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变入术:数理解象的肇始

2023-03-01 13:57 作者:云卷天舒0  | 我要投稿


《周易集解补释》的里的这段所谓坤的消息卦的展示,真的让我很抵触。
小畜旁通豫,故小畜从豫来没有问题,但就为了赴会小畜初九、九二爻辞中的“复”字,让豫四反复,并强解反复,不惜让豫直接之复……这为了什么呢?
没错,一切变化,用《易》的规则皆从阴阳(乾坤)交错起, 但乾坤交错只能是一个“强度觉察”,也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你不能用强度觉察的“秩序化定义”来“定义”强度觉察。
因为一切秩序化定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规律”,都是强度觉察的溢出,而不是“推理”。
否则康德的理性界限的“洞见”就没有任何价值。而一切发现规律的“主体”也就跟一块儿纯粹的石头一样被我们忽略。
世界的价值不过是一个推理,而是一个溢出!
这就是为什么一阴一阳谓之道以后,一定要补一句“阴阳不测谓之神”!
规律是无法测(定义)“神”——也就是创造性的!
所谓“用神”无非指示一个从规则(对规律的反定义处理)返回对强度(认知)的实践,而不是把这个实践的“后置总结”(规律)当做了认知本身……。
这就像爱因斯坦在自己的文集里所感慨的:一切规律都是不能拆解钟表的“觉察”,而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这个觉察需要主体性的“用不测之神”,推理只是对这个用神的记录,如果我们不能用自身的觉察(神)来“返”回体验,那么爱因斯坦的发现又能给予我们是什么呢?
回到小畜卦,豫消息到小畜,无非是辟卦的复、临、泰……对豫卦的“驱动”。
驱动的无非是阴阳交错。
于是豫的消息卦用复就是震,用临就是归妹,用泰就是大壮。
这就是“配象”。
配象就是多个系统的复调,而《补释》里的这段话却是个典型的“合一”。
合一之后,一个封闭的系统用解释填平了一切,哪里还有用神的空间?
把所有标示“象”的规则,试图综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这已经是无可置疑的走向了“形式——定义”的逻辑之中……。
这是用“数理”肢解“象义”的根本逻辑。
是一个典型的用规律强行封闭(而不是溢出)语义的对象化思维。
从虞翻开始,经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汉易的“配象生义”通过以变入术的方式,彻底铺平了宋明理学的“数理解象”的通路……。
尚秉和提到虞翻,总是不可遏制的咬牙切齿,虽说过于激进,难免一叶障目,但究其情理,实在恳切啊……。

以变入术:数理解象的肇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