罗卡高举头颅,愤怒和快意近乎要撑破胸腔。战斗胜利后,他折断骑士破旧头盔上的鹿角,把鹿角绑在自己的犄角旁。不久,整个部落开始装配巴托尼亚的标志和旗帜,仿佛兽类在粗鲁地嘲笑巴托尼亚骑士所珍视的一切。

◎黑火隘口(BLACK FIRE PASS)
绝大部分战兽群喜欢在血域周围游荡,向他们认定的入侵者发动毁灭性战争。在这些地区内,无论敌人的权势地位如何牢固,皆不能幸免。然而,有些兽群的生活区域相对较小,它们知道新鲜的“口粮”会自动送上门来。举个例子,南方兽群对任何想要穿越黑火隘口的人来说都是挥之不去的诅咒。

这条宽阔的山谷连通了帝国南部和西南土地,直达提利尔(Tilea)和埃斯塔里亚(Estalia),它也是远东贸易路线的高危路段之一。不仅如此,黑火隘口还是一条古老的入侵路线,被恶地(Badlands)绿皮以及其他来自死亡之地(Land of the Dead,即尼赫喀拉周边)、黑暗之地(Dark Lands,黑矮子老家)的堕落种族所使用。虽然黑火隘口野兽人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威胁,但只有当敌人的整支军队试图穿越兽类划定的领土时,战兽群才会大量聚集。无数次,一支军队在黑火隘口深处血战,一路上击败大量外敌,最后却发现隘口尽头是兽类形成的包围网。

※内奸(THE ENEMY WITHIN)
帝国贵族们在瑞克瓦尔德森林(the woodlands of the Reikwald)中留有许多与世隔绝的狩猎小屋,禁止普通人在那里狩猎。据传,这些贵族、宫中贵妇不可告人的秘密就藏在小屋里,莫尔斯里布(Morrslieb)妖娆尽显之时,他们将举办崇拜毁灭之力的仪式,在熊熊燃烧的柴堆旁与兽类们一同庆祝狂欢。这种亲密的关系最终极易发展成彻头彻尾的背叛行为。类似事件数不胜数,亲近兽类的贵族们在夜晚打开高墙城门,使嘶叫部落神不知鬼不觉的占领城镇,而城市守卫此时还相信自己已经远离潜于林中的不祥。

◎牛头怪部落(THE MINOTAUR TRIBES)
放眼旧世界的林地,阴影森林(Forest of Shadows)是牛头怪群落最集中的区域。腥臭嗜血、酩酊大醉的牛头兽类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们在巨角公牛(Gorebulls,全战里的牛头事务官)和末日蛮牛(Doombulls,牛头领主,地位同兽王)的统治下形成了完备的部落。这些部落的大角兽(Bestigors)数量少得可怜,原因是很少存在中小型兽类有足够能力去挑战牛头怪领主的权威。然而,一个牛头怪部落可能有成百上千的劣角兽(Ungors),他们在巨型牛头怪周围游荡、拍马屁,甚至趁机会偷窃散落在地面的残肉碎骨。在实战中,由于劣角兽的远距离射程超过牛头怪,他们通常尽可能地嘲讽辱骂对面,敌人则很难接近劣角。若敌军的追击近在咫尺,劣角兽便逃回牛头怪的伏击点,然后面露扭曲邪恶的笑容。一场骇人听闻的屠杀即将展开。
末日蛮牛号召兽群发动的战争,毫无疑问将带来席卷大地的杀戮狂潮。此时此刻,怪兽领主们的嗜战欲如病毒般传播开来;该地区的所有牛头怪部落都本能地加入了兽蹄大军;每一位战争角兽(Wargor)皆察觉座下战兽的流露出明显的渴血兽性,最明智的做法是参与入侵,以免更年轻、更好斗的兽类挑战自己的霸权。森林深处的野兽也被卷入了这场暴行——鹰身女妖(Harpies)、剃刀兽(Razorgors)和硕大的牛头巨人(Ghorgons)无一例外被撕裂、残杀、饥饿的强烈欲望所吞噬。

※卡肯加德肉库(THE KALKENGARD LARDER)
阴影森林周边的城镇里流传着一则广为人知的故事,主角是名为血角·拉古什(Ragush of the Bloody Horn)的牛头怪。这位特殊的末日蛮牛奇壮无比,即使在同类中都算是十足的庞然大物,于是拉古什逐渐成为当地人类和兽类口中的活传奇。拉古什的残忍野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他最令人发指的行径莫过于在卡肯加德镇犯下的罪行。末日蛮牛召集了一支强大嘶叫兽群,其中包括数百只(hundreds of)牛头怪,牛头怪们人手配备一对锯齿状刀具。在一个血性高涨的夜晚,兽群侵入了城市,焚毁目所能及的建筑物,屠杀四处奔逃的守军。尸首残躯之丰盛,致使拉古什和他的同类都不能一晚扫荡干净。享受完盛宴后,末日蛮牛命令属下将没食尽的残余倒挂在树枝、岩尖和建筑废墟上,既作为证明末日蛮牛实力的血腥丰碑,也是拉古什及其追随者的“肉库”,他们可以沿着血腥芳香随时返回卡肯加德,饱尝人类血肉。自那天起,废墟和城市周围的地块被唤作卡肯加德肉库(Kalkengard Larder),具传部分挂在枝桠间的“肉”仍未彻底死去。

◎黑暗之心(THE HEART OF THE DARK)
有蹄者对黑暗之心素来保持缄默。黑暗之心的具体位置至今不明,但萨满们声称蔓延世界的兽径以它为终点。这吸引众多野兽人开始朝圣之旅,沿古老神秘的道路前行,直到抵达最终目的地。阳光永远无法触及黑暗之心,而且其中心树立着中古世界最大的万魔岩,它的一砖一瓦皆沐浴在混沌神力之中。嘶叫萨满们将自己锁在深渊底部,以便更好地吸收原始纯粹的混沌能量并接收毁灭诸神的幻象和预兆(或者转化为变异生物)。
万魔岩底部是盘根错节的扭曲巨型树根,好似天空泰坦(Sky-Titan)的内脏。树根内部是一连串的糜烂隧道网络,里面不仅住着兽类,还是许多无名生物的家园。可怕的仪式在深渊里日夜举行,每个月圆之夜,一千名俘虏被扔进一个狰狞咆哮的巨大羊胃里,羊胃紧连万魔岩的基石。恐怖的盛宴似乎重新激活了堕落的符文石,其扭曲的魔法延伸至数百里外的森林中。古老的树木扭曲移动,形成奇怪的图腾迷宫,侵占道路和城镇。人们噩梦不断、牧师深陷迷途。遍布中古世界的混沌兽类燃起杀戮毁灭的原始冲动,有蹄者的战争近在咫尺!

※鲜血圣地THE PLACE OF BLOOD)
邓肯瓦尔德战兽团的萨满们常低语着兽类首次与另一批黑暗诸神子嗣相遇的故事——斯卡文魔鼠,双足行走的鼠辈,渴望次元石的贪欲,昭示他们的混沌本质。那第一场血战不过是至今仍在进行的战争的开端。
故事讲述了邓肯瓦尔德的战兽们聚集在一片空地上,空地被一道巨大的裂口撕开,裂口名为鲜血圣地(the Place of Blood)。据说,这片空地曾一度矗立着一块高大雄伟的万魔岩(herdstone),它的锯齿状构造直刺云霄。一天晚上,嘶叫萨满们正准备祭祀一只全身黑毛、尖叫着的的生物,而且正是兽王(Beastlord)石角(the Stone-Horn)玛高克(Magok)用一把锐利的巨斧将他放倒。仪式接近高潮、祭品近在咫尺之时,一声可怕的呻吟自地底传出。刹那间,万魔岩有倾倒的迹象。毫无疑问,混沌之子让黑暗诸神大为不悦。
石角向鲜血圣地的万魔岩走去,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嘶吼声。当他走近万魔岩,它颤了一下,又晃动了一会儿,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陷入地底。缓过神来,石角才发现自己站在一道宽阔且险峻的悬崖边际,其面孔在深谷病态绿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冷酷。
无比神圣的鲜血圣地遭人玷污,黑色狂怒吞噬了石角的内心。玛高克亲眼目睹这只生物被嘶叫萨满们抽出血液和五脏六腑,用来供奉混沌诸神,可它却咬断锁链,逃进那张好似大嘴的黑暗深渊。兽群聚集在洞口周围,怒视深渊底部。
伴随一道粗重且不和谐的巨响,鼠类从世界根基深处涌出,每一只老鼠皆发出尖啸声,意欲挑战混沌兽类。兽群以野蛮的吼叫声作为回应。说时迟那时快,石角玛高克抄起巨型锯齿战斧,猛地跳入裂口,一头扎进幽绿色的深渊,恐怖的怒吼久久回荡在裂谷内,激起了每一位兽类心中熊熊燃烧的仇恨。石角兽群紧跟首领步伐,走进硕大的发光裂口。
萨满们的后续故事有数个不同版本。所有故事唯一的共通点是,大多数跳入深渊的兽类再无音讯,回来的勇士屈指可数,而石角玛高克不在他们的队伍中。其中一则讲述了玛高克(Magok)同一只身覆粗糙白色皮毛、血红眼睛、驼背的生物战斗。玛高克视这生物为真正值得一战的敌人,兽王在百余低级魔鼠士兵间开辟出一条血路,径直杀向红眼巫师。依传说所述,两者势均力敌,石角单凭蛮力与鼠王的邪恶魔法相抗衡。直到最后,玛高克用斧头劈断对手的法杖。这一记猛砍让能量失去控制源,次元魔法瞬间撕裂了法师的身躯;接着玛高克挥出第二击,将斯卡文头目从头到腰撕作两半。
部分故事描述了各种老鼠模样的肮脏生物出没于兽类新挖的黑暗迷宫深处。野兽人在地底探测到鼠人的活动痕迹,大量鼠人奴隶正费力地从万魔岩底部拖出大块发光的石头。愤怒的兽群没留下活口。据说,即便双方正在交战,斯卡文鼠人仍发疯般地啃食着发光石。岩石使魔鼠臭气熏天的身体发生进一步扭曲变异,哪怕是最虚弱的鼠人也会变成牙齿、爪子吱吱作响的猛兽。但是当混沌兽类以所杀之人为食时,身体也开始突变。兽群相信神的恩泽与他们同在,于是杀戮再一次开始。
兽群还掘出肥胖的白色巨型怪物,怪物瞎眼、无毛,有多个镰刀状的爪子,如切开兽类内脏般轻松地切割岩石。兽群的牛头怪寻找此类生物作为食物,隧道黑暗狭窄,野兽人几乎要弯着腰才能通过,而且在黑暗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残酷的混战。嘶叫萨满们说,尽管这些苍白的洞穴生物大口大口地吞食兽类,但终究迈上了黄泉路,被屠杀、咀嚼、进入牛头怪们腐臭的食道。
越来越多的兽王带领部落跳入黑暗,其中不少部落甚至来自森林数英里外的地区,因此战斗在地下持续了整整一年。时至今日,那些魔鼠也没有胆量爬出鲜血圣地万魔岩下方的坑道。
在混沌之月的照耀下,数支兽群聚集在一起纪念无所畏惧的石角玛高克,分享更多关于斯卡文战争的故事。聚会的高潮,群情激昂的兽群会拿起利斧和锯肉刀,下到峡谷深处去屠戮焚烧,就像过去的岁月里石角部落所做的那样。如此一来,邓肯瓦尔德(Drakwald)的兽群确保了对斯卡文的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Warhammer FRP - Tome of Corruption - 2nd ed:
⊙野兽人国度(LANDS OF THE BEASTMEN)
野兽人常以游牧战兽团的形式活动,由最强壮的个体发号施令。任何一片森林、荒地、城郊都有战兽的身影。虽然野兽人在邓肯瓦尔德(Drakwald)、阴影森林(Forest of Shadows)泛滥成灾,但巴托尼亚(Bretonnia)、提利尔(Tilea)等地区的兽类数量也是与日俱增。旧大陆之外的世界同样无法幸免,难以计数的野兽人占据了震旦(Cathay)和尼朋(Nippon)的国土;甚至有大量战兽跨越海洋,抵达纳迦罗斯。无论人类走到哪里,兽类永远是不变的“风景”。
◎邓肯瓦尔德(DRAKWALD)
鉴于邓肯瓦尔德森林(Drakwald Forest)有数量惊人的次元石(Warpstone),米登领(Middenland)兽患一直是令帝国官方焦头烂额的问题。军队的抑制行动收效甚微,混沌兽类的入侵反而日渐凶猛,森林边缘的农庄和前哨营往往是兽灾的第一受害人。
◎阴影森林(FOREST OF SHADOWS)
奥斯特领(Ostland)、诺德领(Nordland)半数以上的土地被暗影森林覆盖,该地同样是帝国境内最黑暗、最危险的林地之一。大量兽群、数支地精部落盘踞在山林间,它们的祖先能追溯到混沌大入侵(Great War Against Chaos)时期的战士。奥斯特领人(Ostlanders)定期组织搜寻行动,尝试找出怪物们的巢穴,只可惜效果欠佳。毕竟,哪怕是最勇敢的巡逻队也不会滞留于入夜的幽暗密林深处。

◎巨魔之国(TROLL COUNTRY)
基斯里夫(Kislev)北部——巨魔之国,凡界混沌国度的最外围区域。探索这片荒地的努力全部以失败告终。沙皇(Tsar)及女沙皇(Tsarina)偶尔会派遣军队进入巨魔之国,挑战骇物,试图控制混沌的增长趋势。从结果看,基本上是劳而无功,混沌部落总是无穷无尽。
巨魔之国乃无人问津的荒野,四处散落着生锈的战争机器和腐朽尸骸。混沌造物多如牛毛,成群的奇美拉(Chimeras)、牛头怪(Minotaurs)、食人魔(Ogres)、野兽人(Beastmen)和巨魔(Trolls)早已司空见惯,资源争夺和战争狂热是这里永恒不变的主题。混沌领域(Realm of Chaos)向凡人世界扩张的时候,混沌军队就会在巨魔之国集合。四神追随者树起阴森的符石(monoliths),纪念残暴的神祗;混沌兽类在嘶叫萨满(Bray-Shaman)幻象的指引下走出森林;而混沌冠军们(Chaos Champions)带来了他们喜怒无常的主人。混沌巫师(Chaos Sorcerers)操纵着魔兽,指挥它们前往旧世界作恶。巨魔之国恐怖横行,其存在是混沌狂乱本质的最好写照。

※狩猎(HUNTED)
汉斯紧抓妹妹的手腕,不顾一切地向前狂奔,树枝抽打着脸颊、撕扯着衣裳、抓绕着皮肤,他却无暇顾及。女孩的啜泣掩盖了汉斯沉重的呼吸声。林路崎岖起伏,二人一路上跌跌撞撞,停下、哭泣、继续奔跑。似乎有东西紧随其后。
汉斯兄妹此时正迷失于臭名昭彰的邓肯瓦尔德(Drakwald)森林之中。纵使全副武装的帝国军队都很难安然无恙的穿过这片密林,更别提两个迷路的孩子。死亡的阴影无法散去,阴风拂过兄妹俩的脸蛋,好似有人低语着苦痛和折磨。恐惧成为逃亡的唯一动力。汉斯清楚背后的情况,他绝不会放任它们掳走自己的妹妹。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的地势缓缓上升,植被不再高耸。汉斯几乎能感受到凉爽的秋风,以及混杂在风中的炊烟、烤肉味。妹妹再一次摔倒。该死!汉斯停下来扶起妹妹,期间他冷不丁地回头看了一眼来时的路。那片地方!那个角落!那里!那儿!还有那!无形、腐坏、邪恶的“家伙”,骇人的“生物”,饥肠辘辘的“物体”,恶毒、卑鄙的野兽人(Beastmen)。汉斯明白一切都是徒劳。兽类们争相走出黑暗,阴影裹着它们山羊、公牛状的兽性头颅,和毛茸茸的类人躯干;同狼一般,狡黠而自信;双眸形如人眼,却不带丝毫怜恤。其中一只发出低沉的嘶笑,当它拔出那把似刀非刀、似剑非剑的武器,讥笑声越来越刺耳。
汉斯拔出尖刀,将妹妹挡在身后。如果野兽人想要吃掉他们,必定会付出血的代价。汉斯蹲下来,准备殊死一搏。然而汉斯摆好架势的一瞬间,身后便传来妹妹的尖叫声,突如其来的刺激使他动弹不得,内心千疮百孔。汉斯知道妹妹已经惨死……下一个轮到他了。

◎旧世界周边的野兽人(BEASTMEN AROUND THE OLD WORLD)
混沌,本质不可预测,其给予仆从的变化不遵循任何固定模式。虽然徘徊在帝国境内的野兽人多呈现杂糅山羊/公牛特征的人类身躯,但它们不能解释帝国边界之外的情况,原因很简单:混沌反映了凡人的恐惧和梦想,这些要素足以改变野兽人的形态。
“大伙知道南地(Southlands)丛林有许多神奇的生物吧。毫无疑问,它们定是混沌造物,要知道帝国诸神可不会创造混合体。绿色人猿(Green Ape)就是个典型例子。人猿潜伏在南地最黑暗的角落里,深爱阴森且无迹可循的丛林。当地人声称人猿异常老练,有自己的语言和武器。我觉得尽是些胡说八道。没错!一只会说话的猿猴。话又说回来,因为目前我们仅掌握地精(Goblins)和蜥蜴人(Lizardmen)的完整资料,所以这事的真实性确实值得商榷。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说的是,人类与这些生物有着某种联系……”
——约翰尼斯.克兰,玛丽恩堡人,学者兼探险家(JOHANNES KRENT OF MARIENBURG, SCHOLAR AND EXPLORER)
“前往遥远震旦(Cathay)的路途中,我们经过印地(Ind)这个美妙的国家。一路上尽是些稀罕玩意!奇异的庙宇,长鼻子、长牙的四足大白兽,五颜六色的鸟,还有美食……现在想起来,我仍然兴奋到无法呼吸。然而福无双至,旅团遭遇一种未知生物的袭击。考虑到袭击者拥有人和兽的特征,我相信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熟知的混沌兽类有联系。只是这群暴躁的家伙有所不同。猫的脑袋——比帝国夜猫的头更大——长在人类的身体上。更奇怪的是,旅团成员拼命抵抗,土著向导却匍匐在地,无视我们的呼救,也不理会它们的撕咬。不幸中的万幸,多亏我高超的剑术和同伴的掩护射击,我们赶走了粗鲁的生物,目送它们潜入丛林。重新整顿完毕,我鞭打向导,告诉他们别那么胆小怕事。几周后,我才知道当地人视这些生物如同圣灵,要是当初我们伤害其中任何一只,之后的旅程怕是没现在这般安稳。谢天谢地,当我们回到镇上时,我结束了向导服务。不过诡异的地方在于,我的胃一直疼痛难忍……可能是水土不服吧。”
——列奥波德.里奥吉洛,玛格丽塔(Magritta)富商(LEOPOLD RIOGILLO, MERCHANT PRINCE OF MAGRITTA)
“奥苏安(Ulthuan)的阿苏尔(Asur)是奸诈又孱弱的种族,秉性卑劣且毫无底线。为什么?阿苏尔和山上的蜥蜴人(Lizardmen)结盟,袭击我们的家园,杀害我们的人民。他们的盟友也不是普通的史坚克(Skinks,即灵蜥)。不,这些邪恶的怪物身覆黑鳞、行为怪异,兽性特征明显。我以前从未见过这种生物,但残杀杜鲁奇的暴行证明它们与我们邪恶的表亲有联系。”
——艾勒达,黑卫(AELEDAR, BLACK GUARD)
“你们这些懦夫对勇气一无所知。为了成为真正的男人,我得追捕行踪不定的尤弥尔(Ymir),并在一场战斗中杀死它。尤弥尔有一百英尺高,全身长有白色的皮毛。爪子一挥,能让你那一百名哭嚎的战士瞬间毙命。但是我!我!嗜血的霍格雷德,双拳杀死尤弥尔。我扯下其项上头颅,啜饮鲜血以维持生命,直至带着它的头回到部落。什么……你说我撒谎?”
——嗜血的霍格雷德,诺斯卡狂战士(HORGRED THE BLOODY, NORSE BERSERKER)
诺斯卡半岛的野兽人(Beastmen of Norsca)
诺斯卡部落间一直流传有白毛巨兽尤弥尔(Ymir)的故事。与此同时,矮人和巨兽的相遇经历证明北地神话不是子虚乌有。诺斯卡人(Norsemen)相信,若想成为被部落承认的战士,尤弥尔是试炼之路上的重要挑战。那些满怀信心的年轻人顶着暴雪和刺骨寒风,追踪并正面对抗巨兽。如果有人手提尤弥尔的头颅归来,他便占据了部落的特殊地位——至于没回来的人,则永远消失在北地的风暴中。
※野兽人袭击(BEASTMEN RAIDS)
野兽人是能够契合任何环境的最佳对手。由于帝国大部分道路得通过森林,因此兽类袭扰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你可以用它们来为无聊的旅行注入活力。
此外,野兽人最爱的食物是人类!这意味着兽类会经常袭击村庄等小型居民点。倘若玩家无意中发现指定区域,以及重要定居点附近有野兽人的活动痕迹,有可能产生试图说服市民离开或留下来共同坚守的想法。类似情况极易升级成混沌教团和野兽人冠军(Beastman Champion)的秘密会面,教徒常以出卖帝国市民作为报酬,从兽类那换取强大的混沌器物。
※野兽人与混沌教派(BEASTMEN AND CHAOS CULTS)
野兽人是混沌教派的宝贵助力。兽类无穷无尽的数量、骚扰文明聚落的习性,转移了人们对教徒行动的注意力。当然,不是所有混沌教派能成功谈拢交易,许多教团因为不恰当的措辞或者过于咄咄逼人的态度,为自己和他们所在的社区招来兽群的狂怒。
Liber Chaotica(重点):
⊙兽类数量与栖息地(THE NUMBERS AND HABITATS OF BEASTMEN)
遍布帝国的野兽人可不是凡界原生物种。扭曲的混沌力量将人类和野兽重塑成畸变体,赋予他们独一无二的形态。我见识过民间传闻的人马兽(centigors),一种怪诞的混合四足动物;甚至连传说中的鼠人(rat-men)也可能是野兽人的某个分支(我知道太多的帝国“学者”,因为傲慢和愚蠢,驳斥抹杀“鼠人存在论”)。
肆虐帝国的野兽人大多是两条胳膊、一副躯干、一颗脑袋,能双腿直立行走的生物。不过,这是兽类与人类在生理方面仅有的相似特征。他们的块头比人类大得多;脑袋形似发育过快的山羊头,下颚上布满狼的尖牙;人的上身连接着公羊的下肢,最后以分叉的兽蹄为结束。蹄子似乎是兽类的共同特质。
混沌战兽的危险性显而易见,他们的肌肉发达程度高于常人,智力同我们人类相当,具备蛮荒捕食者的狡猾,受混沌天性驱使。这些生物野蛮残忍,不关心其他生物的死活,唯有憎恨人类的情感高于一切。
尽管野兽人的数目不详,但部分旧世界学术团体相信混沌凡人仆从中数量最多的势力,莫过于混沌战兽。我同样陷入深深的忧虑,兽类的种群分布呈分散态势,其势头却是人类的两倍——我不能证明以上是否属实。可我能肯定的是,在帝国漫长的历史中,混沌战兽给人民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恐怖威胁。无论是走林道的独行旅者,还是防卫薄弱的乡野城镇,皆无法幸免。帝国境内常有夜袭村镇、居民遇害、房屋遭焚、牲畜不见踪影的报告——混沌战兽们要对这些事负责。
旧世界(Old World)黑森林及荒地的战兽势力日渐膨胀;然而越过诺斯卡(Norsca)、基斯里夫(Kislev)的险恶荒野,北方仍是兽类数量最多的地区。即便是充满骑士精神的巴托尼亚(Bretonnia)、绚烂多彩的提利尔(Tilea)和爱斯塔利亚(Estalia)等相对安全的南方国家,兽群依旧栖息在最茂密最古老的森林(据传甚至连古怪的洛伦森林(Loren)也难逃魔爪)之中。欢快温馨只是表面光,背地里南诸邦的政府无不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下,他们担心四处游荡的野兽人终有一天会聚集起来,吞没他们,就像兽类在过去几个世纪里所做的那样。
远离混沌诸神的兽类走卒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唯一的选择即尽力将它们驱逐出去——秉承帝国建立之初的原则。

1.民谣的大致内容是流浪汉托马斯不听劝,执意靠近邓肯瓦尔德森林后被野兽人做掉的悲惨故事。算是当年邓肯瓦尔德领居民对自家小孩的警告。
2.帝国邓肯瓦尔德领覆灭的过程在不仅出现在野兽人六版军书中,例如Warhammer FRP - Old World Bestiary - 2nd ed开头也有这段民谣。当然这件事在之前和之后同样有多次提及,算是危险级别跟吸血鬼战争、哥巴德入侵索尔领等同级的大事件。如果有人跟你说野兽人只有戈索尔入侵霍克领(实际上确实没毁多少),就把“邓肯瓦尔德覆灭”贴他脸上。
3.话虽如此,其实旧世界野兽人还是没太多好看的战绩。
4.说件有趣的事,杀死维尔纳伯爵、捕鼠者曼德瑞德两届米登领选帝候的凶手,都是鼠人。
5.“取自帝国年表”是原文(等于是帝国官方确认),原因自然是野兽人不会记录历史。
6.六版说的那几个种族都是真实存在的,因为Warhammer FRP - Tome of Corruption - 2nd ed、Liber Chaotica等官方书籍在后续都有证实。但它们有几个是混沌兽类......没人清楚。
7.旧世界的野兽人分布七版写的很细,细到连不同地区的野兽人外形、习性、战术风格都有列出。突出一个野兽人无处不再。
8.黑暗之心对于野兽人来说,就是他们的“阿尔道夫”。然而没人知道黑暗之心在哪,甚至有很多人质疑黑暗之心是否存在。或许只有最强的那批嘶叫萨满知道黑暗之心地处何方。
9.旧世界被野兽人折磨的最惨的国家,其实是巴托尼亚、提利尔、爱斯塔利亚几个。帝国事多纯粹是地广。(根本原因还是桌面人气不行,后两位更是背景板。不杀你们杀谁.jpg)
10.野兽人和鼠人的关系是真的微妙,打也打过,帮也帮过。
11.《狩猎》中的汉斯兄妹是真的惨。也算是给人提个醒,所谓江湖给的“野怪人”污名是对帝国省兵军队和强大的英雄玩家说的。P民该跑还是要跑,在没有卢瑟.胡斯、瑞克禁卫子女等强人的指导下,留着就是等死(笑)。
12.这次Tome of Corruption 发声的几人除了那个暗精黑卫都意外的靠谱。黑卫说话很显然没过脑子。
13.中古不是40K,混沌人类和其他混沌仆从种族联合不是什么怪事。从北佬到混沌教徒,勾肩搭背的事数不胜数,红王冠就是个典型。(当然互砍也是数不胜数)

14."鼠人(rat-men)也可能是野兽人的某个分支"是混沌圣典(Liber Chaotica)书内帝国学者的猜测,“两倍大于人类”同理。或许前中古几版野兽人和鼠人的关系微妙,但是后几版算是实打实的分了,GW留下的扣子留个意就够了。至于野兽人的数量......多很正常,不多反而不正常。毕竟看过上期的都明白,很大混沌之子根本不是凡物,甚至是“恐惧恶意的化身”(最好的例子即魔古尔和月爪)。
15.多不代表强,野兽人的多只能说是证明“混沌诸神的铁幕笼罩万物”的象征。真强人还是要看混沌武士、混沌恶魔军书(当然,设定里四神的手下远不止混沌人类、恶魔、野兽人)。
16.跟GW讲具体数字你就输了,尤其是混沌。
第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