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再弹我100000元的蝴蝶” - Janek Gwizdala

Janek Gwizdala一个月前更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播客,题目是“我为什么不再弹我100000元的蝴蝶”,大概总结下吧 -
Janek在伯克利遇到了很多弹蝴蝶的乐手,最后Mitch Cohn (Hiromi早期贝斯手) 在97/98年把他介绍给了蝴蝶的两个创始人Vinny和Joey。


Janek当即定了第一把蝴蝶,偏绿色贴面,短弦长高音C,后来打算定一把相同配置的备用琴时,蝴蝶建议他做一把签名琴,于是就有了原木色贴面的第二把琴,加了XLR输出,更窄弦距,其他配置基本相同。

Janek给自己的签名琴做了视频,做了很多宣传,其实也和Matt Garrison关系不错,但Matt开始抱怨Janek没提及自己的签名琴是MG琴型,越发展越坏,最终两个人闹掰,成为了Janek离开蝴蝶的催化剂。

蝴蝶开始推量产Standard系列,Janek提议做一个JG Standard被拒绝,于是开始另寻品牌做量产型号,并通过Henrik Linder认识了Anders Mattisson。


初版琴很好,两人确定了配置,Mattisson手工制作了20把签名琴,两人设计了CNC量产计划,几个琴型,但最终因为产能依然不够而放弃。

Janek开始另寻品牌,不寻求签名/量产,不寻求在社交媒体定期更新/推广自己的签名琴(Janek不久前删除了自己所有的instagram),于是去了加拿大认识了F Bass的George,定了最新这把F Bass。

Janek回想最初弹琴时,在爱丁堡旧物店花400磅买了一把四弦无品Wal Bass,从此开始用起了Wal(一把五弦有品,一把五弦无品,两把琴后来都卖给了Marcus Miller)。如果最开始借机定制一把Wal,推出自己的Wal签名琴的话,又是一个故事了。

怎么说,最后也只是一家之言吧,但这至少打开了困惑很多人的话题,Janek也是为数不多的做播客的贝斯手,难得听听职业贝斯手讲述自己的生活和职业经历。Janek有点TechLead的vibe,听他讲故事也是说不出的奇怪和有趣哈哈…
