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舟十六发射的成功绝非偶然,这起源于我们代代相传的航天精神

2023-06-15 14:32 作者:李旭的散装生物学  | 我要投稿

说起不少人的童年,不得不提到每年在央视播出的西游记,

 里面的孙悟空乘筋斗云在空中遨游,给儿时的我们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当时想着要是自己也有筋斗云就好了,也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说不准从这时起,我们心中的“航天梦”就已经开始萌芽了。

 

早在古时我们就萌生了探求飞天的想法,诸如文献上有  《庄子》,

讲述了一个叫做莫邪的人,他在做梦时飞到了天上,见到了神仙和天堂。

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代关于飞天的最早记载之一。

而在《山海经》中则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其中有一篇叫做《飞廉传》,

讲述了一只名为飞廉的神兽,它能够在天空中飞翔。

  这些都是我们在探求飞天之路上的启蒙,

老话说,故事一旦有了开头就会有无数的结尾迸发出来,

正如同历史的车辇,一旦启程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有启蒙就会有实践,

早在14世纪,明朝年间。有一位叫陶广义的人,

如果光凭这个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也许他的另一个名字可能会让你熟悉,

没错他就是寓言故事里“万户飞天”里的万户。

他在一次丹炉爆炸事故中悟出道理,既然丹炉爆炸有如此大的威力,

那么如果我将爆炸这股推力作为引子,是否就能实现上天的梦想呢?

 

他将自己绑在椅子之上,系着几只风筝,椅子下方是火箭等爆炸物。

在这里和大家开一个小玩笑,这里的火箭可不是我们现在发射升天的火箭。

早在宋代,就发明了一种用于军事目的的火箭,被称为“鞭炮箭”。

  

  正常人都不敢这样做,就他敢。就在准备发射之际,负责点火的人却又犯起了难。

生怕伤了万户,迟迟不敢点火。而万户却认为,哪怕自己身死,也要实现飞天的夙愿。

虽然故事的结尾他失败了,但是他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就算前方有任何艰难险阻,也毫不畏惧。

这便是一种伟大的航天精神。

 

那我们中国航天发展阶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在20世纪初期,当时一些中国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开始探讨中国的航天梦想。在中国的现代历史中,毛泽东主席是最早提出中国应该发展航天技术的人之一。他在1958年就提出了“我们要发展人造卫星”的口号,这便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

东方红一号便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它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升空,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和自豪感,同时也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使得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声誉和地位,成为了世界上少数能够自主研制并发射卫星的国家之一。

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只怕不开头。自从两弹一星的成功,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开始蒸蒸日上了起来,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2003年发射的神舟五号。这是我国首次实现载人飞船的升空,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中国航空第一人的存在。而现如今的今天,神舟系列不断迭代,而我们那一颗敢于探索的心却始终不变。

神舟系列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千百年来那一种克服困难、不畏艰险也要完成使命的飞天精神,哪怕经由千年,也会代代相传下来。这不仅是航天史上的成功,也是世界史上的成功。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评论区的您对于航天梦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神舟十六发射的成功绝非偶然,这起源于我们代代相传的航天精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