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文化部分答题术语

2023-07-21 19:16 作者:mp你坏事做尽  | 我要投稿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民族精神相关

1.内涵P98: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人民。

2.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作用P98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某一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某种具体的精神同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二)常用答题语言

1.某某物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政治为文化提供物质基础,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3.优秀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4.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5.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6.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8.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

9.立足实践,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文化部分答题术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