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简单低龄幼稚无聊自我感觉良好招人厌会掉粉的观后感
写在最前,纯属个人想法,欢迎你与我不同,但你看到不爽了叽叽歪歪,如果你水平比较高我觉得怼不过你,我就把你删掉。而如果我能怼过你,我就把你狠怼一遍甚至置顶。就这么任性,这是我的专栏我的地盘,不爽不要玩。
正片开始
这么久了终于有机会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看一遍球2。对于我来说,无论影视剧还是游戏漫画,一个剧情连贯、所有角色前后一致、无割裂感无强行转折的作品,似乎已经好久没有遇到了。而科幻特效的部分,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变强,电影工业势力也终究会变强的客观事实。爽就完事了。
而恰恰这两点,就是某些人眼中的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两点对他们来说,都属于是【离经叛道】。
首先,恕我对某些人心中的最硬科幻《星际穿越》giegie不敬,在我看来,星际穿越用了诺贝尔奖老学究背书的科幻外皮确实美如画,但内核故事依然是类似圣经的那一套。没有类圣经故事作为主线的话,星际穿越根本就连故事都说不完。说难听了,西方经常酷炫的说的天花乱坠,结果科学的终点是神学。
世界要完啦(枯萎病治不好)
→要建方舟抛弃家园跑路啦(方舟计划,一个记得是让人类坐船跑路的计划,一个记得是装满各种生物种子的船,少数人带着种子跑路的计划)
→神来启示啦(“它们”在太阳系放了个虫洞)
→朝圣小队出发啦(主角团)
→有分歧啦(先去哪个星的争吵)
→有困难啦(巨浪星)
→有叛徒啦(冰球星)
→主角个人英雄牺牲自己啦(男主跳黑洞)
→神的使者降临啦(主角进入多维空间)
→爱拯救世界,因为神爱世人啦(主角在多维空间给女儿传送信息,亲人之爱升华,人类得到拯救)
而球2这里的故事
世界要完啦,建好方舟空间站啦,嗯对嘛,末日就得方舟。结果突然太空电梯被袭击,空间站摔啦。咦?方舟寄了?!那后面我们怎么玩?
之后的内容更是与平常吃惯了的味儿不同,几个大事件,比如1、电梯里刘培强韩朵朵搞定了小伐木累,而马上镜头就给了别的电梯中其他国家的人搞定对应的恐袭。2、行星发动机的方案因为中国坚定支持,所以中国去验证,但是最后的部署建设却不止中国去完成。3、核弹炸月球,大家都会记得沙溢喊那个50岁,但同时其他国家宇航员也在摇人。4、开启互联网,图恒宇马兆只是其中一队,另外也有两个地方其他人做同样的任务。虽然中国人是主视角,但中国人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其他人如果失败,也会失败。更不用说西方往往抛弃家园另谋新居,而我们直接扛着家园跑路这一部分了。
这种故事叙事就有【严重的问题】,1,你脱离了【圣经框架】,脱离了【世界出大事,米国为中心】的指导思想;2,你的电影工业竟敢抬头。也就是,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电影,也呼应了中国在世界上的政经政策,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发展。与美西方传统的西方中心甚至美国中心相违背。而政经上,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东升西降,也跟今年我们看到的科幻电影差不多,《阿凡达2》《黑豹2》《蚁人3》对比之前的一些电影真就是西降,而球2对比球1显然是东升。
某些人当然会表示不能忍。他们心中的美国giegie这么伟光正,怎么会输给邪恶红色?不可能,是邪恶红色输了才对。所以他们很努力。
另一部分对球不能忍的就是某其他电影的中国文艺圈旧贵族势力,搭配流量明星的饭圈,强强联合阴兵水兵同时过境的盛景。
只能说小心你们这种逆中国之势的行为哪一天惹出来一句“有些人,得管一管了”,到时候缩在阴暗角落里边哭边骂,比现在可就凄凉多了。
总之吧,虽然球2票房成绩的位置虽然对比质量显得并不让人满意,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出现多一些年轻的中国文艺人,摆脱西式标准思维框架,摆脱圈子互吹掌握顶层话语权,低成本高宣发捞钱的(自认为)贵族势力的压制,摆脱洗刷刷玩下三滥花活的套路,让中国文艺重新走回中国自己的路。
另外,虽然我支持用手段让一些低智儿把不符合自己智商的钱上缴,但饭圈经济是国民支柱产业吗,约束的还不够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