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超:4.4秒抉择生死,他用生命保护舰载机,如今生产线首次曝光

2022-12-01 10:54 作者:光电科技君  | 我要投稿

今年是国产舰载机歼15着舰10周年,央视罕见公开了沈飞歼15的生产线,一架架装配国产发动机的新批次歼15战机,从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产线上驶出

图片

我们忘不了曾有某国上将嘲讽的断言:“中国人即使有了航母,十年内也玩不转舰载机”。我们更忘不了曾经为了挽救一架战机,“飞鲨勇士”张超在4.4秒里选择了牺牲自己。

图片

今天,请你走进“榜样故事”,我们一起边看边听:

张超:4.4秒抉择生死,用生命保护歼15战机,如今生产线首次曝光音频:00:0010:24

歼-15,绰号“飞鲨”,是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装备的第一代舰载战斗机。2012年10月12日,首次实现了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触舰复飞、阻拦着舰等多个课目训练。

图片


为了实现舰载机早日起飞,总指挥罗阳倒在了辽宁号航母上,而为了更多的歼15能实现着舰,张超倒在了离上舰还有7次的训练上。大国装备背后,是人的不妥协,今天让我们走进飞鲨勇士张超的榜样故事,一起来感受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图片

从小便有凌云志,长大更圆飞行梦

图片

张超,1986年出生于湖南岳阳。小时候张超住在橡胶厂生活区,伴随着噪音和橡胶气味长大。

这样的环境下,张超却能静下心来安心学习。父母不在家时,他就一个人趴在房前的大树下,认真写着作业,在漫天的噪音里独自安静。闲暇时,当飞机从空中划过,他仰望很久,渴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驾驶飞机,翱翔在蓝天深处。

图片

2001年,张超顺利进入岳阳市第七中学就读,高二他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他决心参加招飞考试,像他的师哥师姐们一样成为一名飞行员。

图片

那一年,发生在南海的中美撞机事件中,“海空卫士”王伟英勇牺牲,举国上下悲痛不已。当飞行员,成为张超和许多像他一样的热血青年的共同心愿。

但是,张超的家庭很特殊,他的三个哥哥先后夭折,家里只有张超这根独苗,面对儿子的梦想,老父亲想了很久,还是坚决支持孩子的选择。

可是要成为飞行员不但成绩要好,体能也要出众。一轮体测下来,张超离选拔标准差距还不小。

图片

为了提高体能,张超和其他同学一起买了沙袋绑腿上跑步,别的同学坚持一周就纷纷放弃,唯有张超硬是咬着牙,除了晚上睡觉,天天绑在腿上,坚持了大半年,直到体能达标。

张超经常自我激励: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做到。改变命运的钥匙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经过2年的不间断锻炼,张超如愿以偿地通过了招飞的体检,横在他面前的就只有高考成绩了。

图片

飞行员对于文化课水平的要求很高,学校本来就不是重点高中,张超所在的班级也不是重点班,而他本人文化课水平也只用“一般”来形容。可以说,即便是通过了体检,文化课对于张超的挑战实际更高。

其实,人就是这样,如果不去逼自己一次,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年轻有梦,更敢去追”,因为怀揣飞天梦,张超义无反顾。

图片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他开启了“超人模式”。他以惊人的毅力向大家展示了他的悟性和天分。他每天早起晚睡,把一切能用的时间都扑在了学习上,连最喜欢的篮球都没再打过一次。遇见不懂的,就找老师请教,找同学请教……

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高考时,17岁的张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还当上了飞行员。而这一年,七中仅仅只有2名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张超就是逆袭的那位,

图片

我知道危险,但就是想来

张超的大舅当过20年兵,他从小最爱听大舅讲述军营生活和战斗的故事。2001年,张超知道了王伟的英雄伟绩,立志自己也要成为一名海空飞行员。17岁这年,他终于如愿。

2004年,张超来到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圆梦之旅。经过8年严苛的训练,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张超,毅然选择了“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

图片

有朋友劝他,不要去比航天员危险系数还要高的地方去,留在航校任教是不错的选择。张超的回答很干脆,他说:“我是冲着英雄王伟来的。”

图片

他以英雄为榜样,迅速地成为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在航空团,张超再次以惊人的毅力苦练精飞,从同批战友中脱颖而出。

张超是第一个放行单飞,第一个飞夜航,第一担负战备值班……几年间,他成为“尖刀班”的“尖刀飞行员”。

2011年,训练中的机群突然遇到暴风雨,能见度不到一千米,集体遭遇重度危险。张超主动请缨,为战友们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七架战机转危为安。

图片

2013年,一架外国侦察机入侵我国领空,张超单机迎战。他用高超的飞行技术,紧追外机不放,使得外机的飞行员惊恐不已,只能仓忙逃窜。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机,他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王伟精神。

2014年,航母紧缺舰载机飞行员,这是“刀剑上的舞蹈”,危险系数极大,是航天员的5倍,是一般战斗机飞行员的20倍。

但是,没有舰载机,航母也便是一堆废铁。张超听说了,果断报名参加选拔,此时他已经是副团长,前途无量。他说:“要干就干最难的,要飞就飞舰载机。”

图片

2015年,我国舰载机首飞飞行员,时任舰载机队长戴明盟来到张超所在的部队。张超对他说:“您就让我圆‘刀尖上的舞蹈’之梦吧!祖国需要航母!航母需要‘飞鲨’呀!”

这句话给戴明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感受到他绝不是一时的豪言壮语,而是源自骨子里坚韧的意愿。

经过严格的测试,张超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舰载机大队,成为中国海军历史上最年轻的舰载机战斗员。

图片

从入列第一天起,张超争分夺秒,铆足干劲勤飞多练,1个多月完成理论改装,6个月赶上训练进度,13个月完成上舰前93.24%的飞行架次,数据评估达到3.12分,而2.75分即符合上舰要求。

张超向着英雄,向着海天,你越飞越勇,越飞越好……

图片

4.4秒抉择生死,他选择推杆

2015年,张超28岁,告别随军不久的妻子以及刚满一岁的女儿,义无反顾地去挑战那片“世界上最危险的着落区”。

图片

正式上舰之前,需要进行陆基模拟着舰飞行,这是一个高空穿针引线的活,苛刻的现实条件要求每一个飞行动作必须异常精确,要把飞行技术练成肌肉记忆。

冬去春来,在等比例的辽宁舰模拟舰上,张超一次次起飞,一次次圆满降落。还有7次,他就完成了全部训练,成为我国第二批自主培养的舰载机飞行员,入列辽宁舰。

2016年4月27日,辽东湾碧空如洗,云淡风轻。一级飞行员张超连续完成了两架次海上30米超低空飞行后,准备执行最后一个科目:陆基模拟着舰接地。

中午12点半,张超将驾机在与辽宁舰甲板1:1的着舰区完成连续6次陆基模拟着舰。开车、滑出、拉升,战机腾空而起,战鹰绕着舰区盘旋片刻,精准着“舰”。周而复始,五战五捷。

图片

第六次着舰了,张超驾机下滑过程精确流畅,飞机前轮触地,快速平稳地向前滑去。可是,就在这近乎完美的精准着陆后,机头急速大幅上仰,在超过80度仰角情况下猛然下坠。

无线电耳麦突然传来急促的语音告警:电传故障,检查操纵故障信号……滑跑时速超过240公里的战机,前轮猛地弹起,机头急促上仰,尾椎蹭在地面,瞬间火花四溅,在场的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


危急关头,张超第一时间将操纵杆猛推到底,试图把上仰的机头强压下去,挽救这架造价数亿、朝夕相伴的“飞鲨”战机。“跳伞!跳伞!跳伞!”塔台指挥员徐爱平对着话筒大喊。在巨大的速度惯性下,飞机骤然离地20多米。

无奈之下,张超终于拉动弹射手柄,跳伞自救。那一刻,是12时59分16秒!但是,救生伞还没来得及张开,张超就重重地摔向了地面。


由于弹射高度太低,角度也不好,主伞都未打开,座椅也没有分离……本来他有4.4秒时间,但是为了挽救战机,他拼尽了全力。
战友们风一样跑过来,解下张超的氧气面罩和头盔,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他微弱地说:“左胳膊疼,可能是骨折……”看到戴明盟,张超说道:“我是不是要死了,再也飞不了了……”没想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难以割舍的依然是飞行……


是啊,还有三天时间,张超就能驾驶歼15战机,在真正的航母上飞行,但是雄鹰折翅,飞鲨勇士止步于此。2016年4月27日15时08分,热爱飞行的心脏停止了跳动,29岁的张超离开了这个世界。闻讯而来的妻子喊道:“求求你,再叫我一声老婆,再叫我一声亲爱的……”


2岁的女儿在追悼会上哭着问:“爸爸,我要爸爸,爸爸去哪了?……”老父亲抹干眼泪:“崽,你尽力了,跟爸回家吧。”年轻的战友们擦干眼泪,轻轻地换下张超胸前的飞行等级证章。带着它飞上航母,完成张超未完成的心愿。


2017年,战友来到湖南给张超扫墓,在墓碑前,告诉张超:“你知道么?就在上个月,歼-15突破夜间起降技术了。”……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三航母时代,歼15的的生产线已经罕见的展示在大家面前,让我们一起铭记这位“飞鲨”勇士、人民英雄:张超。未来更先进的战机将会飞跃海天,更优秀的飞行员将会翱翔在蔚蓝深处。



张超:4.4秒抉择生死,他用生命保护舰载机,如今生产线首次曝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