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2021部分错题知识点
2
翻译后修饰是指蛋白质在翻译后的 化学修饰 。 对于大部分的蛋白质来说,这是 蛋白质生物合成 的较后步骤。 前体蛋白是没有活性的,常常要进行一个系列的翻译后加工,才能成为具有功能的成熟蛋白。
遗传密码子是三联体密码:一个密码子由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组成。密码子具有通用性:不同的生物密码子基本相同,即公用一套密码子。
4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6
体循环
肺循环
13
G1期——DNA合成前期 该期是从上一次细胞周期完成后开始的,刚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其体积较原有的细胞小。该期特点是物质代谢活跃,迅速合成RNA和蛋白质,细胞体积显著增大。这一期的主要意义在于为下阶段S期的DNA复制作好物质和能量的准备。
S期——DNA合成期 S期主要特征是复制DNA,使DNA含量增加一倍,保证将来分裂时两个子细胞的DNA含量不变。从G1期进入S期是细胞周期的关键时刻,只要DNA的复制一开始,细胞增殖活动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为止。
该期中,如果受到某些因素干扰,会影响到DNA的复制,而引起了细胞的变异或分裂异常终止。
G2期——DNA合成后期 此期主要为分裂期做准备。这一期DNA合成终止,但合成少量RNA和蛋白质,可能与构成纺锤体的微管蛋白有关
33
本尼迪特试剂也称班氏试剂、本尼迪克试剂、本尼迪克试液或班乃德试剂,是一种浅蓝色化学试剂。
本尼迪特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试剂,它与醛或醛糖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它是由硫酸铜、柠檬酸钠和无水碳酸钠配置成的蓝色溶液,可以存放备用,避免斐林溶液必须现配现用的缺点。

反应原理
柠檬酸钠和Cu2+生成络合离子,此络合离子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

36
信使RNA,中文译名“信使核糖核酸” ,是由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携带遗传信息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类单链核糖核酸。
以细胞中基因为模板,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生成mRNA后,mRNA就含有与DNA分子中某些功能片段相对应的碱基序列,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mRNA虽然只占细胞总RNA的2%~5%,但种类最多,并且代谢十分活跃,是半衰期最短的一种RNA,合成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即被分解。
内含子(intron)是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内含子和外显子的交替排列构成了割裂基因。在前体RNA中的内含子常被称作“间插序列”。在转录后的加工中,它比外显子有更多的突变。内含子是一段特殊的DNA序列。
外显子(expressed region),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外显子是最后出现在成熟RNA中的基因序列,又称表达序列。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通过确定在多种生物中出现的片段来鉴定编码区域,而外显子的保守性可以作为这种鉴定的基础。
39
适应性免疫应答(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通过识别“自身”和“非己”,有效排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此种免疫应答为病理性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ing;antigen presentation,是指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Mφ、DC等)摄取,加工后以免疫性肽的形式呈现于提呈细胞表面,最终被免疫活性细胞识别的过程。显然,抗原提呈过程是免疫反应的起始阶段,它发动免疫应答过程。
抗原提呈过程涉及从抗原被提呈细胞摄取并消化成免疫原性肽,以MHC肽复合物的形式呈现于细胞表面,通过TCR激活T细胞,直至触发免疫应答反应的复杂过程。
56
最大心率是指的是进行运动负荷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
所以最大心率一样,代谢率强的运动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