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行政管理考博真题/参考书/招生人数/导师联系方式
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行政管理考博真题/参考书/招生人数/导师联系方式
育明考研考博 大印老师整理
【温馨提示】2015年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行政管理考博招生方式进行了数次改革,包括命题人、考试形式、录取人数。现在每年12月份开始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来年三月中下旬就开始笔试、面试。2015-2020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行政管理考博录取的学生基本都是育明一对一或者视频课程(4998Yuan)学员,高校教授授课、精准讲解、独家师资。
现在考博基本都是采用“申请-考核”制度,申请考核制度并不是说都么有笔试,很多院校为了凸显客观性,还是保留了笔试这一项,此外申请过程中,资料的撰写很重要,尤其是研究计划,这点是大多数考生忽视的,而且根据经验来看,很多考生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撰写,因此,我们建议在育明教育咨询师的指导下撰写。
未来备考博士,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个院校的考博时间是不一样的,加之每个院校博士招生人数有限,所以育明教育大印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多选择几个院校进行备考,一般而言,选择3-4个院校比较合适,这几个院校选择应该注意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 可以选择 北大、南开,首师大、中财,矿大、地大等三个档次的院校。因为只要是211或者双一流的院校的博士,对于你以后进入高校任教或者从事相关的工作是太大影响的。切记孤注一掷的之报考一个院校。(2)很多考生问考博辅导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对于考博而言,最重要的是三点:第一,考博信息,即考博院校和考博侧重点的选择问题,这点一般的考生很难完全了解,因为很多院校考博信息并不对外公开,但是育明教育有12年的辅导经验,很多内容是比较了解的;第二,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这点一般的考生可能很难独立完成,尤其是研究计划,因为研究计划既需要和所报考导师相关,也需要和自己本硕专业相关,这点都在咱们的辅导之内;第三,专业课考试范围和考试侧重点,这点也很重要。
育明教育大印老师研究发现,北大人大清华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院校行政管理考博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如下所示: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宝典》,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一、如何推进北京垃圾分类
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北京的垃圾分类:
1.由于北京之前虽然多次提倡垃圾分类,但目前北京从总体上看,舆论氛围还不浓,动员宣传力度不足,社会对推行垃圾分类要求的认同度不够。应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可以通过专栏专题、广告宣传、公共交通、现场讲解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同时,要更好地利用网络、手机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全面系统地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使垃圾分类的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青少年能否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工作中的关键,可以通过组建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员队伍、组织教师培训、编制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手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活动等活动,向广大学生群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紧迫性,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强化正确投放垃圾的意识,引导市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垃圾分类。
2.相关垃圾回收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分类要求,完善收运系统。过去北京垃圾分类流于形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分类要求太过笼统,许多小区虽然有分门别类的垃圾桶,但在统一回收时,却又把很多垃圾不分类别的堆在了一起。应逐步完善收运系统,目前在垃圾分类收集后的转运、处理环节,解决存在“前分后混”的问题。要加紧完善分类收运系统和加快推进终端处置设施建设,严格对应收集环节的分类要求进行分类转运和处理,否则分类收集就会失去意义,在居民群众中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 要加强基层政府的组织领导。垃圾分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仅靠市政府和各区区政府的努力,难以保证政策的确实落地。因此应进一步落实垃圾分类属地管理责任,以街道为推进单元,每个街道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二、如何看待各地政府所实施的消费券政策
个人认为,疫情虽然没有削弱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但毋庸置疑的减弱了消费欲望,迫使群众暂停了消费行为。在某些地区的经济受到较大冲击的当前,确实需要一些短期刺激政策来促进消费,从而加快消费恢复速度,尤其是在餐饮、酒店、旅游等一众受影响较大的服务业领域,消费券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拉动效应。
但是,影响消费者行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其自身的消费意愿,相比起对补助对象不加分别的“大水漫灌”式分发消费券,结合消费记录和其他大数据,针对“最迫切的群体”,或是“最可能进一步消费的群体”发放消费券才是更为有效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