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赠汪伦2023》原创

2023-08-20 21:49 作者:木晓冰  | 我要投稿

秋日一个晴朗的清晨,天空如洗般呈现宝石的蓝色,远山婆娑在渐渐褪去的晨雾之中。早起的公鸡,正称职地发出一声一声早鸣,此起彼伏,唤醒村里熟睡的村民。 村庄不大,沿山分布,山里葱郁森林的空地上零零散散地坐落着几座土房,宛如秃头之人头上一块一块的斑,虽小却十分显眼。沿着林间弯弯曲曲的小路往山下走,住房渐次增加,走到山脚,举目望去,那都是高高低低的白墙黑瓦了。若再继续往前走,脚踏青石板,随着墙角草长的方向走到底,便到达码头。  码头上最早的一班船只,一刻钟之后就要出发了。船上除了船家,只有少许几个旅人,李铭白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他正在四处游历,寻山访水,由北南下,从春天走到夏天,再从夏天走到秋天,一路美景入目,诗情画意,好不潇洒!  前几日,李铭白游至此地,突然想起自己的好朋友汪大头就住在这个村庄的山里,他们已有许久未见。所以,待船停泊,他就去拜访好友啦。  山上那些如斑一样的土房最高的那一所就是汪大头的家。 大头可真称得上是个好朋友,尽管已别多日,但是再相见时,大头和他的妻子仍然拿出最好的酒,最肥的鸡来招待他,还免费让他在房子里留宿了几天。李铭白还记得,大头妻子宰鸡的时候,那脸上的笑容都快要溢出来了,大头为了让他喝够酒,硬是一滴未沾,全都推让给他了。  “人生难得一友似大头呀!”李铭白深深感叹道。他又想到重逢时,大头满脸的惊喜,不由得心生欢喜。 为了不让大头夫妇来送他,他特意选了这一趟最早的船只,“他们肯定不舍得我走,还好我有先见之明,不然又要继续叨扰他们几天了,可谁让路在前方呢?”李铭白“刷”得一下,甩开折扇,颇有诗人气质地一边轻摇手中折扇一边眺望远处披着晨雾薄纱的青山……   忽然,岸上传来了一阵踏歌声,这声音急促而充满着喜悦,先于受惊的小鸟一步,飞到码头。后来的几位旅客说:“那好像是汪大头家的方向吧,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好事。”   李铭白一下就明白了,这是大头夫妇正在为他送行呢。即使没能当面告别,也要踏歌山中,遥遥相送。李铭白为他们深厚的情谊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刻钟已过,船夫解开套着木桩的麻绳,手中竹竿用力一撑,小船就摇摇晃晃启程了,河面漾起了层层水纹。   望着眼前深深的潭水,李铭白感叹道:“这桃花潭水纵使千尺深,也不及汪兄对我的情谊深厚啊!不枉我之前把钱借给他,以后我定要多多登门拜访才行。”他深情遥望,那一所土房子,那一块“斑”……   “终于走了吗?”汪大头喘着气问他妻子。此时,朝雾已完全散去了。”    他的妻子瘫坐在地上,愤愤地道:“来我这白吃白喝好几天,我们还要好生伺候他,你说你当年干嘛要去借他的钱嘛?也不留一张欠条,欠人家多少钱也不知道,这不得永远对他客客气气的?以后人家要是常常来的话,我们咋办?”汪北千的妻子气愤地骂道。   “我当时也不知道他会这样嘛,借了之后才知道他会去借钱的人家里白吃白喝,亏我当时还感激他不要我还,原来是为了之后来吃喝白嫖。听说他现在四处游山玩水,为了省钱,都是去找他借过钱的人的家里借宿,因为找他借过钱,大家也不好说啥。只是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我们住在这山上,我看见他爬上来的时候,就知道他要在这儿白吃白喝了。哎,只希望以后他不要来这里了吧,可惜了我的陈年美酒啊……”汪大头垂头丧气道。 此时,天色已明,早起的公鸡此刻也都慢慢回到了鸡窝,只遗了几声断断续续的鸣叫,渐渐消散在秋日的晨光里。

《赠汪伦2023》原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