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期间,先止疼还是降尿酸?错了会更疼!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便是越来越高的痛风发病率,痛风一旦发作,就会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很多患者第一反应就是尿酸高了,要赶紧把尿酸降下来,这种想法真的正确吗?今天就给大家一一解答。
急性发作期,止疼or降尿酸?
相信大家都知道,导致痛风的原因是血尿酸水平升高后,长期形成了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软组织等部位,刺激局部组织渗出,然后在关节处引起滑膜急性炎症反应,这就是急性痛风发作。
虽然痛风发作的原因是因为血尿酸水平过高,但并不建议在急性发作期进行降尿酸治疗,因为使用降尿酸药物之后,血尿酸的水平会下降,尿酸的溶解度也会增加,使得痛风石表明溶解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反而会加重炎症的反应和疼痛症状。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缓解至少2周后再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但患者若此前一直用着降尿酸药物,则不必停用,以免造成血尿酸波动,引起转移性发作或使急性期时间延长。
痛风期应该如何缓解?
第一,要将患者的患处垫高,目的是让静脉血回流,减轻疼痛感。
第二,就是要有规律的多喝水,喝水有助于促进尿酸排出体外。
第三,最好是在起病的24小时内就开始治疗,越早就越有利于病情的改善,治疗的原则主要就是消炎止痛,常用的药有非甾体抗炎药、消炎止疼药、还有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