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鬼谷子:做人不能太固执,审时度势才能出头,墨守成规只会出局!

2023-03-18 14:25 作者:鬼谷信  | 我要投稿


文/鬼谷信,研究鬼谷子的民间手艺人

请听题:孔子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最好的时代?

A、帝道时代,B、霸道时代,C、王道时代。

不会就选C,答案是王道时代。我们可以用三个学派进行分类,帝道时代的特征是道家的无为,崇尚禅让文化。王道时代的特征是儒家的礼治,崇尚封建文化。霸道时代的特征是法家的法制,崇尚权谋文化。

明白了不同时代的制度,鬼谷道阿信继续讲透纵横家经典《长短经》。

书接上回,我们知道不同职业的匠人们,是不以善恶为第一标准的,更在意立场和利益。学好手艺成为匠人,争取利益最大化,就是手艺人最大的道德。从这个逻辑上看,手艺人并没有错。但是有一个人站出来说:

不对,大错特错!

他是我们的老熟人,孔子。在鬼谷道阿信看来,孔子的逻辑也没有错,如果每个人都只重视自己的立场和利益,那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吗?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比如纵横家天天施展手艺挑拨离间,兵家天天玩弄套路阴谋阳谋,那还了得?再比如,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站在他的立场上,其实并没有错,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嘛。可是,你难道不会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吗?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这不就是矛盾的起源吗?

这个世界本没有错,人也没有错,错的是时代,错的是制度!你以为诸子百家们争的是善恶、是知识、是哲学吗?其实不是,争的不过是各自推崇制度的优越性。

对此,孔子表示很焦虑,于是出手了,他要打造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理想国”,那个充满爱的王道时代。他拢共干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开启剪刀手模式,对先秦重要的典籍《诗经》下手了,把里面的负能量的内容进行删减。孔子的行为很像你妈,用心良苦,怕你早恋耽误学习,所以在看电视剧遇到男女主角开始亲吻的情节时,就赶紧拿手遮住你的眼睛。她以为只要你看不见,你就不知道。实际上,这种行为容易适得其反,有三个不良后果:

第一、你越是看不见,反而激发了你的好奇心,你就越想看,于是偷偷摸摸看。甚至逼着你练成了一项绝学“眼中有码,心中无码”。第二、人的生理发育是不可逆的,例如,人想亲吻跟荷尔蒙有关系,这是动物的本能,而你缺乏启蒙教育容易归结于道德问题。第三、或许她成功了,遮住了你的眼睛,你看到了一个失真的世界。从此你以为世界都是真善美,于是一个单纯的傻白甜也诞生了。

孔子觉得还不够,他做了第二件事,泼墨挥毫写了《春秋》来歌颂王道,和《孝经》来赞美德行。阿信以为这里的“孔子”是要加引号的,代表着儒生们的理想。《春秋》的主题是怀念,孔子怀念王道时代,那个尊卑有序的年代。与其说孔子在怀念王道,不如说孔子在怀念秩序,有制度才会有秩序。

秩序有什么用呢?虽然孔子热爱空想,但其实是有道理的。比如,手艺人有秩序的,踏踏实实的为领导服务。领导让纵横家、兵家干嘛就干嘛,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始终热爱领导。领导也会根据他们的成绩给给与不同的奖励或者惩罚。

这里的领导,其实就是封建主,这也是儒家聪明的地方。在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中,《孝经》为首的儒家经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用家庭伦理进行意识控制,建立社会金字塔权力模型。

沉浸在自己幻想中的孔子,被自己的感动的热泪盈眶说:你看我厉害吧!

是时候,请赵蕤先生出来走两步了,只听他口吐芬芳,说一句:

我呸,什么破玩意!

请看原文:然作法于理,其弊必乱。若至于乱,将焉救之是以御世理人,罕闻沿袭。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非其相反,盖以救弊也。是故,国容一致,而忠文之道必殊;圣哲同风,而皇王之名或异。岂非随时投教沿乎此,因物成务牵乎彼沿乎此者,醇薄继于所遭;牵乎彼者,王霸存于所遇。

【阿信讲透】:赵蕤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不急,鬼谷道阿信再来聊两句孔子和他的儒家。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初中课本上写的很清楚“春秋末期”。一提到《春秋》,大家定然会想到“春秋五霸”,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孔子处于霸道时代。可是孔子推崇的是西周的王道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西周遗老”。

一个身处霸道时代的人却在怀念王道时代,“生不逢时”导致了孔子的颠沛流离。其实,鬼谷道阿信觉得,如果真让孔子成功穿越了,他可能会失望。因为,时代虽然变化了,人心却从未改变。周天子之所以能用王道,是因为有爱吗?不是,是因为胳膊粗。

孔子所处的霸道时代,是因为周天子实力衰弱导致的秩序崩塌。所以,真想恢复王道时代,呼唤爱有用吗?难道不是应该想方法增强周天子的综合实力吗?

所以,这是爱不爱的问题吗?这明明就胳膊粗不粗的问题!爱并不能恢复秩序,但是拳头能!这个道理,你懂,我懂,春秋五霸懂,战国七雄也懂,于是一通“噼里啪啦”。

孔子不懂吗?他懂!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人总要有梦想,哪怕无法实现,也应该有梦想。可是,人并不能永远活在梦想中,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过去或许很美好,但那份美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路还长,总要向前走。

阿信最喜欢看老电影,喜欢看那份朴素,那份纯真,就喜欢听那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时光一去不复返,美好永远的停留在了过去。可是孔子不信,他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嗯,一定会,一定能,要相信光!

孔子是个好人,一个不合时宜的好人!

时代并不会因为爱而变化,就像荀子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这个人的身份很矛盾,教科书上说他是儒家,但其实你在孔庙里甚至看不见他的身影。儒生们觉得他是法家,比如他两个最有名徒弟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一个提出“性本恶”的人,怎么会是儒家呢?在鬼谷道阿信看来,并不奇怪,这是霸道时代的产物。儒家要生存,就必须要顺应时代。正如,帝道变成了王道,王道变成了霸道。

这一点,赵蕤定然是同意的。现在阿信来讲他前面的那段话?你只要记住重点就容易明白了,第一句: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第二句是赵蕤的原话: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

王道没有错,爱也没有错,错的是这个时代,错的是对完美的苛求。孔子认为王道就是最棒的,是完美的,是没有弱点,但其实一个制度或政策在运行的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漏洞,出现弊端。

比如,以前反对生二胎,现在鼓励生二胎。所以,政策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要进行及时的补救,能顺应时代制定合理的政策才是最好的。也就是说,从来就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适的制度。也正因如此,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礼法都不同,春秋五霸各有各的强国方法。并不是因为他们想秀存在感,故意跟历史背道而驰,而是因为过去的那一套不好用了,所以必须要进行弥补漏洞。

总所周知,阿信的主业是研究鬼谷子的,赵蕤的这段话的理论根据其实就是“抵巇术”中的“抵而塞”,听不懂也没关系,其实就是“亡羊补牢”,在矛盾激化之前调和矛盾。需要说明的是,有的矛盾可以调和,有的矛盾无法调和。比如,孔子心心念念的西周就是因为周天子家族内的矛盾实在无法调和了。而且导致矛盾的主要原因还真不一定全部都是人为因素。除了人祸还有天灾,各种自然灾害也是主要原因。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儒家习惯性的将天灾人祸统一归因于:缺爱。因为人没有爱了,才出现了人祸。因为人没有爱了,才会出现天灾。

道理讲的很正能量,虽然不太科学!所以,儒生们是无法理解兵家为什么要讲奇正兵法,要阴谋阳谋?难道不是讲爱就可以了吗?仁者无敌哇!如果儒家说的是对的,那么秦国的嬴政简直就是古今第一大善人。过分的强调了精神意识的作用,很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窠臼。

也正因为爱解决不了全部问题,所以我们并不能用善恶来机械的解读一个人。正因为道德解决不了问题,才需要使用权谋。

赵蕤说了句公道话:古往今来的领导们都是人精,他们并不是有意要跟前人反其道而行,都是在想方设法在弥补政策中的弊端。因为原来的制度不实用了,所以需要改变,不能墨守成规等着出局。正因如此,国家之间看上去风貌差不多,但治理的方式绝对是不一样的。圣人和先哲的风格相似,但一代代君王的名号和名声却都不相同。

想要变化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如何变化呢?有三个关键点:第一,随时,分析社会现实条件。第二,因物,顺应客观规律,顺应社会发展情况。第三,沿袭,继承历史经验,总结历史客观规律。

赵蕤反问道:制度之所以会不同,这难道不是因时因地设置教化,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去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成就自己的事业的道理吗?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政策的时候,社会风气的好坏由社会条件决定;在按照以往经验教训治理国家时,成就王道或者成就霸道,也要由社会发展的时势决定。人是时代的产物,制度也是时代的产物。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这个意思。有趣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仿佛还能听见孔子的哀鸣:我的王道才是最牛的!

讲爱并没有错,错的是忽略历史规律、社会条件和发展情况,与时代脱节的爱,也不过是一场幻梦罢了。

后来,有个叫司马迁的人引用了鬼谷子的一句话:圣人不朽,时变是守。意思是说,圣人之所以能不朽,是因为他们能够顺应时势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

最终,孔子最担心的霸道还是成了主流。这不奇怪,你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美好时代吗?正是当下!

本文由研究鬼谷子智慧的民间手艺人鬼谷信原创,鬼谷信讲透鬼谷子,助你人生少走弯路!

鬼谷子:做人不能太固执,审时度势才能出头,墨守成规只会出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